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体桥台是把上部构造、桥台和桩基全部浇筑在一起的一种桥台构造,其桩基为H型钢桩,具有较大的柔性,可以随桥台一起变形。整体桥台取消了伸缩装置和桥台支座。这种“桥台-桩”的受力体系,既能有效地抵抗土压力,又能包容桥梁因温度等因素而产生的位移,在中小型跨径桥梁中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桥型。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桩柱式桥台位移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柱式桥台因软土地基引起桥台位移,并出现了一些病害,桥台位移严重地影响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本文通过分析桥台桩基与地基的相互作用,以及软土地基桥台后填土对桩基产生的桩侧土抗力,阐明了由此而引起的桥台位移影响及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高速公路与桥梁的连接段存在较大厚度的软土层时,路基软土将在上覆路堤荷载作用下,发生侧向变形,此时的桥台桩将承受来自于土体水平移动引起的侧向荷载。土的侧向荷载对桥台桩基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具有重大影响.往往导致桥台桩身发生挠曲甚至破坏。因此有必要对桥台桩的变形机制.不同模式下柱侧压力的产生机理及桩的几种破坏模式进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桥规中,没有明确提出软土侧向变形对桥台桩基产生的侧压力的计算方法,但合理的计算软土对桥台桩基产生的侧压力的大小和沿桩身的分布是桥台桩基内力变形及桥台的前移分析计算的关键。根据国内外文献,比较分析国内外现有计算桩身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极限土压力法、侧压力系数法、A.A鲁加法。并提出了基于极限土压力法求解流塑区桩身侧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黄土边坡上某铁路桥台为工程背景,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边坡影响的桩-土-桥台相互作用分析模型,通过拟静力分析研究边坡及桥台高度对铁路桩基础桥台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和桥台高度对桩基础桥台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及结构刚度等影响较大.边坡使桩基桥台的河沟侧承载力平均降低25.1%,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平均降低17.4%,路堤侧承载力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无显著差异;随着桥台高度的增加,桩基桥台河沟侧承载力降低而路堤侧承载力提高,路堤侧耗能能力降低而河沟侧耗能能力变化不明显.另外,边坡从整体上降低了桩基桥台河沟侧的刚度.  相似文献   

6.
跨越河口及沿海海域的桥梁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桥梁上部结构产生应力集中和开裂。采用ABAQUS分析了原设计工况,改变桩径,各桩径下增加锚索,桩径基础上增加钢围堰,改变0#台布桩数量、布桩形式6种工况下地基沉降作用中桩基的侧向位移情况。针对不同工况下桩基位移情况,提出上部结构保持桥梁跨径不变,但上部调整为简支结构,采用空心板。下部结构桩基直径仍采用1.2 m,并通过设置大直径钢护筒围堰减小土体对桩基的推挤作用,设置空箱桥台及增加锚拉结构,应力消散孔等辅助措施的处理方案。这套处理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土的侧向荷载时桥台桩基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具有重大影响,往往导致桥台桩身发生挠曲甚至破坏。通过总结侧向变形土体常见的位移模式,分析桥台桩的变形机制,在阐述不同模式下桩侧压力的产生机理及桩的几种破坏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桩土间相互作用力与桩土间相时位移的双曲线关系模型和理想弹塑性关系模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陡斜坡桥梁桩基在受到上部复杂荷载作用的同时,还受到桩侧斜坡土体的横向推力作用.针对其复杂的受力情况,建立高陡斜坡中双排桩的受力模型,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基于"m-k"混合方法对斜坡桩基的内力和变形开展研究,采用幂级数法进行求解.同时,依托湖北省鄂西地区某高速公路斜坡桥梁桩基工程,采用Midas GTS对高陡斜坡桥梁桩...  相似文献   

9.
刘萍 《交通标准化》2008,(21):157-159
土的侧向荷载对桥台桩基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具有重大影响,往往导致桥台桩身发生挠曲甚至破坏。通过总结侧向变形土体常见的位移模式,分析桥台桩的变形机制,在阐述不同模式下桩侧压力的产生机理及桩的几种破坏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桩土间相互作用力与桩土间相对位移的双曲线关系模型和理想弹塑性关系模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桥梁常用的桥台型式有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肋板式桥台等,这些常用的桥台均需大开挖,影响范围大,建设工期长,排桩式桥台正好能弥补传统常用桥台的这些缺点,介绍了排桩式桥台的构造及计算过程,结合某桥梁工程应用实例,经过2年通车运营,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城市新建及改造桥梁工程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