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对Aβ25-35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情况,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丁基苯酞组(10、30、100mg/kg),模型组和丁基苯酞组均采用侧脑室注射Aβ25-35,干预组造模后给予丁基苯酞灌胃(灌胃剂量为2.5mL/kg)。利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ATP检测观察脑组织内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并用试剂盒检测线粒体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基苯酞10mg/kg组、30mg/kg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均有明显改善(P<0.05),100mg/kg组改变不明显;线粒体相关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TP水平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P<0.05)、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丁基苯酞能明显提高线粒体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改善线粒体功能。结论丁基苯酞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Aβ25-35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5例,随机分为3组:A组114例,诱导麻醉用异丙酚2 mg/kg;B组107例,依托咪酯0.4 mg/kg诱导;C组104例,25 g/L硫喷妥钠5 mg/kg诱导。其他诱导药物相同。维持麻醉用10 g/L普鲁卡因,0.8 g/L琥珀胆碱复合液。术后48 h内双盲法观察呕吐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47.4%、56.1%、45.2%(P>0.05)。不同时间段呕吐发生情况,异丙酚组和硫喷妥钠组以术后6 h以内发生最低(P<0.01),且显著少于依托咪酯组(P<0.01);6-12 h异丙酚组最高,硫喷妥钠组次之(组内不同时间段均为P<0.01),但该时间段三组间无差异。依托咪酯组术后24 h内相对均衡。结论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抗呕吐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生长良好的HUVEC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4组:正常浓度葡萄糖对照组(葡萄糖终浓度为5.5mmol/L)、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为33.3mmol/L)、厄贝沙坦干预组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干预组.干预组首先用厄贝沙坦(10-5mol/L)和NAC(10mmol/L)分别预作用1h,而后加入33.3mmol/L葡萄糖共同孵育24、48、72h.分别采用TBARS法和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比较,高糖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高糖作用24h 时MDA含量已达到较高水平(P<0.01),且随葡萄糖作用时间的延长(48、72h)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与高糖作用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厄贝沙坦组和NAC组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则均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厄贝沙坦组和NAC组各时点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高糖对HUVEC细胞形态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厄贝沙坦部分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作用降低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保护HUVEC.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分泌功能和其上P450芳香化酶(P450arom)、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7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分组,A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10、102、103、104nmol/L)吡格列酮、B组为不同浓度吡格列酮与卵泡刺激素(FSH,50ng/L)及C组为不同浓度吡格列酮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50ng/L)。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雌二醇(E2)浓度,Real-time PCR法检测颗粒细胞上P450arom、IRS-1、IRS-2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A、B、C组中,人PCOS卵巢颗粒细胞培养48h的E2产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各浓度组间P450arom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吡格列酮浓度的增加,E2水平和P450arom mRNA表达也随之下降;人PCOS卵巢颗粒细胞在相同浓度吡格列酮时,C组E2水平和P450arom mRNA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1)及A组(P<0.01),B组E2产生量和P450arom mRNA表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PCOS卵巢颗粒细胞经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刺激48h,各浓度组间IRS-1、IRS-2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吡格列酮浓度的增加,IRS-1mRNA表达随之下降,IRS-2mRNA表达随之上升。结论吡格列酮可能直接或间接通过对P450arom的抑制,减少E2的生成,改善颗粒细胞上IRS-1和IRS-2表达的失衡,抑制PCOS卵巢的局部胰岛素抵抗状态;吡格列酮可抑制FSH和IGF-Ⅰ刺激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肥胖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肥胖组(n=40).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再将肥胖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APS组[200mg/(kg·d)]、中剂量APS组[400mg/(kg·d)]和高剂量APS组[800mg/(kg·d)],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各APS组给予不同剂量APS灌胃2周.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结果 ①肥胖组大鼠体重较正常对照组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APS组相关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显示,各肥胖组大鼠GI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剂量APS组可显著提高肥胖大鼠的GIR(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APS组GIR也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5周的高脂膳食使大鼠体重明显增加,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证实高脂膳食诱导的SD大鼠IR模型成立;②APS可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IR大鼠GIR.