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宇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6):43-43,45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是沥青路面最重要的承重层,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旧路的加宽改造中,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路面性能的关键因素。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可分为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外形尺寸管理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强度.施工所用原材料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所以被广泛用作高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灰稳定土底基层一般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控制同其他结构层相比难度较大,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底基层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做好二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控制,对确保路面结构层整体质量至关重要。下面根据本人参与的青红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实践,对二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践,分别从施工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及路面材料的质量,以及特殊路段,水损害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增加,对公路质量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路面基层施工作为沥青路面施工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公路的路面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根据工程实例,阐述了公路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论述如何控制进场底基层材料的级配,从而达到保证路面底基层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剑峰 《交通标准化》2014,(14):182-184
随着交通荷载的日益增大,路面结构对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实践证明,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结合张承高速张家口段工程施工实践,重点论述了山区高速公路拌和场布置,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配备,施工前准备和施工要点,对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强度,施工所用原材料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所以被广泛用作高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灰稳定土底基层一般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控制同其他结构层相比难度较大,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底基层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做好二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质量和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的施工影响因素很多,施工人员素质、路面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的施工、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及路面材料的质量,这些都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单钢轮压路机碾压水泥稳定土基层及底基层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粘在压路机钢轮的表面,造成基层及底基层坑洼不平,外观质量差,严重的还造成基层及底基层的压实度不达标和面层的厚度控制不均匀等。在广东省梅州西环路面标及天汕十二标两个标段的路面施工过程中,对7台单钢轮压路机进行了机械改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路面施工中常出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提出了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底基层与基层施工为例介绍水泥级配碎石基层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从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底基层与基层的施工、施工机械的选用等不同方面对路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底基层与基层的施工、施工机械的选用等不同方面对路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以来,一直都呈现在施工完成后基层边部塌边现象,普通的基层施工,以往都是在底基层或垫层上施行摊铺,或者利用传统的木模板,即使压路机在碾压行驶中,局部的稳定基层碎石,可能出现漏压与压不实,不仅带来不良好的质量影响,也对施工工况进度有所影响。通过实践工程进行路面底基层施工,34 cm厚的路面底基层基本采用双层连铺的施工工艺,局部路段出现塌边现象,对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提高边部密实度,解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部塌边问题,为日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从人员机械配置、旧路面材料分析、补强、破碎拌和、整形、碾压、养生,到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技术是指把旧沥青路面面层、基层掺入一定数量、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泥(或稳定剂、集料),按照设定的厚度,用冷再生机进行破碎拌和处理后,整形、碾压,并经后期养生,使其达到设计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技术指标要求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充分利用旧路面层材料、保护环境、质量可靠、施工进度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人根据路网改造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细致的观察、研究,对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索。为此对冷再生施工主要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泥稳定碎石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强度不足、局部松散破碎、干缩裂缝等问题。本文从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主要对路面底基层和基层施工管控的标准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控制路面底基层施工水平的重要内容,对其中把控的重点进行了剖析,以期能对同领域的探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强度不足、局部松散破碎、干缩裂缝等问题。本文从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泥稳定砂砾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强度大、水稳性能好的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施工中。重点论述了水泥稳定砂砾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王佳斌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8):211-211,213
高等级公路路面使用性能上的差异,对路面施工中监理人员在原材料购买、进场检测、力学试验、路面基层(底基层)、面层施工中等多方面都需考虑施工控制因素之后进行分析探讨。路面面层是路面工程最后的结构层,该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它影响了车辆行驶速度,是满足安全性、舒适性要求的关键部位。为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或减少工程事故,路面工程监理的质量监控非常重要。从各类路面的监理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