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本文重点探讨城市居住区交通稳静化措施,对4个机、非机混行居住区217人按拥有机动车和非拥有机动车划分两组进行交通稳静化措施调查,并进行稳静化措施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被调查人群对减速带、减速垫、路中间隔离岛、波纹型道路、路段宽度缩减五项稳静化措施意见倾向性不同;稳静化措施对机动车有明显降速作用,对自行车车流亦起减速作用,使人行系统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稳静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本文就交通稳静化理念、交通稳静化设施及交通稳静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公共交通和稳静化交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发展趋势,通过单一技术到多元化设计的交通稳静化整合来降低车速、车流及环境等影响,以首先满足城市交通功能和服务性要求,进而追求可居住性、环保性及和谐性的城市交通,最后建立功能化、景观化、人性化的现代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3.
道路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道路基层施工对道路工程质量来说发挥着直接的影响,在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水稳基层的特性良好,具有抗冻性、水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道路基层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就道路水稳基层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疆地区气候情况,分析发热电缆融雪技术工作原理,对发热电缆融雪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介绍,分析和探讨发热电缆在实际道路融雪化冰中的效果,将发热电缆技术应用在道路除冰雪中,并使其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是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过渡路段,也是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拥堵易发路段。目前的标准规范中对这类路段的设置标准并无针对性规定。为探究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规划控制要求,缓解衔接道路及节点交通拥堵,首先研究了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交通流特性;然后给出了系统的规划控制原则;最后分别对其主要组成部分的规划控制建议及交通组织建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包括衔接道路的等级和横断面控制要求、出入口相交节点规划控制形式、衔接道路沿线节点及路段交通组织规划等。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小区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在社区内行人有道路使用优先权。引入“主动型安全”的交通静化措施,并选择效果明显的交通花坛、减速丘、路面窄化设施和全封闭设施4种静化措施,提出使用减速丘或减速带时不在路缘侧设置渐变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滨水区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物-环境"综合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用美学的思想、技术的手段来创造一个美的环境.以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将视点聚集在滨水区道路景观的开放性这一特点上.对滨水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城市滨水区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8.
关恺 《交通标准化》2014,(16):47-50
道路检测技术是关系着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地质雷达检测系统因具有众多优点,而在现阶段的道路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某一级公路工程实例,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意义、工作原理、所用仪器及数据分析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推广该技术在道路质量控制及其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阿拉尔市道路受盐胀-冻胀变形较严重,通过对市内10条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破损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结合市区土质、水文、气候及路面结构条件,分析道路结构盐胀-冻胀变形原因,针对盐分、水分影响,提出路基填料去盐处理和道路结构排水、防水措施.结果表明:改建道路中采用级配碎石基层、设置高挡水墙和基底隔断层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排水、防水效果,可为后期市区道路改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点探讨校园交通稳静化问题,对3所大学校园内教职工及学生组共计371人进行了校园交通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两组人群对机动车在校园内路边停车及行驶态度无差异(P>0.05),反对意见较明显;对是否限制机动车校园路边停放及行驶的稳静化措施两组亦无差异(P>0.05),显示支持倾向。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例,系统研究了高铁配套工程中集疏运道路系统景观绿化设计的方法和内容。文章在对现状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借鉴环境心理学相关原理,对道路景观中不同类型的空间环境及视觉心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引入"心理预期"的视觉引导概念,在方案立意及重要节点设计中进行了充分应用,从而创造出"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景观绿化环境。目前该项目已经部分实施完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用边坡格构基础悬臂结构拓宽山区道路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保持道路畅通条件下的陡峻山区道路拓宽工程,在分析比较目前常用道路拓宽方式特点后,提出了一种用边坡格构基础悬臂结构拓宽山区道路的方法.其设计理念是:杜绝深挖高填,保持道路畅通.在确认现已稳定的外侧边坡上,通过锚杆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坡面进行强化加固处置,以此为基础设置悬臂结构来补足道路欠宽部分,且在整个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国内智慧地下道路建设水平,从当前国内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地下道路建设形势出发,对部分国内外现有智慧化基础设施分级相关标准体系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智慧地下道路分级的总体框架,包含分级目的、原则、主要构成要素及不同应用维度下智慧化分级主要建设内容等,为后续新建地下道路智慧化分级建设及既有地下道路智慧化提...  相似文献   

14.
尚德申 《交通标准化》2014,(24):111-115
在城市核心区建设地下道路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缓解区域停车难题的有效方法。以郑东新区CBD副中心中环地下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的规划特点,总结地下道路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炼出规划建设阶段需重点考虑和解决的系统建设标准、通行能力匹配、与建筑开发相协调及市政管线相协调等问题,同时考虑地下道路规划要素人性化和运营管理节能化,可为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总结国内外无线充电道路技术进展,对比分析电磁谐振式、电容式和辐射式等电能传输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分析提高电磁谐振式工作性能的方法,并结合城市出租车、城市公交系统和公路交通系统的充电需求阐释道路无线充电设施部署方法。分析表明:当前无线充电效率相对偏低,需进一步提高充电效率,但其影响因素众多,需进一步加强对电容式和辐射式功率传输的研究及三种方式之间的经济效益对比,并考虑将无线充电道路设施的部署优化模型进行试点运行和测试,从而更快推进出租车、城市公交系统以及公路交通系统无线充电的应用化。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道路立杆密度大、数量多、种类混杂等问题,引入"多杆合一"设计理念。首先,通过系统分析合杆特点,归纳出合杆设计需遵循的"精简化、普适化、一体化"原则;其次,结合工程设计经验,以交通标志为研究对象,以市政路灯为载体,总结出两大类交通标志合杆设计方案;最后,以济南东站片区新建道路为例,梳理出4种交通标志整合方案,杆件整合率达到49%,有效解决杆件林立问题,净化街区公共空间,提升城市整体景观风貌,为其他地区及工程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综述城市设计与交通工程学科文献,从新西兰视角明确共享空间概念的起源和演变。综述过程包括研究公众期望变化背景下的公共道路空间的功能与使用以及如何与一些相互关联的街道设计方法(如交通稳静化和自适应道路)联系起来。这些方法从机动车时代初期就被用于最小化机动车影响。应用于城市活动中心的公共道路环境中的共享空间概念,正逐渐被城市规划师、交通工程师和管理部门所接受。共享空间不同于传统道路,它鼓励通过少量物理隔离使全体道路使用者合理地使用同一道路空间。为了以安全有效的方式实现共享空间,在设计上需要通过促进步行与骑行活动来降低机动车主导性,同时应将道路空间作为场所来利用而非仅仅出于其机动性与可达性目的。基于交通稳静化街道与共享空间在基础概念上的差异,认为共享空间由一些设计要素组成,若缺少这些要素,公共街道将难以对全体道路使用者发挥其真正的共享空间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PDA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性能PDA的道路内外业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阐述了系统主要模块的功能,并对其开发、运行环境进行了说明。该系统具有功能强大、效率高、实时化、可视化、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照明设置与节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陈述了道路照明设置的必要性,介绍了道路照明中照度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及道路照明设置的指标.针对目前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阐述了几种可行的道路照明节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导热油加热工艺以其加热效果好、作业成本低和系统易于操控等特点,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道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分析导热油加热系统,特别是导热油锅炉的工艺原理及使用技术,对促进导热油加热的技术进步、提高加热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