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体外培养人胃腺癌细胞株AGS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梯度浓度的DHA、5-FU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GS细胞,采用中效原理和Chou-Talalay联合指数原理计算药物单用和合用时的中效浓度(IC50)和合用指数(CI),确定药物合适作用浓度。实验分为对照组、DHA组、5-FU组和DHA联合5-FU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分析细胞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的表达变化。结果 DHA、5-FU单用可时间-剂量依赖地抑制AGS细胞增殖(P<0.05)。DHA、5-FU单用24、48h时IC50分别为51.60、34.82μg/mL(DHA)和45.90、16.86μg/mL(5-FU)。DHA与5-FU合用时,DHA可显著增强5-FU对AGS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效应,并将5-FU的IC50减少3.56~2.15倍,CI<1二者呈现协同作用。与对照组、DHA组、5-FU组比较,联合干预组AGS细胞的DNA合成前期(G0/Gl期)细胞分布比例明显增加,DNA合成期(S期)细胞分布比例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DHA组、5-FU组比较,联合干预组AGS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DHA和5-FU合用可协同抑制人胃腺癌细胞株AGS的生长增殖,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表达而干扰细胞能量代谢及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81a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5种胃癌细胞及人胃黏膜细胞系GES-1中miR-181a的表达情况,以及胃癌细胞AGS瞬时转染miR-181amimic后miR-181a的表达情况;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调miR-181a表达对胃癌细胞AGS增殖、周期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调miR-181a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C25A、cyclinA2、cyclinD1、p21)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人胃黏膜细胞系GES-1比较,miR-181a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28表达升高(P均<0.01),在MGC-803、BGC-823、AG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瞬时转染miR-181amimic后,胃癌细胞AGS中miR-181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转染miR-181amimics后AGS细胞增殖明显,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明显减弱(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上调miR-181a后胃癌细胞AGS中CDC25A、cyclinA2和Bcl-2表达升高(P均<0.05),cyclinD1和p21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表达降低(P<0.05)。结论上调miR-181a可以促进胃癌细胞AGS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DC25A、CyclinA2表达升高有关;上调miR-181a可抑制胃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升高及Bax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苦参碱(matrine)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OV2008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0.125、0.25、0.5、1.0,2.0、4.0 mg/mL)的苦参碱在不同的时间点(24、48、72 h)对OV2008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OV2008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Fas、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苦参碱对OV2008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小,G2/M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苦参碱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高而升高(P<0.01);苦参碱能够上调Fas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苦参碱可显著抑制OV2008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晕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苦参碱对OV200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有关,而苦参碱诱导凋亡可能与其上调Fas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大骨节病患者软骨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分光光度法测定呼吸链复合体活性,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线性回归分析线粒体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大骨节病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P=0.001)、Ⅲ(P=0.005)和Ⅳ(P=0.005)活性降低,柠檬酸合酶活性升高(P=0.04),细胞内ATP含量减少(P=0.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01),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增加(P<0.001);线粒体功能与年龄在大骨节病和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与年龄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人胃腺癌SGC 790 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通过体外细胞培养、MTT显色技术研究其抑制作用 ,通过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 ,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 褪黑素对人胃腺癌SGC 790 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其IC30 、IG50 分别为 0 83和 1 70mmol·L- 1 。以IC30 的褪黑素处理SGC 790 1细胞 ,使其倍增时间由 31 2h延长到 38 4h。流式细胞仪观察到褪黑素导致SGC 790 1细胞G0 /G1 期比例升高 ,S期比例降低。透射电镜可观察到以IC30 的褪黑素处理的细胞 ,其超微结构发生了退行性改变。结论 褪黑素对人胃腺癌SGC 790 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褪黑素导致细胞G0 /G1 阶段的推迟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硝酸亚铈对于小鼠睾丸细胞能量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10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及硝酸亚铈15、30、60mg/kg组,各组动物用相应受试物连续灌胃60d.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山梨醇脱氢酶(SODH)、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睾丸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 与环磷酰胺组比较,15mg/kg硝酸亚铈能促进LDH、SODH、SDH及G-6PD活性(P<0.05),30mg/kg硝酸亚铈有促进SDH活性的作用(P<0.05);15mg/kg和30mg/kg硝酸亚铈均能延长睾丸细胞G0/G1期,缩短S期和G2+M期,抑制细胞凋亡(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60mg/kg硝酸亚铈对LDH、SDH、G-6PD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且能缩短睾丸细胞G0/G1期,延长S期和G2+M期,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结论 低剂量的硝酸亚铈对小鼠睾丸细胞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而高剂量硝酸亚铈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PC-3细胞后,应用MTT法观察苦参碱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研究苦参碱对PC-3细胞周期的影响,TUNEL法、Annexin V/PI双染分析苦参碱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苦参碱对PC-3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苦参碱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关系.苦参碱的最佳药物浓度为1.0g/L,最佳作用时间为48h.