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交叉口有延误的交通网络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交通规划和VRP研究中,考虑道路网交叉口的延误将更加切合实际,对于节点分方向有延误的最短路问题,传统的Dijkstra不再适用.考虑交叉口分方向的延误情况,给出了一个求此类问题最小时长路径的标号算法,其时间复杂性为O(n^2).  相似文献   

2.
动态车辆路径问题中的实时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现有算法处理动态车辆路径问题时的缺陷,提出了一个动态网络环境下的实时路径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构造了一个改进的Dijkstra双桶算法.该算法能根据静态和动态的交通信息找出客户之间的实时最短路径,并对车辆的旅行线路进行调整,具有对随机事件和突发事件进行实时处理的能力,已用于解决动态车辆路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动态网络环境下找到实时的最短路径,减少车辆旅行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3.
最短路径子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型网络中两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常常不止一条,而且在带限制条件的路径选择等应用上,常常需要找出多条最优或近优的路径.一些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能找出一条从起始点到目的点的最短路径,但并不能求解两点之间的所有最短路径.本文给出了最短路径子图的概念,用于存储图中两节点之间所有最短路径信息,能够节约存储空间.并给出了最短路径子图构造算法SPSG,其时间复杂度为O(n e),比同类算法时间复杂度更低.随机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SPSG算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如何利用Dijkstra算法来高效地查找图中任意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这一问题,提出了2种优化方法:其一是应用图中各结点的出入度来简化查找任意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其二是利用已求出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来快速获得其他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5.
考虑交叉口转向延误的最短路径拍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进传统算法求解最短路径时运算量大且无法计算交叉口转向延误的不足,提出可直接求解受限路网中两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改进拍卖算法.将价格矢量扩展至二维,解决了价值量被不同转向行为共用的问题.设计了节省存储空间的数据存储结构,可准确描述交叉口转向行为,且便于检索.针对不同规模和密度的随机路网,比较了改进算法和Dijkstra算法求解单一起、终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结果表明,在含5 000个结点、20 000条路段的高密度路网中,改进拍卖算法的搜索时间约为Dijkstra算法的30%,能准确求解受限路网中的最短路径,并保留了原Auction算法可并行计算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6.
网络最短路径定界搜索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Dijkstra算法求解大规模网络两顶点间最短路径时,需计算大量与最短路径无关的顶点,效率较低,双向定界搜索算法是首先对网络进行双向搜索,得到一条经任意点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下,这条路径已非常接近、甚至等于最短路径。然后,以此路径的标号(即路径长)作为搜索计算的界,进行双向标号计算,对超过界的顶点不再计算,以提高计算效率.算法分析表明,用该算法可使计算效率提高约一倍。  相似文献   

7.
利用经典的Dijkstra算法,对重大灾害条件下Dijkstra算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惩罚因子函数,结合GIS软件二次开发模块,通过Visual C++6.0实现了复杂网络的分析功能。分析了重大灾害条件下节点数量对于道路可靠性以及最优路径选取的影响,综合考虑距离、行程时间以及节点数量因素,证明了改进Dijkstra算法对于最优路径选择的优越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Dijkstra算法、经典Dijkstra算法计算出的路径节点数分别为31、59,行程时间基本相同。可见,改进算法能有效减少疏散路径中的节点数量,降低车辆在节点处的延误损失和风险。  相似文献   

8.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物流配送系统涉及的最基本算法. 基于Dijkstra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物流配送系统最短路径设计,包括配送路线图的数据输入模块、配送路线图的主体模块,最终得出输出结果,获得任意多个结点之间的最佳路径,从而能有效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相似文献   

9.
田晟 《交通标准化》2009,(13):89-92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物流配送系统涉及的最基本算法。基于Dijkstra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物流配送系统最短路径设计,包括配送路线图的数据输入模块、配送路线图的主体模块,最终得出输出结果,获得任意多个结点之间的最佳路径,从而能有效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相似文献   

