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工准备路面基层处理 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影响很大,必须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对有松散、坑槽或平整度不能满足要求的基层,要在路面施工前用沥青混合料进行补修处理. 原材料控制 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与原材料的品质密切相关.在有了适宜的试验配合比后,控制进场原材料的品质至关重要.沥青混凝土所用的沥青、粗细集料、填料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进场的矿料粒径与试验配合比的粒径等指标都必须保持一致,其矿料的品质也不能改变.这就要求材料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试验人员与材料人员要密切配合,随时进行抽样试验,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相似文献   

2.
彩色沥青路面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彩色沥青路面的种类 通常所说的彩色沥青路面主要是指添加颜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彩色石料的沥青路面和使用石油树脂(脱色沥青)添加颜料的沥青路面等。近年来,随着改性沥青的广泛应用,在使用改性沥青的透水性路面表面喷涂彩色树脂涂料的工艺发展很快,形成了一种新的彩色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3.
原材料精选集、细料与填料,严格控制沥青的各种技术指标 粗集料 上面层使用集料尽量采用致密型玄武岩,其摩耗率、磨光值、压碎值和对沥青的粘附性等四项指标均要满足规范JTGF40-2004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在重复重载作用下出现的车辙及低温开裂等问题,用两种沥青胶结料(高黏度沥青、30#硬质沥青)和两种细集料(石英砂、金刚砂)制作3种级配(EME-14、AC-13、SMA-10)的超高模量沥青混凝土(UHMAC)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沥青胶结料和细集料及掺量对UHMAC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黏度沥青胶结料可进一步提高UHMAC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且其低温抗开裂性较30#硬质沥青胶结料的更好;以金刚砂为细集料的UHMAC耐高温性好,金刚砂对UHMAC动态模量的良性影响大于石英砂的;最优配比的UHMAC的动态模量可达28 956 MPa,为规范要求的2.07倍,且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抗水损性能均较优异。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大量堆放的固废材料铁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铁尾矿自身集料特性为基础,探索将铁尾矿用作沥青路面骨料的可行性。以玄武岩矿料为对照组,检测铁尾矿物理指标,更换不同粒径的铁尾矿制备试件,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三轮加速磨耗试验评估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铁尾矿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符合沥青路面层的基本要求;与玄武岩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粒径为4.75~13.20 mm的铁尾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改善最明显,高温动稳定度升高16.55%,低温最大拉应变为玄武岩的1.13倍,浸水残留稳定度降低6.58%,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降低8.03%,且抗滑性能始终优于玄武岩,各项路用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彩色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选择无色沥青和70~#基质沥青,通过掺加不同颜料制备彩色沥青混合料,并通过比表面积试验、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试验分别对不同试件进行评价,同时对不同类型彩色沥青路面进行经济性分析,最后结合实体工程选择70~#基质沥青和3%的铁红颜料代替等质量矿料彩色沥青混合料制备彩色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表明彩色沥青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对彩色沥青进一步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沥青已在公路施工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单纯依靠沥青自身性质很难满足道路工程对沥青的多方面要求。因此,为满足工程要求,需要对沥青性能加以改善。改性沥青的应用可以改善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也可以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及弹性性能,增强沥青的抗低温和抗疲劳开裂能力,改善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分析探讨了改性沥青的性能和生产工艺,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提供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瑞涛 《北方交通》2004,(10):34-35
结合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一些SMA路面施工时对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沥青结合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公称最大粒径为4.75mm、铺装厚度最小为1.0cm 的小粒径开级配超薄罩面的路用性能,按2.36mm通过率、间隔约5%设计了6组级配,统一按油石比范围5.5%~7.5%、油石比间隔0.5% 研究了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并对设计级配的6组混合料开展了常规路用性能试验,探究了胶结料用量、类型、纤维、细集料类型、成型温度等因素对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级配的小粒径开级配超薄罩面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飞散性等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在不同性能方面各有优劣,设计时应根据现场环境要求合理确定级配类型;沥青用量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混合料耐久性能;SBS改性类沥青不适用于小粒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黏度更大的沥青能够有效保证混合料耐久性;纤维的使用有利于降低飞散损失和浸水飞散损失,对黏度较小的沥青,改善效果更明显;采用石灰岩细集料,相比玄武岩细集料能够有效减少飞散损失和浸水飞散损失;随着成型温度下降,试件的飞散损失和浸水飞散损失均增大,施工控制时,应尽可能在温度较高时摊铺并完成碾压。  相似文献   

