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试验方法研究了节理岩体中表面裂隙不同制作方式及充填情况对表面裂隙扩展规律的影响。在试件制作过程中采用预埋聚酯薄膜片、预埋薄铝片及切割等方法制作了表面裂隙。随后对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预埋薄膜片和切割形成的表面裂隙能够较好地模拟自然界节理岩体的天然裂隙,但是预埋薄铝片形成表面裂隙的试件在单轴压缩试验过程中并不能从预制裂隙处起裂和贯通,因此预埋薄铝片形成的表面裂隙并不能很好地模拟节理岩体中的天然裂隙。在切割形成的表面裂隙中放置聚酯薄膜片和薄铝片以模拟2种不同的充填物,通过与不含充填物的表面裂隙的扩展情况比较,含充填物的表面裂隙的起裂强度和贯通强度会更高。  相似文献   

2.
将裂隙岩体渗流视为裂隙网络流,核素仪在岩体裂隙网络流中迁移;核素在迁移过程中同时存在吸附和解吸作用。基于图论和单一裂隙渗流的立方定律,建立了裂隙岩体裂隙网络渗流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核素在裂隙网络流中迁移时既被表面吸附同时又发生解吸,建立了隙裂岩体核素迁移的二维稳态平衡和非平衡时间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单轴、双轴和三轴压缩条件下非贯通裂隙岩体模型的强度试验结果及其规律,通过岩体强度特征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一个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适用于不同应力条件的非贯通裂隙岩体经验强度准则,并对准则中参数确定与选取进行了讨论。最后,以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数据,对提出的准则作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用不同地区的铁路沿线裂隙粘土,进行风干、过筛、沉降等处理后取得土样。经日产Rigaku型微量热分析仪作DTA-TG法分析。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土样中含蒙脱石、伊利石等矿物,并用热分析法定量给出了试样中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下工程裂隙型涌水超前注浆问题,通过钻探获取裂隙频率信息,并采用分段压水试验的方法,对围岩的渗透系数进行了测定;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其统计规律;借助于涌水量计算理论,依据设计时确定的涌水量容许值,计算得到了所需封堵裂隙宽度的最小值,为注浆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根据所选注浆材料分析了浆液扩散规律并确定了注浆方法与注浆参数;采用流动维度理论对注浆过程中PQT曲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开挖检验对注浆封堵效果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拱顶与侧壁无明显渗水,涌水量小于0.01 m3/h,达到了渗漏水控制标准以及注浆封堵的目标;实际开挖后的涌水量比预测值低50%,误差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冷彪  张毅  杨辉  侯高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2):246-252, 322
隧道掌子面上含有许多地质信息,若能充分提取和分析,将有助于对隧道工程地质状态作出评价,用于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 以隧道掌子面数码图像为基础,对掌子面上岩体裂隙检测、提取、分组算法进行研究. 首先,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掌子面岩体裂隙目标分割算法进行分析,根据分割结果,通过图像细化和边界线拟和、分离、合并、过滤,连接不连续边界,过滤短边界,形成较完整的岩体边界线识别结果;然后,计算岩体边界线视倾角,将视倾角相近的边界线合并为一组,实现对裂隙边界线的自动分组;最后,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掌子面岩体图像测试其有效性. 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实现了对掌子面上岩体裂隙的自动提取和分组;对具有明显裂隙的掌子面岩体,本算法能较完整的提取出岩体裂隙,错误提取率不超过10%,并实现了自动分组,自动分组错误率不超过5%,提高了掌子面岩体分析的自动化程度,可用于地质素描,并为掌子面围岩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下裂隙围岩隧道涌水量的预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系统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的分析应用,提出了渗流-应力-温度耦合环境下大埋深裂隙围岩隧道渗水量预测计算的确定性数学模型方法(水文地质值模拟法),并通过一隧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霍永高速公路汾河特大桥桩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漏浆现象,通过采用水泥、红泥球和片石3种堵漏方法进行试验,提出了3种不同堵漏方法及相应的适用范围,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可为类似桩基堵漏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桥梁裂隙产生的原因复杂多变,一直是桥梁维修治理中难点之一。以此为出发点,就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展开探究,以新疆某地区三级公路桥梁为对象对其裂隙发育状况进行统计,对其裂隙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探究了桥梁裂隙的防治手段,以期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精神人格符号,对他进行发生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活体意义.如果对沈从文进行内心考古学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的灵魂的底色是文学的诗性,这也是他最“顽固”的精神人格基因.经过共和国初年一次次的思想改造运动,沈从文获得了进入新社会的通行证,也试图通过体现主流价值需求的文学创作实践与新中国政权保持步调一致,但是,他的诗性基因并未消失,因而导致了他创作中的矛盾与困惑,精神人格出现了裂隙.  相似文献   

