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微滤α-Al2O3支撑体上制备了γ-Al2O3超滤膜.考察了聚乙烯醇(PVA)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气体和液体渗透和截留分子量等实验方法,对所制备的不对称超滤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氧化铝超滤膜,表面无裂纹和针孔等缺陷产生,孔径分布窄,平均孔径为8 nm左右,气体和液体渗透性稳定,对分子量约为6 000的PEG截留率为90%.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的过程,采用电子扫描仪和X-衍射仪表征了制得的TiO2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分析了TiO2膜亲水性的原理,通过照相法测量了水滴与膜面的接触角。结果表明,这种细致均匀、锐钛型结构的纳米TiO2薄膜具有超亲水性,将其用于汽车挡风玻璃上,有很好的防尘、防雾、防霜、自清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铈锆氧化物固溶体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均匀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研究了制备方法对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以及储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制备的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的比表面积小,储氧能力较强,所制得的三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该方法所制备的铈锆氧化物固溶体耐高温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采用表面凝胶化技术制备了超疏水性涂膜.在醇溶性氟化聚合物溶液中,在水量不足的酸性条件下,掺杂聚四氟乙烯(PTFE),得到了杂化复合溶胶.涂敷后,以表面凝胶化技术为手段,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微米和纳米相结合的阶层结构膜.TEM和XPS证实了凝胶化只在膜表面发生,SEM和AFM观察到膜表面的形貌与天然荷叶表面极其相似.该方法制备的涂膜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55°,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制备超疏水性功能化膜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α-Al2O3中空纤维载体上制备了Al2O3-SiO2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制备条件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SEM和EDS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担载复合膜表面完整、无缺陷.气体渗透实验进一步说明,复合膜具有一定的气体选择性,在0.1 MPa下对H2/N2的分离因子为3.03,表明气体通过膜的扩散以Knuen扩散传质为主.用等温氮气吸附实验测定了非担载膜的孔径大小和分布,其比表面积为294.85 m2/g,总孔容为0.28 mL/g,最可几孔径小于3 nm.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在无光照条件下高效净化汽车尾气,本研究制备多种材料并测试其对汽车尾气的净化效果。采用直接混合与溶胶凝胶法,将二氧化钛、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等材料与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载体复合,制备净化材料,之后测试净化材料在无光照条件下对汽车尾气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纯活性炭和负载氢氧化钙的活性炭对CH和NO有着较强净化能力,50 min之内对这两种气体的净化率均超50%。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氯化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了铝溶胶,并对铝溶胶的粘接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以氯化铝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理化特性最好,但容易引入有毒害作用的氯离子;以氧化铝粉和氢氧化铝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稳定性和粘接强度不能满足金属载体催化剂涂层的制备要求;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不仅能满足金属载体催化剂涂层制备的要求,且不会向催化剂中引入有毒害作用的氯离子,是制备铝溶胶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出氧化铝溶胶,用于车用催化剂涂层的制备。考察了拟薄水铝石的固含量、溶胶pH值、硝酸和拟薄水铝石的质量比、加热温度、成胶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溶胶的动力粘度、涂层与载体的粘接强度的影响,确定了用拟薄水铝石制备氧化铝溶胶的工艺,制得了性能稳定、流变性好、粘接能力强、可用于车用催化剂涂层制备的铝溶胶。  相似文献   

9.
将模板技术和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制备SiO2/K-M复合陶瓷膜管负载型SiO2-Fe2O3膜.采用XRD、SEM、IR、氮吸附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该膜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孔径分布和气体渗透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制膜条件对成膜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Fe2O3膜成膜情况良好,过渡层SiO2与SiO2-Fe2O3膜结合紧密;在SiO2-Fe2O3膜中,Fe2O3和SiO2都是以晶体形式存在,Fe2O3已进入SiO2骨架内部,与SiO2发生键合,形成Si-O-Fe结构;Fe2O3-SiO2膜孔径分布集中于4 nm,气体的渗透属于Knudsen扩散控制区;Fe2O3-SiO2膜对HCl/N2和HCl/C2H4的分离因子分别达到2.55和1.81.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胶体电池主要采用气相二氧化硅或硅溶胶作凝胶剂。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硅溶胶价格较便宜,粘度低、使用方便。但是,其质量不稳定、凝胶力弱,在电池中易水化。气相二氧化硅纯度高,凝胶力强,表面活性高,所制备的胶体电池性能优于硅溶胶。世界各国大都采用气相二氧化硅做凝胶剂,中国越来越多的蓄电池厂家也转向用气相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元富锂材料Li[Ni_(0.2)Li_(0.2)Mn_(0.6)]O_2。用不同浓度的H_3PO_4对二元富锂材料进行表面酸处理改性。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经浓度1%的H_3PO_4溶液处理后的材料(P_1)表现出最佳的循环性能(30周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217.4mAhg~(-1))和倍率性能(5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4.0mAhg~(-1))。  相似文献   