10.
陆剑卿 《交通标准化》2010,(11):170-172
简述彩色沥青路面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概况,介绍彩色沥青混合料制备过程中涉及的色彩、沥青胶结材料和矿料的选择以及性能测试方法;从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等方面对彩色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分析;论述彩色沥青路面的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方面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SMA原材料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一些SMA路面施工时对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沥青结合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该路为鹤岗城市主干道,交通量大,所以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由于鹤岗市属于寒区,所以选择的沥青为AH-110号沥青。该沥青具有较好的粘度、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粗集料采用经过二级破碎,抗滑不吸水的玄武岩碎石,3:1扁长颗粒含量不超过15%,5:1扁长颗粒含量不超过5%,石料压碎值不超过25%。细集料采用粒径小于5mm的天然砂和粒径为265~5mm的机制石屑。填料采用塑性指数小于4%,0.075mm通过率大于70%的矿粉,并掺和15%生石灰以增加其粘附性。  相似文献   

13.
布顿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所选用的天然布顿岩沥青作为改性剂,以70号道路石油沥青作为基质沥青,通过湿法改性设备磨细制备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以制备完成的改性沥青及其基质沥青作为胶结料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与比较。认为通过添加20%布敦岩沥青粉末能够明显提高基质沥青的硬度;当以20%布敦岩沥青掺量的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时,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及低温性能均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沥青路面整治工程中新旧路面因层间联结失效而出现的推移、拥包、网裂和翻浆等早期损坏的问题,通过室内组合试件的剪切试验和渗水试验确定3种沥青胶结料和集料洒布量为试验指标.结果表明,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联结层的抗剪强度与洒布量呈单峰抛物线关系,确定了沥青胶结料和集料的最佳洒布量.同时3种沥青胶结料联结层均不透水,能有效地阻止路面渗水侵蚀旧路面,从而减少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因此,采用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沥青路面整治工程中新旧路面联结层将会显著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沥青路面材料在道路长期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能,本文选用玄武岩集料代替部分石灰岩集料,探究40%掺量玄武岩集料沥青混合料对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AC-16型级配设计、最佳油石比为4.6%时;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大于90%以上,摆值和构造深度满足抗滑性能要求,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最后对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有效提高公路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辉绿岩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沥青路面工程中,玄武岩作为粗集料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辉绿岩的使用相对较少。通过性能比较及试验路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用辉绿岩代替玄武岩,有利于解决料源问题,既可以降低造价,又可以满足道路使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结合非机动车道彩色沥青路面实体工程,根据集料筛分结果和原材料的性质,确定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上面层目标配合比,测试其技术指标和动稳定度指标。结果表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5.0%,密度指标、空隙率、稳定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动稳定度均值为3496次/mm,大于规范值,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即沥青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相似文献   

19.
无缝伸缩缝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伸缩缝,因其良好的整体性和行车舒适性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缝伸缩缝的性能与使用的胶结料密切相关,为满足伸缩量方面的要求,无缝伸缩缝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比普通沥青混凝土要大很多,所以沥青胶结料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尤为重要.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Matrix502和Colas两种...  相似文献   

20.
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导电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的沥青混凝土.采用科氏重交沥青AH-70、玄武岩、矿粉,按配合比为m(集料,2.36~4.75 mm )∶m(集料,<2.36 mm)∶m(矿粉)∶m(沥青)=120∶240 ∶14∶30制备沥青混凝土,同时掺入0%~20%的石墨(重量百分数),可获得电阻率为10~103 Ω*m的导电沥青混凝土.文中主要研究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探讨了石墨的物理化学性质、掺量以及沥青用量与沥青混凝土电学性能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导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