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常金 《交通科技》2015,(1):126-128
针对东皇庙隧道左洞进洞段掌子面处发生冒顶坍塌事故,分析引起冒顶坍塌的原因,提出冒顶坍塌后的处理方案、坍塌段和影响段的施工方法以及在日常施工中防止冒顶坍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205国道浙江开化段高岭隧道塌方冒顶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5国道浙江段高岭隧道K1700 561~K1700 600段上台阶完成开挖及支护后产生塌方冒顶,采用大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凝固法对塌体进行处治.文中介绍了此段塌方体的原设计施工和塌方冒顶产生过程,分析了产生塌方冒顶的原因,说明了处理方案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3.
某高速公路隧道左线洞口位于隧道浅埋段,由于受地质状况和施工不当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隧道塌方冒顶事故。针对隧道浅埋地段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塌方冒顶的问题,本文以该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冒顶段为依托工点,采用大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塌方区实际地质模型,对隧道塌方冒顶发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数值计算结果对本次隧道塌方冒顶过程进行机理分析与整治方案设计,为依托工点合理整治提供依据。后期监测结果表明整治方案合理有效,研究结果可为公路隧道浅埋段塌方冒顶的预防与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合理确定隧道冒顶与塌方处理方案,是在山区公路的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考虑的重要问题。介绍某省道公路项目施工中隧道在破碎带处的冒顶情况,分析冒顶原因,比选冒顶处理方法,提出了二重管无收缩定向旋喷方案,通过计算分析能满足设计要求,经施工验证,该方法达到预期效果。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对今后处理破碎带冒顶塌方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偏压隧道冒顶现场监控量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埋偏压隧道冒顶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结合隧道冒顶的工程实例,为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冒顶治理完成后,建立冒顶区围岩压力监测系统量测围岩压力值。然后,利用回归分析法得出围岩压力的拟合曲线。最后,对拟合曲线进行分析评价,利用其预测围岩的最终稳定压力,评价治理效果,论证冒顶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围岩压力值随时间的分布规律基本符合指数函数曲线;压力值开始变化较快,逐渐变慢,并不断趋近于函数极值a;左洞继续掘进以及右洞开挖后,洞顶边坡和隧道支护结构未发生大变形和破坏。这说明隧道冒顶的治理方案、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是适宜的。冒顶治理有效地克服了山体偏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公路隧道在进行现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塌方冒顶的事故。因此,如何及时的预防和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原始场地地貌的勘察不仅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好的根据,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也可以很好的控制施工进度,为施工企业节省支出。毕威高速公路周翼隧道右洞YK65+941~+964段上台阶完成开挖及支护后产生塌方冒顶,采用小导管注浆凝固法对塌进行处治。本文结合此段塌方情况,分析了产生塌方冒顶的原因,说明了处理方案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神木张家峁煤矿4-2煤回风大巷冒顶段的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对施工方法进行粗略的介绍,最后对加强回风大巷冒顶段架梯形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浅析,希望与同类工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吉高速公路某隧道一次成功的冒顶塌方处理,分析了冒顶塌方的原因,介绍了隧道冒顶塌方处理的方法、施工要点、注意事项,对隧道后续施工提出了防坍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避免胶州湾隧道在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施工时,发生坍塌、冒顶、突水、突泥等事故,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通过采用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对过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的应对措施,风险评估结果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外公路》2021,41(3):246-250
隧道围岩软弱松散、自承能力差时掘进面易发生塌方冒顶,甚至引起地面塌陷形成漏斗。根据经验一般采用长管棚进行支护,但施工中发现成孔困难,管棚前支点不稳定,为了解决相关难题,该文结合某工程实践,采用无工作室长管棚、自进式锚杆和小导管注浆综合处治隧道塌方冒顶病害,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加固后的围岩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开挖过程的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安全、经济,可行,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以通关隧道为载体,通过对软岩隧道施工中地质病害的成因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处治的可行性方案,但由于对该病害群成因机制的认识分歧及对病害程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隧道范围内大变形,冒顶,滑坡等病害的多次发生,造成了工期严重滞后及处治费用大幅上升的后果,有较为深刻的经验教训,对相似工程病害的预防及处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隧道塌方冒顶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联伟 《隧道建设》2009,29(3):329-333
具茨山隧道右线YK37+671处由于突然出现溶洞而发生塌方,在塌方处理过程中再次发生塌方并冒顶,为降低施工影响,保证运营安全,通过运用对塌陷体进行地表注浆加固、不开挖工作室且使用跟管钻的长大管棚及配合使用注浆小导管的超前支护技术、CRD工法开挖技术、塌方段两端加强衬砌后再处理侵限段的技术和地表陷穴处理技术,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技术手段,成功通过塌方冒顶地段,对隧道塌方冒顶工程的预防和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罗山隧道左线出口段与V形冲沟斜交下穿和最小埋深2.47 m的工程特点,采用盖挖法施工。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受力、变形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浅埋偏压段盖挖法施工要点。结果表明:在隧道浅埋偏压段用盖挖法施工,可避免大面积明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规避了隧道冒顶坍塌的危险,同时对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是浅埋偏压隧道最佳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4.
浅埋隧道塌方冒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雨季。为提高预测预报灾害的准确度,保障施工安全,文中对浅埋隧道发生塌方冒顶前的地质超前预报(TSP)及监控量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TSP在隧道一定区域内从定性、半定量分析解释优化至定量分析,极大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同时掌握隧道所处一定区域内沉降、形变在雨季时的变化速率等特征,特别是塌方冒顶前的极限累计变化量和日变化速率,为隧道施工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沪昆高铁红岭斜井隧道在一次冒顶事故后,由于采取了有效了的开挖顺序、支护措施和相应的监测手段,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了因隧道围岩挤压而造成的事故,为同类地质环境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先例。  相似文献   

16.
滑模施工技术由于具有速度快、混凝土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施工安全等优点,已经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首选施工方案。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滑模施工技术的特点和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施工方案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施工方案选择特点,结合知识工程和决策支持系统理论,说明了施工方案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阐述了系统的结构模型,提出了系统开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弁山隧道冒顶塌落注浆进行加固的工程实例,重点讨论针对塌洞内松散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时所采取的几个关键性的技术措施及其工艺流程。强调了注浆加固施工中技术控制要点及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对注浆加固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浅埋大跨隧道坍方冒顶处理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隧道属于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围岩既是开挖对象,又是支护对象,隧道开挖后,原有的受力平衡被破坏,围岩在自重作用下,应力重新分布,构成新的受力平衡体系.因此准确掌握地质情况,充分了解围岩的性质,紧密结合隧道跨度及埋深等情况,以采取合理有效的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隧道坍方的发生,还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工期和节省工程投入.结合广州东二环高速公路龙头山隧道右线进口段坍方冒顶事故,剖析浅埋大跨隧道坍方冒顶事故原因,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工字钢具有转动惯量大、抗扭曲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将工字钢加工成棚式结构应用于隧道拱顶溶洞和塌方冒顶处治,既能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又能保证施工进度。文中以广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伏内2号隧道出口端塌方冒顶处治、果乱隧道拱顶上方发育的特大溶洞处理为例,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条件,介绍其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