11.
成都粘土重力式挡土墙的工程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都粘土是一种超固结的裂隙粘土,具有强烈的胀缩变形特性,工程性质非常差,对工程建筑物,尤其是对路基工程等建筑物具有特殊的危害。本文结合成都东站扩建工程,对成都粘土重量力式挡土墙的土压力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所得结论对超固结裂粘土土压力的计算和支挡建筑物的设计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镇江某路段膨胀土滑坡及治理为工程背景,利用GEO-SLOPE软件对考虑裂隙和不考虑裂隙时膨胀土边坡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降雨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下对膨胀土地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时,应考虑裂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岩体裂隙中水流的运动规律,基于真实岩体材料建立裂隙渗流模型,对裂隙中的渗流状态及渗流参数进行了研究. 区别于水泥、玻璃、亚克力、钢材等常见非石材类材质,选用天然大理石岩块为基材构建单裂隙渗流模型,开展不同隙宽(0.77、1.18、1.97、2.73 mm)的渗流试验,考察压力损失与流量的关系,探讨达西—非达西流转变的临界点及Forchheimer方程的参数量化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隙宽为0.77 mm时压力梯度与流量基本呈线性达西关系,随着隙宽和流量的增大,二者呈现出明显的非达西特征,可用Forchheimer方程描述;Forchheimer方程的粘滞项和惯性系数均可表达为隙宽的幂函数,引入雷诺数对惯性项系数进行修正可以减少误差;提出以压力梯度-流量曲线的斜率变化特征来判断达西—非达西流临界点的方法,并在本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隧道排水影响范围一直是难以突破的水文地质问题,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及运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以石太客运专线石板山隧道为例,采用非均质、各向异性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进行瞬态分析,研究了隧道排水影响半径与施工过程、水文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及降雨入渗补给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渗透系数、降雨入渗补给量及洞顶含水层厚度影...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2):123-124
介绍了岩溶地区钻孔桩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 MATLAB软件,对干湿循环作用后的红粘土表面裂隙参数进行了提取。基于偏最小二乘算法,定量分析和描述了各裂隙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干湿循环作用对土样开裂的影响最为明显,红粘土裂隙参数变化幅度最大;PLS法实用有效,其拟合值与实际测量结果的偏差很小,实际结果的预测精度比较高;裂隙的节点个数、区块数目及裂隙率可用来表征裂隙的开裂程度,定量描述红粘土的形态结构和几何特征。研究成果可简化裂隙的量测,提高量测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Matlab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对干湿循环作用后的红粘土表面裂隙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低应力条件下的快剪强度试验,探讨了红粘土表面裂隙参数与抗剪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第1~2次干湿循环作用对表面裂隙最终形态的确定起主要作用。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裂隙发育沿着原有裂隙扩展,以变宽、变长为主,新的裂隙较少,最终趋于一种稳定状态。裂隙的产生对土体抗剪强度有重要的影响,可通过裂隙率、分形维数与抗剪强度参数的良好的线性关系,来预测裂隙结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隧道工程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简要介绍了裂隙岩体渗流特征、渗流模型及渗流计算原理,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模拟裂隙岩体隧道渗流规律并定量评价地下水资源流失量,为提高模型拟真性,在模型中考虑了裂隙岩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进行了隧道运营期间的地下水流失量计算,为减小隧道施工地下水资源流失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岩层中开挖隧道时以及开挖后,地下水会倒灌进隧道中.利用SEEP/W程序,对倒灌进隧道的地下水的水量及水位变化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对象是位于韩国Gyeongnam市Cheonseong山区的Wonhyo隧道,隧道模型范围内既有湿地,也有断裂带,选取了隧道沿途的4个典型区域进行研究.通过DFN模型计算了岩层中的导水...  相似文献   

20.
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下裂隙围岩隧道涌水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的分析应用,提出了渗流应力温度耦合环境下大埋深裂隙围岩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的确定性数学模型方法( 水文地质数值模拟法) ,并通过一隧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