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普通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悦 《北方交通》2013,(5):33-36
针对普通公路采用乳化沥青冷再生下面层结构进行研究,利用废旧沥青路面混合料RAP进行了级配试验、马歇尔试验、干湿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确定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同时,针对普通公路典型冷再生路面施工,从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开放交通至检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用于下面层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泡沫沥青再生技术对RAP的处理优势,进一步科学评价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本文基于工程实践,将废旧沥青回收利用,通过沥青发泡技术制备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铺筑在路面结构下面层中。根据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特点,分析合适的沥青发泡条件,并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通过对泡沫沥青混合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和水稳定性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扩大冷再生混合料的应用范围,对比SBR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和普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采用多序列重复加载动态蠕变试验,基于comsol模拟的芜合高速路面结构实际温度场,从复合平均应变率、复合蠕变刚度模量评价指标和蠕变曲线来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BR改性后的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复合蠕变速率与两种热料接近,远小于普通乳化沥青的3.52με/次,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在整体结构中,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中面层,具有很好的抗变形能力;改性与普通冷再生混合料作为下面层也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科学合理的性能评价指标及要求,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国内外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相关规范,对比评价了不同规范中的技术指标及要求范围,系统地调查了国内大量实体工程及研究动态,尝试建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常见问题与最新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相关规范完善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可适用于路面结构下面层及基层;建议相关规范提高对RAP料砂当量要求,以不低于55为宜;建议对RAP料纳入沥青针入度要求,并不低于10(1/10 mm)。  相似文献   

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是一种节能环保型沥青路面材料,沥青用料较低,施工便捷,同时其力学强度可达到高速公路基层或下面层的要求。为了详细探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主要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再生混合料不同因素对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建成通车的各种等级公路中,路面面层大部分是沥青混凝土结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利用专业再生机械对旧路面沥青混合料(主要为砂石料和沥青材料)实施再生处理利用,通过重复利用.对现有已损坏的路面进行加强的施工艺。采取这种施工技术能提高工效、变废为宝、降低路面维修成本.还能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下面就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技术原理、经济效益和施工方法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萍 《交通标准化》2009,(11):185-188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适用范围广,不仅能够利用旧路面的废弃材料,从而节省筑路材料,同时还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对泡沫沥青冷再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及对泡沫沥青的再生机理和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分析,可为泡沫沥青及其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全深式冷再生沥青层铣刨厚度宜小于40%,但实际工程中常会遇到沥青层厚度超过40%的情况。通过对镇江市干线公路路面旧料的级配及路面结构层进行分析,进行高沥青层厚度比例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沥青层厚度占总再生厚度比例的60%。利用振动成型法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成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含量为3.5%时,高沥青层厚度比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2.5 MPa,满足规范要求。对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对施工路段进行取芯检测,再生路面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为高沥青层厚度比例的就地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周稻线沥青面层冷再生施工,从原材料、混合料的拌制、摊铺、碾压及养生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厂拌冷再生下面层各个施工环节的控制要点及技术要求.分析了沥青面层冷再生对比传统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并对两种施工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比,阐述了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可发展性.  相似文献   

10.
刘鹏清 《交通标准化》2009,(21):154-158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作为一种路面维修方案,具有快捷、节能、废旧材料利用率高和有效抑制反射裂缝等优点,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水土保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在路面养护维修中得到应用。结合西阎高速抢修工程中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施工实例,通过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试验,全面地分析评价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及应用成果.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适用范围广,不仅能够利用旧路面的废弃材料,从而节省筑路材料,同时还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对泡沫沥青冷再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及对泡沫沥青的再生杌理和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分析,可为泡沫沥青及其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冷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旧路调查和FWD弯沉测试结果,确定再生深度,形成了水泥全深度冷再生、泡沫沥青全深度冷再生和泡沫沥青再生3种旧路面层的冷再生方案。确定了稳定剂最佳剂量的选择方法.初步形成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埃索70#石油沥青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中的应用,在分析泡沫沥青产生原理及发泡特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在试验室进行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设计与性能对比,结果显示:(1)埃索70#石油沥青的发泡温度为160℃,发泡用水量为4. 0%,旧料最佳含水量为6. 2%,最佳沥青用量为2. 0%;(2)通过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对比,认为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可应用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基层或下面层;(3)与其他冷再生技术相比,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无须再生添加剂、施工开放交通快,再生混合料强度高、疲劳寿命长、且不产生收缩和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4.
针对乳化沥青与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冷再生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乳化沥青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分性能,总结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论述了相关路用性能演化规律以及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提出了冷再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成分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强度破坏机理复杂,回收沥青混合料来源和掺量以及沥青老化程度、沥青以及外加剂种类及含量均会显著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性能;不同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在级配选择、沥青等级、成形方法、养护方式以及性能评价指标等方面差别较大,大多采用试验测试法指导配合比设计;冷再生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经历了从经验法到力学-经验法的转变,通常将冷再生材料视为无黏结颗粒材料或者沥青黏结材料进行结构设计,目前仍缺乏符合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的力学失效设计准则;在工程应用方面,应充分考虑冷再生结构层位及力学响应,明确抗车辙、抗水损害、抗疲劳和低温抗开裂的性能需求,以指导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设计;未来应从施工工艺和材料组成两方面加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研究,建立以力学指标为基础的养生...  相似文献   

15.
金芳  刘跃  薛亮 《山西交通科技》2012,(1):20-21,24
以山西省太原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为依托,维特根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为基础,结合太原市学府街沥青旧路面的实际路况,设计了旧路面大修方案,进行了泡沫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介绍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  相似文献   

16.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能够有效利用旧路面材料,能源消耗量比较小,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对此,将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研究,详细探究冷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含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以其节省资源、减少污染和降低成本等优势,成为最近几年世界各国积极采用的路面再生技术之一.介绍了泡沫沥青的产生原理及其特点,说明了泡沫沥青混合料在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松波 《交通标准化》2007,(10):174-176
冷再生技术具有环保、经济、施工工期短的优点,且具有很高的交通安全性.因此,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对于路面大修工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建成通车的各种等级公路中,路面面层大部分是沥青混凝土结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利用专业再生机械对旧路面沥青混合料(主要为砂石料和沥青材料)实施再生处理利用,通过重复利用,对现有已损坏的  相似文献   

20.
从厂拌冷再生技术的施工流程出发,分析泡沫沥青与乳化沥青在冷再生工艺上的不同。由于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养生速度不及泡沫沥青混合料,其压实厚度一般低于后者,通常不超过16cm,而后者可达20cm。此外,泡沫沥青混合料可采用分层施工的方法,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施工总厚度可达到25cm以上,而乳化沥青混合料一般不采用分层施工。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养生时间一般长于后者,通常在施工后的4个星期内可取出完整芯样,而后者在施工后的2个星期内即可取出完整芯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