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评价铺设玻璃纤维格栅用于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效果,文章以低温抗裂性能为评价指标进行小梁弯曲试验,研究玻纤格栅铺设位置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且铺设位置距表面1/3~1/2高度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防裂基布复合式应力吸收层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的抗反射裂缝性能,通过室内汉堡车辙仪成型复合车辙试件,采用德州罩面试验仪对设有防裂基布、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I-AR的复合试件和空白试件分别模拟反射裂缝的产生与发展,试验温度为13℃和5℃,加载频率均为0.1Hz,分析不同荷载作用次数下不同防反射裂缝方案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防裂基布复合试件达到了最大循环次数,抗裂性能良好,且防裂基布的铺设能特别有效地分担水平荷载,使其较慢地出现由基层反射裂缝而引起的开裂破坏,在低温下这种延缓开裂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公路规模化发展的初期,考虑到公路建设的经济成本等因素,造价较低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在全国范围内公路路面基层中广泛运用.这种强度较高的基层材料不仅自身造价较低,还能够给予面层结构足够的支撑,使得面层结构可以采用相对较薄的形式,进一步节约了建造成本.然而,水泥稳定碎石类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服役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发生收缩裂缝,进一步导致面层结构中产生"反射裂缝".为提高材料的耐久性,本文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进行早期微裂化处理,在材料表面形成分散均匀的微裂缝,释放材料自身收缩产生的应力,进而减少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由于自身收缩而产生长和宽的裂缝.试验结果表明:微裂化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裂缝,并且微裂程度危4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基本以半刚性基层为主,半刚性路面结构主要病害以裂缝为主,包括疲劳裂缝、温缩裂缝,反射裂缝。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同步碎石封层,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减少路面减少反射裂缝、龟网裂缝,还具有提高路面防渗水性能,大大提高高速公路使用年限,减少了养护成本。本文依托工程项目,分析同步碎石封层的原材料使用、层厚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验收,为今后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及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结构工程由于过早开裂导致渗水、钢筋锈蚀等现象而影响正常使用,文章通过在地下结构工程混凝土中掺入纤维素纤维,研究了混凝土塑性抗裂试验及现场试验段裂缝控制,通过试验数据及调查结果证实了掺加纤维素纤维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抗裂防渗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强改性聚酯合成纤维和盾铃型钢纤维混合应用,并对混合纤维混凝土抗裂、增强基本性能与基准混凝土试件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纤维混凝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提高混凝土抵抗早期收缩裂缝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下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白改黑工程中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中反射裂缝防治措施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意义重大。文章通过间接弯拉试验、间接剪切试验、轮碾试验,分别测试采用无夹层、封层、封层+防水卷材、封层+土工布、封层+玻纤格栅、封层+聚酯纤维布等不同防裂夹层材料的防裂措施的层间间接弯拉强度、间接抗剪强度及其轮碾疲劳寿命,并结合实体工程对防水卷材的防裂效果进行跟踪调查,进一步说明其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危害及裂缝的种类、产生原因,提出对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由于半刚性材料的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湿度变化时容易产生裂缝等缺点,当沥青面层较薄时易形成反射裂缝,沥青路面本身也容易产生低温裂缝,沥青路面一旦产生裂缝,有可能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路面的使用功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设计重交通条件下白加黑路面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并探究其性能,文章基于CAVF法和半圆弯曲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评价三种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半圆弯曲试验和CAVF法可用于指导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且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SH-V型混合料拥有较强的抗车辙能力,适用于重交通条件下车辙病害严重路段;超高黏型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裂能力,适用于重交通条件下反射裂缝频发路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不断加强交通体系建设,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高速公路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部分裂缝宽度、深度较大,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降低行驶安全,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为提高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处理效果,对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焊接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网裂与龟裂焊缝施工、面层裂缝焊接施工、反射裂缝与隐藏裂缝焊接施工等,并对一般裂缝焊接施工流程进行总结,以期为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施工提供参考,更好地保证公路使用安全性,延长公路施工寿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有限元法,对沥青路面开裂以后的温度应力及裂缝在温度作用下的扩展规律、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及其与路面温度分布和路面材料特性等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计沥青面层的厚度和优选温缩性小的路面材料是提高沥青路面抗裂性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可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剩余寿命,具有较高的路用价值,但新旧路面材料交接处因存在旧路面病害导致应力集中致使加铺层应力过大而产生反射裂缝。文章通过对广西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的病害进行统计调查和分类,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并针对广西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特点,提出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研制出一种由SBS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的高粘弹填缝料。通过室内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粘附性能试验验证,该高粘弹填缝料满足裂缝修补要求,且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意义和膨胀剂的基本性能、抗裂特点及建筑物裂缝控制的综合防裂技术的系统研究,提出裂缝控制的各项设计与施工的技术措施,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实践证明,提出的膨胀剂及其综合集成技术对裂缝控制是行之有效的、具有普遍意义,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超长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裂缝控制。  相似文献   

14.