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不同浓度苦参碱均可使PC-3细胞阻滞于G0/G1期,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TUNEL法、Annexin V/PI分析显示不同浓度苦参碱均可诱导PC-3细胞凋亡,其早期凋亡率及晚期凋亡率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P<0.05,P<0.01).结论 苦参碱在体外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抑制增殖和细胞周期阻滞与G0/G1期相关.苦参碱可诱导PC-3细胞凋亡,与苦参碱的作用浓度及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对Aβ25-35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情况,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丁基苯酞组(10、30、100mg/kg),模型组和丁基苯酞组均采用侧脑室注射Aβ25-35,干预组造模后给予丁基苯酞灌胃(灌胃剂量为2.5mL/kg)。利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ATP检测观察脑组织内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并用试剂盒检测线粒体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基苯酞10mg/kg组、30mg/kg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均有明显改善(P<0.05),100mg/kg组改变不明显;线粒体相关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TP水平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P<0.05)、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丁基苯酞能明显提高线粒体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改善线粒体功能。结论丁基苯酞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Aβ25-35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缺血后处理(I-post)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别观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呼吸功能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ost组和IPC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线粒体呼吸功能和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升高(P<0.05);I-post组与IP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抗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呼吸功能及提高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及其联合顺铂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实验设对照组、来那度胺组、顺铂组和来那度胺+顺铂联合组,各组药物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来那度胺与顺铂联用后对SiH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单用顺铂强(P<0.05),但来那度胺单独作用对SiHa细胞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来那度胺作用于SiHa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百分比增高(P<0.05),与顺铂联用后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增强(P<0.05)。结论来那度胺与顺铂联用可增强顺铂对SiH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来那度胺作用于SiHa细胞后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与顺铂联用后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TRAM-34对TGF-β1诱导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了解KCa3.1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方法2ng/mL TGF-β1诱导系膜细胞增生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MTT方法观察8、16、24nmol/L TRAM-34分别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选用最佳抑制浓度TRAM-34干预15、30、60min后,用RT-PCR技术观察其对系膜细胞α-SMA和FSP-1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ng/mL 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阻滞于G0G1期,表现为G0G1期,表现为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48.45±1.89)%vs.(70.29±1.84)%,P<0.01],而S期细胞百分比相应下降[(38.54±1.13)%vs.(19.56±1.67)%;P<0.01);各浓度TRAM-34组均可以改善阻滞于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48.45±1.89)%vs.(70.29±1.84)%,P<0.01],而S期细胞百分比相应下降[(38.54±1.13)%vs.(19.56±1.67)%;P<0.01);各浓度TRAM-34组均可以改善阻滞于G0G1期的系膜细胞增生,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的系膜细胞增生,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其中24nmol/L组降低最明显[TGF-β1组vs.TRAM-34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其中24nmol/L组降低最明显[TGF-β1组vs.TRAM-34组:G0G1期为(70.29±1.84)%vs.(61.90±1.88)%;S期为(19.56±1.67)%vs.(25.52±1.62)%;P<0.05)。MTT实验结果也显示各浓度TRAM-34对TGF-β1诱导系膜细胞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其中24nmol/L组抑制作用最显著,与8nmol/L和16n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nmol/L的TRAM-34可显著抑制系膜细胞α-SMA和FSP-1的表达。结论 TRAM-34能够改善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阻滞,减少细胞的早衰、表型转化和纤维样增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A23187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液氮保存下的肝星状细胞株,于37℃、50mL/L CO_2孵箱中进行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TGF-β_1(5ng/mL)组、TGF-β_1+低、中、高剂量钙离子载体A23187组,即5ng/mL TGF-β_1刺激24h,再分别加入1、2、4μmol/L不同剂量钙离子载体A23187作用24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免疫印记测定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结果不同浓度钙离子载体A23187均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降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85.93%、61.71%、48.4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组G1期细胞比例、S+G2期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离子载体A23187剂量越大,G1期细胞比例越高,S+G2期细胞比例越低(P<0.05)。随着钙离子A23187浓度的增加,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钙离子载体A23187可能通过阻滞大鼠肝星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和G2期,抑制细胞增殖,同时上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肥胖与食管鳞癌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内脏脂肪组织体外培养获得条件培养基从而模拟脂肪旁分泌过程,进而培养食管鳞癌细胞,通过MTT、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n blot等途径分析内脏脂肪旁分泌介导肥胖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结果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Eca109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18.63±3.69)%vs.