12.
以新型耐高温工程塑料--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加入一种易挥发添加剂:乙醚.通过改变铸膜液中添加剂乙醚的含量,采用相转化法在平板刮膜机上制备了一系列超滤膜,考察了添加剂乙醚含量对铸膜液黏度、凝胶速度、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了PES-C/DMAc体系中添加剂乙醚作用的规律.结果发现,乙醚的加入,会使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降低.乙醚含量的增加,使铸膜液黏度增加,凝胶速度下降,水通量降低,截留率上升.所制备的超滤膜的结构为指状孔结构,但是随着乙醚用量的增加,皮层增厚,过渡层中指状孔减少.  相似文献   

13.
以动力电池为背景,通过分析其安全要求、热防护标准等因素,探讨气凝胶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情况。简要概述气凝胶的制备过程、性能表现与主要应用场景,比较了3种气凝胶材料——玻璃纤维、陶瓷及预氧化丝的隔热性能差别。同时,基于成本、隔热、制备过程等方面对气凝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推动气凝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本体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 [Ni_(0.2)Li_(0.2)Mn_(0.6)]O_2。用锂离子导电性好的Li_3PO_4对本体材料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由于锂离子导电性好的Li_3PO_4包覆相与微量三维锂离子传导的尖晶石结构的存在,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能;由于Li_3PO_4的电化学结构稳定,与电解液的相容性较好,可减少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有效抑制锰离子的溶解,因此能稳定材料的结构,改善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此外,电化学传递阻抗在包覆后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传统纽扣式锌-空气电池电解质泄露以及金属外壳易腐蚀的弊端,同时优化锌-空气电池的性能,对电解质中引入添加剂进行了研究.将丙烯酰胺与醚类聚合物混合制备的凝胶电解质与由纯丙烯酰胺制备的电解质进行对比,分别将两种凝胶电解质组装成纽扣式锌-空气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并对两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聚丙...  相似文献   

16.
通过PVDF与CA共混来提高PVDF膜的亲水性,以纯水通量、膜的最大泡点压力、平均泡点压力等性能为指标,设计了九因素(共混比、固含量、溶剂种类、溶剂比、添加剂种类及含量、蒸发时间、凝胶浴温度、凝胶时间)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表研究膜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PVDF/CA共混微滤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含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共混比、溶剂种类、添加剂含量、凝胶浴温度、凝胶时间、蒸发时间、添加剂种类和溶剂比.较佳的成膜条件为:PVDF/CA共混比4∶1,固含量12%~14%,添加剂N-甲基-2-吡咯烷酮质量分数2%~3%,二甲基甲酰胺/正丁醇混合溶剂比7∶1,蒸发时间30 s,在20~30℃的自来水中凝胶50~70 min.在此较优条件下可制备孔径为0.55~0.65 μm,0.06 MPa下的纯水通量27℃时为205.37~292.53 mL/(cm2·h)的PVDF/CA共混微滤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碱、碱热、酸碱和酸碱热处理的方法对钛表面进行活化,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表面形貌,研究了TiO2-凝胶层稳定性、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对磷灰石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碱处理和酸碱处理均能在材料表面形成TiO2-凝胶层,热处理使TiO2-凝胶层晶体化,稳定性提高,表面得到致密的增厚的金红石型TiO2薄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市场对TFT液晶显示器有着强烈需求。本文就TFT液晶显示模块的评价进行了概述,重点研究了MPRT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基于意法半导体SPC560S微控制器的TFT液晶显示屏组合仪表的设计,实现从低端无图形显示屏到支持图像显示智能化的升级。  相似文献   

20.
汽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环保部门资料,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中城市大气污染已由过去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煤烟型"逐步向以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为主的"氧化型"转变,而其中50%以上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来自于机动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