10.
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配送是物流中的核心环节,最短路径的选择决定着配送效率.从图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经典的Dijkstar算法和Floyd算法,并指出了它们的一些不足:Dijkstar算法随着配送点数目的增多,效率将下降;Floyd算法主要解决有向图等.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针对Dijkstar算法,将交通路线图分成子图,以提高效率;对于Floyd算法,将邻接矩阵上三角和下三角复制,能解决采用Floyd算法解决无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针对某物流配送公司,给出了基于改动后的Floyd算法的程序实现,开发了一个配送路径优化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1.
拥堵时段车辆在城市路网中交叉口处的延误甚至会大于其在路段的行驶时间,因而拥堵情况下在城市路网上应用不考虑转向延误的最短路径算法无法反映真实的交通状况.分析既有的考虑转向延误的最短路径算法,扩展网络法因过大的时间和空间开销而欠缺实用性,其余算法包括对偶网络法、节点标号算法和弧标号算法本质均为求包含节点权重和边权重的最短路径问题,最后求解均为节点标号算法.对典型节点标号算法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通过记录节点的紧前节点完成转向判别,并通过最小堆优化将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O(n2)优化为O(nlogn),并给出算法的数据结构,完成了软件编码,并通过计算实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交叉口延误后城市路网最短路径发生变化,同时经过堆优化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最短路问题,例如寻找两点之间总长度最短或者费用最低的路径.在运输,物流,设施选址以及人员调度问题中,最短路径是很常见的问题.解决最短路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迪杰斯特拉算法、福特算法.在这里我们介绍基于遗传算法的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交通网络中最短路径的搜索是地理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石家庄市中心区域部分道路网为实践对象,结合道路网络的特点,在自定义节点一链拓扑结构表达路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于最短路径算法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运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以MapInfo的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为开发工具,在电子地图环境下实现了道路网络中任意两节点间最短路径的快速解算与刷新显示。  相似文献   

14.
前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最短路问题,例如寻找两点之间总长度最短或者费用最低的路径。在运输、物流、设施选址以及人员调度问题中,最短路径是很常见的问题。解决最短路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迪杰斯特拉算法、福特算法。在这里我们介绍基于遗传算法的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网络交通特性仿真模型及最短路径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就城市道路网系统宏观仿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更符合城市道路网系统实际特性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对城市道路网交通特性空间分布的方向性差异及交叉口延误进行了抽象,并设计了基于该仿真模型的最短路算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道路数据库的最短路径搜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智能交通的导航/动态路线诱导系统中,最短路径搜寻是其重要功能,根据城市交通路网建设的实际,研究了描述城市交通网络图的城市道路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在此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依靠GIS技术的支持,采集了大量具体道路信息,采用Dijkstra算法实现了快速最短路径搜索。根据城市的交通状况对交通网络图的边值赋予不同的权值可实现最优路径搜寻。给出了在广州市电子地图上搜索的一个实例:一个包含61个交通路口的最短路径搜索结果的搜索时间约为2.2s。  相似文献   

17.
最短路径算法在许多应用领域和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文献对最短路径问题提出了大量的优化求解方法和算法,大部分研究仅针对固定权值网络,对权值随时间变化等时变情况考虑较少。在通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实际网络及应用领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边的权值往往也同时改变。因此,时变网络中最短路径求解问题的研究更具有实用意义。针对一般算法存在的缺陷,现提出三点优化,使算法既能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又能更快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决最短路径选择问题一直是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关键之一.基于群体仿生理论的蚁群算法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针对采用蚁群算法进行最短路径选择时易出现的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引入混沌理论,采用混沌蚁群算法利用混沌初始化进行改善个体质量和利用混沌扰动避免在蚁群算法搜索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值,同时降低了蚁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而更好的解决了最短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已有最短路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小最短路网络的概念,给出了求网络上始点到所有顶点间全部最短路的径路延伸算法以及最小最短路网络、最小最短路树的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算法简便,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各种最短路径算法的基础上选用Dijkstra算法,基于GIS对区域交通网络最短路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区域交通网络独有的特点及建立网络模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加入起点到终点的导向对传统Dijkstra算法在时间复杂度方面进行优化并结合西安城区交通网络案例实现优化后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