(29.97±2.00)%,P<0.05];细胞周期中S期增加(P<0.05)、G0/G1期减少(P<0.05);AMPK、磷酸化YAP蛋白表达下降(P<0.05),总YAP蛋白表达升高(P<0.05);AMPK mRNA表达下降(P<0.05),YAP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肥胖通过内脏脂肪旁分泌方式改变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并调控与糖脂代谢、肿瘤生长密切相关的AMPK-YAP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31I诱导人甲状腺HTori 3细胞凋亡、周期阻滞及其与Bcl-2、Fas等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HTori3细胞经131I照射后,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放射性活度(7.4、14.8、29.6MBq/mL)的131I作用于HTori 3细胞不同时间(24、48、72、96h)后,对HTori 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14.8MBq/mL131I作用于细胞24、48、72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P<0.05)。14.8MBq/mL131I作用细胞12、24、48h后,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P<0.01)。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降低(P<0.05),促凋亡基因Fas表达增加(P<0.05)。结论 131I能够通过诱导HTori 3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Bcl-2及Fas均参与了131I诱导HTori 3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钙网蛋白(CRT)介导的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否参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过程。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大乳鼠心肌细胞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纯度,将同期培养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共3组,分别以10-8 mmol/L、10-7 mmol/L、10-6 mmol/L AngⅡ干预。分别测定各组钙网蛋白(CRT)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细胞表面积及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表面积及蛋白质合成速率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及呼吸链酶活性降低,同时CRT表达升高。而缬沙坦组心肌细胞肥大不明显,线粒体膜电位、呼吸链酶活性降低和CRT表达上调得到部分逆转。结论在AngⅡ刺激下,CRT表达升高所诱导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是心肌肥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体外研究Hedgehog(HH)信号通路阻断剂Cyclopamine和抗血管生成剂YH-16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Cyclopamine和YH-16单独或联合干预BxPC-3细胞,MTT法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opamine和YH-16对BxPC-3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者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更强(P<0.05).Cyclopamine和YH-16均可诱导细胞凋亡,联合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更高(P<0.05).Cyclopamine和YH-16均可下调Bcl-2和上调Bax的表达,联合用药则下调Bcl-2和上调Bax更明显(P<0.05).结论 Cyclopamine和YH-16能抑制BxPC-3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两者联合作用时抑瘤效果明显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体外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株OE19增殖并诱导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DADS处理OE19,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DADS对OE1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DADS处理OE19后的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DADS对OE-19细胞Caspase-3、Caspase-9、Bcl-2、Bax以及NF-κB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作用24、48h后,DADS可以抑制OE19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使用40、80μg/mL的DADS处理OE19细胞24、48h,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4.0%、25.4%和19.0%、27.2%。Real-time PCR检测发现DADS能够上调OE19细胞Caspase-3、Caspase-9mRNA的表达,并且能够下调NF-κB、Bcl-2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反应关系,Bcl-2/Bax的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DADS在体外能够抑制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同时NF-κB通路以及Bcl-2家族成员均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蜂斗菜素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蜂斗菜素对RPMI 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蜂斗菜素诱导的RPMIS226细胞凋亡,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spase-3、8、9蛋白表达和MEK/ERK、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蜂斗菜素作用24、48、72h后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均<0.01);蜂斗菜素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地诱导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P<0.05,P<0.05),Caspase抑制剂预处理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蜂斗菜素作用72h后,Caspase-3、8、9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P<0.05),ERK1/2及ME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5),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蜂斗菜素能够抑制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8、9蛋白激活,ERK/MEK及p38MAPK蛋白磷酸化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血胶囊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增殖及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D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模型。造模当日开始胃饲生血胶囊水提液,每次0.1mL/10g体重,2次.d,连续9d,以生血丸为对照。第10天处死动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BMNC)G0/G1期细胞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AP法检测股骨中段骨髓CyclinD3表达水平。结果生血胶囊组与再障模型组比较,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而CyclinD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生血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生血胶囊能提高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骨髓CyclinD3的表达水平,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由G0/G1期进入增殖期,其作用强度与生血丸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胶质瘤细胞系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寻找控制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有效途径。方法应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抑制T98G胶质瘤细胞系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用MTT法、TUNEL法、Transwell分别检测T98G胶质瘤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被抑制后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小分子RNA干扰片段能够有效抑制酶活性,抑制T98G胶质瘤细胞增殖(P<0.05)、诱导细胞凋亡(P<0.05)并抑制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05)。结论通过抑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活性能够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