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基于笔者发明的地下空间封闭式开挖理念(见《铁道建筑技术》2007—1期)。针对地铁换乘站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在保持地基应力基本平衡及水土分离(地基土“疏干”)的条件下,运用盖挖逆筑法,自上(地面高程±0.00)而下一次性逐层将地铁换乘站主体结构筑成,是一种安全可行、高效环保、利于城市持续发展的好方法,也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地下空间开发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应变电测技术中的误差分析及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电测试验中电阻应变片的阻值,灵敏系数K,导线长度,温度及组桥方式的不同,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及实际结构的测试,得出了应变电测试验中减少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测边后方交会精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苏通大桥加密点测量,就两点测边后方交会的坐标计算和精度等进行了分析,并对2点的构形情况进行了探讨.此外,用严密平差程序对3点及以上测边后方交会进行了多组合计算.结果表明,3点及以上测边后方交会平差后的点位中误差和坐标比两点测边后方交会精度高.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苏通大桥加密点测量,其正确性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的地层变形特征,分析引起地层变形的因素和变形机理,介绍地层变形预测分析方法,结合广州地铁具体实例,对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地层变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提出了盾构前方的隆陷控制、盾构通过时的沉降、固结沉降的控制等控制地层变形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地铁成为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我国许多城市开始了地铁工程建设,其中地铁隧道施工大多采用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建设中一般建(构)筑物较为密集,地铁隧道不可避免的正穿或旁穿各类建(构)筑物,各个建(构)筑物又有各自的安全标准和特点,盾构通过时,怎样来保证建(构)筑物安全,成为地铁隧道施工中一个重要技术.结合天津地铁二号线沙柳路站-博山道站区间盾构穿越祁连桥桥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建隧道穿越既有建筑施工已成为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常见情况,由于既有结构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如何有效控制既有建筑物的变形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深圳地铁9号线车公庙站—香梅站盾构区间下穿一高档装修家私城为例,介绍了下穿段盾构掘进控制技术、既有结构监测施工技术,通过对既有结构变形监测可知,在未对既有结构进行预加固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技术措施能有效控制既有结构的变形,确保了盾构施工安全和既有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通过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盾构全断面砂层施工中的经验,对盾构全断面富水砂层施工中盾构机选型及风险控制进行了一定分析,并给出了土压平衡盾构机全断面富水砂层掘进过程中施工风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市海沽道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规划地铁1号线延长线与海沽道主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采取了特殊的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以满足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要求的最小安全距离;在施工中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把地铁盾构对本工程的影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结合北京地下直径线盾构施工过程沿线环境风险建构筑物的管理与控制,介绍了通过风险调查、风险评估认识建构筑物抗风险能力。利用因果分析及权重计算确定施工影响的关键环节,采用工程措施、工艺措施及管理措施实现对环境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在地铁隧道掘进过程中,大直径盾构下穿北京机场快轨高架桥梁的安全控制技术,基于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及实际工程分析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盾构下穿高架桥各个阶段的计算模型,由室内实验得出了适用于大直径盾构的添加剂参数,并通过实际工程中盾构掘进情况的反馈,得出了适用于下穿高架桥梁的盾构掘进参数.最后通过监测点的布置、量测及分析,得出了盾构穿越引起结构变形分为4个阶段,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盾构掘进控制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南京地铁3号线穿越长江的工程实例,对沿线控制条件、不同地层情况进行分析,优化了具体线路与车站方案,采用大盾构过江和尽量减少明挖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光电测距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晖 《湖南交通科技》2000,26(2):19-20,34
针对用光电测距仪作三角高程测量能否代替四等水准测量的问题,通过对三角高程测量中测边误差、测角误差、对中误差等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用光电测距仪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测量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复杂环境条件下地铁隧道下穿燃气管线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隧道掘进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地铁工程中的重点问题.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深民区间隧道下穿梅龙路燃气管线的工程实践,基于现场量测结果,找到了前期地表沉降规律,分析了隧道开挖对燃气管线的影响.针对地表和管线沉降过大可能引起燃气管线破坏的实际情况,按照管线埋置深度,提出了分级控制地表和管线沉降的措施:对于埋深较浅段,采取了明挖加固法;对于埋深相对较大段,采用地表加固和洞内加固相结合的方法.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保护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和管线的沉降量,确保了燃气管线的安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上海及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地铁项目施工正进入又一轮高峰期,与此同时,对地铁地下结构的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结构的使用年限也由原来的50年提高到100年.以地下主体结构施工为例,将防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与施工实际结合,总结地铁车站结构耐久性防水技术几个关键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路线测设过程中,平曲线交点视线受阻或丈量困难时的测设方法--导线法,及导线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盾构过程中小半径曲线一直是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控制的一个难题之一。结合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存在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给出相对应的施工控制方案,对解决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问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上海及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地铁项目施工正进入又一轮高峰期,与此同时,对地铁地下结构的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结构的使用年限也由原来的50年提高到100年。以地下主体结构施工为例,将防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与施工实际结合,总结地铁车站结构耐久性防水技术几个关键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铁与轻轨两种形式,两者到底如何区分呢? 首先,不能以建于地下及地面或高架来区分地铁及轻轨.地铁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为高架轨道交通);而轻轨同样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有人认为地铁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或高架行驶的则认为是轻轨;更有人认为轻轨的钢轨重量要比地铁轻等等.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9.
郑兰英 《轨道交通》2013,(10):32-35
1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是连接北京站至北京西站的重要地下工程。自北京站起,沿前三门大街,经崇文门、前门、和平门、长椿街、西便门桥、天宁寺桥、白云桥、小马厂至北京西站,线路全长9151米,其中隧道长7285米,盾构隧道5l75米。最大开挖深度41米,最小覆土厚度仅1.5米。施工主要采用盾构法、明挖法、浅埋暗挖法和盖挖法等工法技术,其中5l75米盾构隧道为国内城市采用盾构法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大直径隧道工程。盾构施工先后安全通过护城河、天宁寺桥、西便门桥、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地铁2号线、箭楼、正阳门火车站等重大风险源。盾构法施工无论施工难度、科技含量,还是安全风险、环境保护都堪称国内之最,被北京市称为“最难的,风险最大的在建地下工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了路线测设过程中,平曲线交点视线受阻或丈量困难时的测设方法——导线法,及导线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