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鹏 《摩托车》2021,(2):92-9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骑摩托车成为了都市交通的新时尚,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摩托车的世界。纵观林林总总的摩托车品牌,能出精品车型的品牌不少,但多数品牌的理念只局限于"造好车",忽略了如何让车手"骑好车"。速度带来的不只是激情,还有隐患,甚至不少人还对摩托车存在着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2.
建设JS119-J     
江涛  段祖伟 《摩托车》2007,(10):50-50
购买原因: 由于自己之前骑的摩托车油耗偏高.动力不足,加之它的款式已经过时,售后服务也跟不上.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我决定将其淘汰掉.重新选购一辆适合自己的摩托车。我去过不同的摩托车经销店.他们不谈车只谈钱的服务方式.让我无法忍受。于是,我走进了我们当地的”草原摩托商城”刚好,商城在搞试骑活动,服务员的态度非常热情,他们详细地询问我的需求.并根据我的体型等条件为我推荐了建设JS110-J这款车。  相似文献   

3.
吴锋 《摩托车》2006,(7):3-5
2020年后骑什么摩托?这是众多车迷和广大摩托车爱好者都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铃木公司技术人员为揭示2020年后骑什么车,掀起了一场被誉为“托起明天的太阳”的行动,他们大胆冲破樊篱,甩掉成规,释放激情,打破轿车和摩托车壁垒分明的界限,将轿车IT技术、微电子技术、太空技术  相似文献   

4.
车,不管什么车,都会令我全身涌动出无比的冲动。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我痴迷的就是摩托车。我与摩托车的情缘还是在1987年结下的。虽然当时我第一次骑的车,仅仅是一辆建设50。当我骑上车子,一脚踹下启动杆,随着油门轻松地转一下,车子一下子就发动了。同时我的心也随着车子启动了。呵呵,确切说应该是紧张、兴备与激动。那感觉至今难忘,好极了!后来接触的车子逐渐多了起来,一见到它便总会泛起驾驭它的欲望。在当时摩托车还是奢侈品,种类也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我先后骑过黄  相似文献   

5.
爱上奔波     
杜启弘 《摩托车》2015,(4):112-115
有人说过,每个男人都有一个飞行的梦想,而摩托车是现在最能接近这种体验的工具。的确如此。在23岁那年,一次外出办点事,借了朋友的一辆建设小踏板骑。就是城市里这短短的一段路,彻底让我着了魔。回到单位,1个小时后从快感中平静出来,就说了一句话:"我要买辆摩托车"。大家都说我疯了。从那时起,我迷上了摩托车,迷上了在路上……有一个漫画很好,说的是一个车迷对摩托车的爱是从公路跑车—街车—巡航车—越野车,最终演变成拉力车的过程。我也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14,(15)
<正>优雅与性能兼具的"神兽"体验者小档案姓名:老叶年龄:38岁摩托车驾龄:20年职业:记者车型:2003款Ducati Monster S4 1000因为职业的缘故,我经常走南闯北,在外面的日子一长,我就会想念我的"爱驹"——Monster S4 1000。20年的摩托车驾龄,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车型也都骑过了不少,但每次都是骑够了就换车,直到遇到这款车,我才第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是什么东西?这个话题似乎幼稚得很,连刚懂事的小孩子也知道,只要是能骑的车,屁股冒烟,嘟嘟作响,小孩就会叫它摩托车。其实这些最简单明显又最易让人忽视的特征却有着本质的魅力。的确,摩托车是一种轻便的、带动  相似文献   

8.
"表哥,快看,好帅。"身旁表妹一阵惊呼。我打趣她道:"怎么,小丫头,又看到帅哥了?"或许是第一次出远门,或许是南北差异的缘故,走在广州街头,这个山东表妹看到一切都觉得新奇,好看。"才不是呢,你别嘲笑人家,我说的是车,你看看这些交警骑的摩托车,是不是很帅呀?表哥,我考考你,你也骑车,那么你知道他们骑的是哪个品牌的车吗?"  相似文献   

9.
佳佳 《摩托车信息》2011,(12):96-101
题记:认识托马斯后,我就与摩托车结了缘,认识了许多摩友,有中国的、俄罗斯的、欧洲的、北美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但也有着一个共通点:爱摩托车。在我们骑摩托车穿越亚欧大陆时,就遇到了一群可爱的俄罗斯摩友,他们善良、热情,像和煦的阳光,让我们漫长而艰苦的旅途多了一丝温暖、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0.
<正>在许多人眼里,摩托车是一种不入流的车,骑摩托车的是不入流的人。被边缘化的摩托车,被边缘化的摩托人,在傲慢与偏见中艰难前行。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中国的摩托车用户群体,背负着太多磨难与不公。至今,一提起"玩摩托车的",一些人眼里仍满是轻蔑……不可否认,摩托车迷的圈子里不乏害群之马,但是,你不能因为几只浮在表面的苍蝇而否认整个车迷群体。做为本刊"在他乡"栏目的执行人,笔者在这几年里也接触了国内各地的车迷,这个记录车迷在他乡生活状态的栏目让我结识了大批高素质的摩托车爱好者,也让我  相似文献   

11.
凡摩托车迷都希望自己的车与众不同,骑惯踏板车的我,身边自有一帮摩友,他们在选购踏板摩托车时,对车灯的要求各异有希望大灯灯光能随车头转动的;有要求大灯在前罩上的;也有要求转向灯随车头转动的;还有的要求转向灯装在左右边盖上。能否做到“众口能调”?能只要把大灯和转向灯的工作配置四种状态,就可满足这些要求,并美名“变脸王”。  相似文献   