济聊馆高速公路是一条重型交通道路,车辆载荷大、超载车辆多,2005年前后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反射裂缝和水破坏。LSPM(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具有排水性能好、强度高、抗裂性能优的特点,通过济聊高速公路大修,丰富了柔性基层在高速公路缺陷维修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5.
内养护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养护方式,对公路用水泥混凝土性能发展具有不可预知的潜在效果,文章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抗渗性能试验与早期抗裂试验对掺加不同内养护材料的混凝土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内养护(SAP和轻骨料)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且随内养护材料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力学强度试验发现SAP和轻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劣化作用,随材料用量的增加而劣化效果逐渐严重(尤其是混凝土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管片在生产、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均可能产生裂缝,而管片裂缝修补后的耐久性优劣直接影响隧道安全。文章通过模拟地铁管片裂缝,采用氯离子渗透试验和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了新型修补材料NR修补不同管片裂缝后的抗侵蚀性能,并与常用环氧树脂修补材料EC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R修补不同管片裂缝后其抗Cl-渗透性均明显提高,其中对C60混凝土管片修补效果好于C50混凝土管片;对掺聚丙烯纤维管片的修补效果好于未掺聚丙烯纤维的管片;对PFC50和C60混凝土管片的修补效果要优于EC材料。采用NR修补后管片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略有下降,C60混凝土管片修补后的抗硫酸盐侵蚀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降幅均较C50混凝土管片的小,且抗压强度修复效果优于抗折强度;掺聚丙烯纤维管片裂缝修补后的抗硫酸盐侵蚀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降幅均较未掺聚丙烯纤维管片的小,且抗压强度修复效果优于抗折强度;对C50和PFC50混凝土管片抗硫酸盐侵蚀的抗压强度的修补效果要优于EC材料,且对3种混凝土管片抗硫酸盐侵蚀的抗折强度的修补效果均要优于EC材料。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案例,针对干线公路路基裂缝病害的形成原因,基于抗裂贴的性能,介绍了抗裂贴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施工应用方法,并分析了抗裂贴的应用效果与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多聚磷酸(PPA)对沥青材料低温断裂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深入揭示PPA与沥青分子的相互作用。将不同掺量(0、0.5%、1.0%、1.5%)的PPA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制备了不同掺量的PPA改性沥青,分别基于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和半圆弯曲(SCB)试验来评价PPA对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结果表明:当PPA掺量从0.5%增加到1.5%时,沥青的低温临界开裂温度增加,这说明过量的PPA对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有负面影响。而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断裂能、裂缝扩展速率和SCB开裂指数显示,PPA能改善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延滞行为,1.0%的PPA可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过量的PPA则会提高其低温断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在MTS810材料试验系统上进行了-10℃下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通过对大量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以抗弯拉强度和最大弯拉应变为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土工织物复合沥青路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工织物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与沥青混凝土组成复合型织物加筋沥青面层,有其特殊的力学性能和机理.通过一系列试验,表明土工织物与沥青混凝土的有机复合对路面材料的耐疲劳、抗水蚀、减缓反射裂缝等性能都有较积极的作用,经济效益明显,可供路面改造、大中修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