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甲醛制备小鼠炎性疼痛模型研究炎性疼痛对机体局部组织形态结构、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64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右前肢腕部注射生理盐水40μL(NS组)、50mL/L甲醛40μL(FCOH组)、5μg/mL利多卡因0.3mL(L组)、5μg/mL利多卡因0.3mL+50mL/L甲醛40μL(FCOH+L组)处理;48h后分离局部组织,HE染色观察炎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NF-α和MCP-1表达水平。结果与NS组相比,FCOH组于处理24h后出现炎症反应高峰,右前肢腕部厚度增加(1.73mmvs.4.02mm,P<0.05),体温升高(37℃vs.38.3℃,P<0.05);FCOH+L组于处理48h后出现炎症反应高峰,右前肢腕部厚度显著增加(1.68mmvs.5.10mm,P<0.05),体温升高(37℃vs.38.5℃,P<0.05)。此外,处理48h后,同FCOH组相比FCOH+L组小鼠右前肢局部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增高,而TNF-α和MCP-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炎性疼痛参与调控局部炎症反应的进程,在修复损伤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反应发生起始阶段阻断疼痛传递可以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局部组织中TNF-α、MCP-1的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反应进程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能否在不停用甘露醇的情况下防止甘露醇性肾损伤的发生.方法 30只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预防组[200g/L甘露醇2g/kg+多巴胺4.6μg/(kg·min),2次/d];未预防组(200g/L甘露醇2g/kg+生理盐水,2次/d).每天给药前,于耳中动脉抽血2mL检测血Bun、Cr、Na+和K+浓度,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变化.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兔肾脏制成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①血Bun、Cr浓度的变化:对照组使用多巴胺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未预防组、预防组分别于第8天、第9天开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5);预防组与未预防组比较,第1天至第9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第10天起未预防组浓度明显高于预防组,且呈上升趋势(P<0.05).②血Na+、K+浓度的变化:对照组血Na+、K+使用多巴胺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未预防组和预防组均有血Na+逐渐降低、血K+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未预防组第12天开始变化速度加快,而预防组变化则较慢.结论 早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是防止甘露醇性肾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PCA)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Myograph动态描记系统,分别记录高钾(60mmol/L)、5-羟色胺(5-HT)、苯肾上腺素(PE)对大鼠离体血管环的收缩作用;观察不同浓度PCA对高钾(60mmol/L)、5-HT、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用高钾(60mmol/L)预收缩血管后,分别用内皮机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吲哚美辛(Indo)、1H-[1,2,4]恶草灵并[4,3-a]喹喔啉-1-酮(ODQ)以及钾通道阻断剂四氨基吡啶(4-AP)、四乙胺(TEA)、氯化钡(BaCl_2)、格列苯脲(Glib)作用于血管环后,观察PCA对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研究PCA的作用机制。结果 PCA在10~(-6)~10~(-3)mol/L浓度范围内,对高钾(60mmol/L)和5-HT引起的血管收缩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P<0.01);内皮机制抑制剂Indo对PCA引起的舒张有抑制作用(P<0.05);钾离子通道阻滞剂4-AP和BaCl_2对PCA引起的舒张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 PCA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其作用与抑制钾离子通道和内皮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观察不同浓度胰岛素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单核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活性和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名健康成人外周血各100 mL,分离单核细胞,分4组进行培养干预,A:空白对照组(葡萄糖浓度2 g/L);B:高葡萄糖组(葡萄糖浓度3 g/L);C:高葡萄糖+低胰岛素(100 mu/L)组;D:高葡萄糖+高胰岛素(1 000 mu/L)组。每组设两个亚组,孵育24 h后加LPS继续培养,1 h后一个亚组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gr-1活性;6 h后,另一亚组离心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F含量。结果①B组较A组Egr-1活性升高,TF含量增加(P<0.05);②C组、D组与B组相比Egr-1活性降低,TF含量减低(P<0.05);③D组较C组Egr-1活性降低,TF含量减低(P<0.05)。结论增加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可刺激炎性因子Egr-1和TF的分泌;胰岛素有直接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抑制Egr-1活性、降低TF的表达有关;且抗炎效应呈剂量相关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赛拉嗪联合右美托咪对建立比格犬脊髓损伤模型的麻醉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纯种雌性比格犬分为3组(n=10):赛拉嗪组(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赛拉嗪+右美托咪定组(S+D组)。基础麻醉后,S组首次肌肉注射赛拉嗪0.08mL/kg,术中间断追加首次剂量1/3赛拉嗪维持麻醉,D组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2μg/(kg·h),S+D组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h),每隔30min肌肉注射赛拉嗪0.02mL/kg。观察记录切皮(T1)、手术开始后30min(T2)、手术结束前30min(T3)、手术结束(T4)4个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Ramsay评分、前肢痉挛指数(SI),并记录麻醉药物使用量。结果 S+D组赛拉嗪、右美托咪定用量比S组和D组分别减少1/2和1/4(P<0.01),而呼吸频率和心率无明显改变,镇静效果优于S组,术中前肢未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情况。结论赛拉嗪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用于建立比格犬脊髓损伤模型中,具有呼吸抑制轻、镇静效果好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