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京杭运河济宁段航道“三改二”信息化工程在充分吸收现有航道信息化工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结合智能硬件、北斗等技术,对港航设施进行感知、传输、应用等层面设计,构建一套“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智能应用”的京杭运河济宁段智慧港航管理与服务体系。该体系能够有效推动航道管理由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服务模式转型,探索实现航道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船闸管理与调度、水上交通执法、水路运政管理等港航业务的自动化、协同化、精细化,提升监管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京杭运河徐州段伴随水上运输的迅猛发展和船舶大型化进程的加快,通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堵航碍航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调查京杭运河徐州段通航情况,分析了航道堵挡产生的原因,并从海事管理、技术革新、增加投入等方面对京杭运河徐州段安全通航保畅工作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目前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典型水域的水上交通形势,对长江上、中、下游典型水域(重庆段、武汉段、芜湖段)2012-2016年期间水上交通安全相关数据(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数、船舶交通流量、水位等)进行了分析汇总,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典型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特征和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其中东线工程基本与现在的京杭运河苏北段走向一致,东线一期供水将于2013年6月30日前实现。南水北调将对京杭运河等苏北重点通航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带来重大影响,文中分析南水北调对宿迁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规避影响的相关措施。一、流速变化影响及对策根据南水北调的规划,东线一期  相似文献   

5.
方淡玉  方洽利 《水运管理》2011,33(3):29-30,39
为提高粤东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分析当前粤东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指出其在航行船舶动态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为核心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设想,并给出系统构建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长江水上交通安全,提升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风险评估能力,综合专家调查,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长江水上交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辨识,建立相应的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术语的离散模糊集,引入不确定性分析,将定性的评价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通过判断矩阵和权重计算得到各风险要素的合成权重。根据风险因素的权重排序,识别出具有代表性的风险因素。航道部门管理、船公司管理、船上设备和海事部门管理等4个风险因素被识别为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智能能效管理作为智能船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实现船舶能效的自动监测、分析与自主决策,对提升船舶的绿色化与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船舶智能能效管理规范与检验指南,围绕船舶能效智能监控与系统设计技术、船舶智能能效大数据应用技术、智能能效优化模型与智能算法等核心问题,系统分析船舶智能能效优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设计方法,介绍了系统的实现技术,分析了系统产生的效益,对我国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的全面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内河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融合网络技术、视频监控、GPS、甚高频、电话录音、危险品船舶监控、船舶进出港签证等系统,对上海内河智能交通和应急指挥进行研究并探索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以加强对内河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水上交通违法案件、内河水域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提供决策辅助,并为海事事故调查处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服务,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及突发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现代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智能VTS系统通过数据交互共享、水上交通动态风险识别、船舶计划智能管理、VTS信息服务模式、VHF语音信息智能应用等途径,基本实现水上数据感知处理、数据标准互联互通、VTS监控智能化辅助、VTS信息有效覆盖和实时共享等初步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在智能VTS发展上,需要继续研究和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水上交通安全属国家公共安全范畴,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构建以VTS为核心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设想,分析其可行性并展望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规和规范,对海洋环境保护、水上交通安全、航海保障、船舶及水上设施检验、船舶登记、船员管理、船旗国监督安全检查、水上溢油应急反应协调、救助、通航环境管理等实施水上环境的监控、管理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长江江苏段发生了数百起船舶主机、舵机失控险情,给水上交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船舶失控已成为长江江苏段水上交通安全的隐性杀手。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以往船舶失控险情原因的分析,提出避免和减少船舶失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上交通黑点辨识研究对我国航运经济的发展和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借鉴现有国内外道路交通黑点的研究成果,依此定义水上交通黑点,并基于改进的经验贝叶斯法实现对水上交通黑点的辨识。根据长江九江航段内近年来事故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梯度赋值法计算各黑点河段黑度值,辨识出九江航段交通黑点,同时对各黑点河段实际通航环境进行分析,验证本文辨识方法的适用性、辨识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更好地掌握全国水上交通安全预警工作实际情况和信息化需求,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成调研小组,自2019年2月开始,先后赴重庆、武汉、杭州、深圳、广州等地,对交通、气象、海洋等部门开展了现场调研,了解上述单位和部门在交通运行、安全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安全数据资源整合及安全管理业务及机制体制建设、尤其是安全预警等方面的工作现状,并组织多次集中研讨,形成调研报告。报告在综合分析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安全监管及预报预警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要求,提出分三步建设水上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目标,近期先行建设"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预警平台深圳示范工程",中期建设"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预警平台",远期建设"水上交通安全信息服务平台",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建成全国水上交通安全一张图,形成水上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网,实现水上交通综合信息的全面感知、统一融合、数据智能、覆盖全面、协同联动、易用实用,为水上交通综合决策、水路运输及公众出行等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京杭运河苏州段Ⅲ级航道整治工程通过交工验收,这标志着京杭运河苏南段全线可通航千吨级船舶。京杭运河苏南段约212 km,贯穿镇江、常州、无锡、苏州4市,连接苏申内、外港线和长湖申线等省内干线航道。作为国家水运主通道和江苏省干线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运河苏南段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的建成通航,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京杭运河的通行能力,而且对支撑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水运能力,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提出1种通航船舶流量及异常航道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光学多种传感器组合的模式,从而使有效解决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难题成为可能,并能达到全天24 h精准、可靠的智能监控与预警。其次,环境嘈杂并伴随气候条件相对不理想的情况时,实现对运动船只的追踪与定位,解决内河船只的实时监控问题。最后,经实验及性能分析,能够有效地检测船舶异常航迹,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事故发生,并对船只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敏  杨学辉 《航海》2011,(5):77-79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发展和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关键,能为水上交通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水上交通的安全性和有序性。鉴于船桥碰撞预警与在线监控的特点,文章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基于GPS的船桥碰撞预警与在线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并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19.
内河船舶GPS监控系统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涛 《中国水运》2009,(9):35-36
从内河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角度,结合南京市地方海事局内河船舶GPS系统的应用,对内河船舶GPS水上交通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预警是海事部门实现水上突发事件预防预控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特别规定》相关要求,对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预警实施程序、实施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实施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