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光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42-47
为研究复杂作用条件下的道床板损伤变化规律,以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为基础,对其施加温度荷载以及地铁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分析下得到的外部激励,建立地铁列车-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当温度下降时,道床板会产生横向变形,其内部会产生裂缝,出现损伤并使刚度下降,混凝土材料出现软化,结构受拉承载力下降;而在随后的温度上升过程中,道床板损伤值保持不变,最终稳定在0.19左右.列车通行会加速混凝土道床板的裂缝发展,虽然当列车动荷载施加于道床板上时,其内部裂缝短暂闭合、刚度出现暂时性恢复,但由于裂缝周期性开合,最终导致混凝土道床板裂缝扩大,最后形成贯通裂缝. 相似文献
2.
以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凝土早期性能发展基本理论,利用Ansys建立三维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模型,考虑养护方法、拆模龄期、拆模温度与钢筋直径等参数影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砟道床不同位置处混凝土主拉应力整体呈循环上升趋势;拆模前后混凝土应力时程曲线波动程度差异较大,拆模后4 h内道床混凝土主拉应力时程曲线出现明显增长。合理选用养护方式可有效降低道床板早期开裂风险;伴随着拆模龄期的延长与拆模温度的升高,拆模后无砟道床4 h内温度改变量与道床混凝土开裂风险均呈降低趋势;相同配筋率下,减小钢筋直径可降低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3.
双块式无砟轨道在建造初期会出现界面开裂病害现象,该病害的形成与轨道结构内早期湿度场的非均匀分布直接相关.为了分析双块式无砟轨道内湿度扩散机理及湿度场分布规律,建立复杂环境下C RT 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施工到运行全过程的湿度场计算模型,考虑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顺序,分析环境大气干燥、内部水化自干燥、局部积水浸润历时等... 相似文献
4.
5.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武汉至韶关段综合试验段再创新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混凝土底座的施工,对该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试验总结,取得了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组织经验,为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桥梁混凝土底座施工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国外现场施工成套设备技术成熟,但是价格昂贵,并且有些设备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国产化可以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研究结果: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进行无砟轨道现场施工设备国产化的研制工作,并且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这些设备的设计制造,基本实现了施工设备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7.
8.
张书国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5,(2):46-47,51
通过对成渝铁路客运专线黄帝山2号双线特大桥及路基地段CRTS-1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裂缝进行的观察、分析、研究,总结了CRTS-1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形式,并针对不同形式的裂缝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后续施工的实践表明,道床板混凝土裂缝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施工设备决定了施工工艺及方法,通过选用成套专业化工装设备,制定出合理的各工序施工方法,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对以后机械化施工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TJ7标段工程,地处“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为大风易发区(V和Ⅳ区),属于戈壁强风区,大风频繁,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变化大,春、秋季多风,夏季短促,冬季寒冷,掌握并应用好无砟轨道的养护技术,是保证道床板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传统的养护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合本标段较为特殊的养护方式,有效解决了道床板混凝土前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混凝土裂纹观测和温度、应变监测等手段,分析戈壁极端环境下混凝土应力变化情况,研究混凝土材料、养护方式和道床板结构对道床板开裂的影响。经试验得到戈壁极端恶劣环境下,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我国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在设计、生产、运输、铺设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双块式轨枕进行优化设计,以供我国双块式轨枕的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克服了桁架钢筋双块式轨枕存在的生产制造复杂、存放易锈蚀、运营阶段易开裂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结构。为检验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11根预制CFT双块式轨枕现浇制作足尺无砟轨道结构节段模型,开展橡胶隔振垫式减振轨道和现浇整体式轨道节段的疲劳试验,揭示其疲劳损伤特性,分析典型疲劳加载循环次数后静载作用下轨道结构应变和变形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5倍静轴重的疲劳荷载累计作用500万次后,减振节段及整浇节段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混凝土均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轨枕与现浇道床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疲劳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停机开展静载试验过程中轨道结构各测点混凝土横向应变值随荷载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最大拉压应变值均远小于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工作状态良好;轨道整浇节段道床板中处于整体受拉的状态,可见设置层间连接钢筋实现了道床与底座的共同工作;疲劳试验过程中轨道结构测点竖向位移值总体随着静载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位移量级较小,满足规范要求,减振轨道节段竖向位移值及其变化率大于整浇轨道节段。研究结果可供类似研究及钢管...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裂缝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对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机理、无砟轨道轨道板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无砟轨道轨道板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TJ7标段工程,地处"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为大风易发区(Ⅴ和Ⅳ区),属于戈壁强风区,大风频繁,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变化大,春、秋季多风,夏季短促,冬季寒冷,掌握并应用好无砟轨道的养护技术,是保证道床板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传统的养护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合本标段较为特殊的养护方式,有效解决了道床板混凝土前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18.
双块式无砟轨道与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是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深入分析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对比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从而为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连续配筋的混凝土路面结构纵横向没有伸缩接缝,但由于温度荷载会使在自由端部的75m范围内发生总量大约3~5cm的位移,故在端部通常采用锚固装置或多处设胀缝的设施,将端部位移逐步分散、消失。连续配筋的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宽度以不严重渗水为好,一般应小于0.6mm,低温下应不大于1.0mm;配筋率约为0.5%~0.8%,钢筋一般采用单层布置。路面板铺设在沥青处理的基层或整平层上对控制横向裂缝较好。德国双块式无砟轨道配筋率为0.8%~0.9%,裂缝设计控制宽度为0.5mm,裂缝间距为2m左右,钢筋采用单层配筋,设置在道床板的中下层。我国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使道床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弯矩变形,道床板厚度设计为260mm,并采用双层配筋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作业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东祝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6(2)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精调施工经验,总结精调作业施工流程,基于CPⅢ"后方交会"网的精密定轨测量是精调作业工艺的核心,通过理论分析了测量原理.结果表明测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分析了劳动功效,得到了施工时效. 相似文献
20.
为了避免双块式无砟轨道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共振,使得钢轨位移过大而影响列车平稳性,运用谐响应有限元法和轨道动力学理论建立双块式无砟轨道计算模型,考虑了列车荷载、扣件刚度、阻尼影响因素,对模型进行共振频率与钢轨位移计算.结果表明:扣件刚度影响无砟轨道共振频率及钢轨位移,而阻尼及列车荷载影响钢轨位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