12.
爱车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摩托车能活力永存、马力十足,而维护保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已骑了五六年车,对于摩托车的养护有些心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3.
经常骑车的摩迷都知道,合理的保养有利于延长摩托车的使用寿命,想让车骑得长久,日常保养非常重要。维修通常都是在摩托车出现故障时进行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日常保养则是在摩托车无故障的状态下进行的,爱车的人一有空闲就鼓捣车,手懒或不太爱惜车的车手十天半月也不会收拾一下。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在大街上见到两种摩托车:一种从里到外干干净净,让人看着心里舒服;一种则灰头土脸,让人一眼都不想多看。与汽车相比,摩托车除了少了两个轮子和驾驶室之外,汽车有的摩托车也基本不缺,像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操控系统等都具备。对汽车来说,定期维护保养是每一个驾驶员都清楚的事情,同为交通工具的使用者,摩托车驾驶员在这方面却没有这样自觉。其实摩托车的保养比汽车简单多了,很多方面车手自己就能解决,也  相似文献   

14.
冬骑小偏方     
《摩托车》2017,(1)
正冬天又来了,长江北岸摩托车手的苦日子又开始了。事实上,哪怕是铁杆发烧级车迷,在寒冷的冬季里也不想骑摩托车,所以就有了"封车"一说。但是,很多人却是不能不骑,再冷也要骑,譬如没有汽车或身处拥挤城区开汽车不方便的上班族。不得不骑,不得不遭的罪,每一个冬天都是骑行者的煎熬。有没有不遭罪的可能?或者,将寒冷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当然有了!在经验丰富的老车手眼里,这都不是事!本期,我们就邀请了几位已有二十余年冬骑经历的老车手,请他们从头说起,为大家献上几个身体各部位的骑行御寒小窍门。  相似文献   

15.
倪巍  Duke  李岩 《摩托车》2012,(23):72-77
有的车,你一看见就很想骑;有的车,你骑过一次就很想占有;有的车,你一旦占有就别无他求;有的车,你看不见、没骑过也很难拥有,但只要知道他的存在就足够了。如果这世上真有这种,一定要把Hellcat算上。联盟公司最早成立于1991年,1994年11月11日推出了首款摩托车。他们的第一代"地狱猫"产于1996-2001年,数量500多台。2001年联盟公司关门,2003年重新开张,继续生产第二代"地狱猫",总数约75台。由于2005年遭遇了卡特里娜台风,联盟公司因工厂严重受损,生产再次中断。随后,联盟公司将厂址迁至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并于2006年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16.
我有幸成为车迷已有十多年了,其间曾经骑过CY80、轻骑K90、迅达100、南方125等多种摩托车,在1998年初我便买了现在所骑的春兰CL125—3摩托车。我之所以买春兰虎CL125—3是偶然一次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款车的广告,我被春兰虎摩托车洋溢着的勃勃生气所吸引,特别是那句“骑虎驱豹,威猛凛凛”的广告词,更是让我浮想联翩、怦然心动。为了更多地了解该车的情况,我特意写信向春兰  相似文献   

17.
正以前,张伟张大哥对于新大洲本田摩托车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知道这个品牌,而真正了解这个品牌,则是在3年多前他拥有了第一辆新大洲本田摩托车以后。今年54岁的张大哥多年来一直从事着下井工作,因为工作劳累,用于上下班代步的车的舒适性就成为了他购车考虑的第一要素,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大洲本田CBX150路霸走进了张大哥的生活。张大哥说,他以前有过几辆其他品牌的车,那几款车骑起来总感觉不是很舒服,他始终不是很满意,直到一个偶然,他试骑了朋友的新大洲本田CBX150路霸,这款车带来的极佳舒适性,让他一下就爱  相似文献   

18.
我与摩托车结缘是在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部队驻地附近中学的操场上第一次骑上了朋友的野狼摩托车。骑车的快感让我兴奋不已,于是乎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凭着一身军装和人们对军装的信任,就能很容易地骑上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的爱驹,过一回车瘾。我慢慢地成为了超级摩托车迷,关于摩托车的书籍愿意买,摩托车赛愿意看,摩友愿意交,摩托车商店愿意逛,当然,关于摩托车的话题更愿意侃……  相似文献   

19.
呼唤中国车     
从刚开始投师学艺到现在自己开门营业搞修理,屈指一算,跟摩托车打交道已经几年了。其间摸过不少车,也骑过不少车。但直到现在痴迷摩托车的我也未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朋友对我说,你也该买辆车了。我只好说等等吧。等什么呢?等我国加入WTO外国车长驱直入时买辆中意的洋车吗?不,我一直等待着买辆完  相似文献   

20.
正与我们上期所做的越野运动相比,摩托车特技才是车迷圈中的"小众",从人数到规模都无法与越野运动相提并论。可是,因为不受场地限制和更具观赏性,摩托车特技发展的速度要快于历史悠久的越野运动,在国内车迷群体甚至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的"特技"路本人最早知道摩托车特技的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了。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本国外的杂志上看到一张骑大排量多缸车抬前轮的照片。当时真是惊为天人,怎么也想不到摩托车还能这么骑。那时的我还骑着一辆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