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是随着国内电动汽车开发应运而生的。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包含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3种类型。文章介绍了电动汽车标准的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整车标准,有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电动摩托车;二是电动汽车部件标准主要是储能装置——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还有电机及控制器;第三部分是基础设施标准,有能源动力、站车通信及接口、能源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现状,对比了电动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的国内外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并对国内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舒强  王艺帆  梁元 《汽车工程》2022,(11):1706-1715
为保证电动汽车运行安全,我国从动力电池的本征安全、主动防护安全和被动防护安全等方面入手制定标准,基本形成标准体系。本文中通过分析现有标准的历史沿革、面临挑战和完善建议,结合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研究应用和国家政策引导等情况,表明基于大数据的动力电池运行状态监测预警是防止热失控的有效途径,并提出配套完善标准和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于2012年7月4日正式编制完成"电动汽车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作为工信部第一个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其重点是要从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通过系统梳理、分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技术标准的要求,构建电动汽车标准综合体,从而实现电动汽车行业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用标准化手段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截至目前,现行电动汽车有效标准61项,其中电动汽车标准55项,电动摩托车6项,其中5项为201 2年发布。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3项汽车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的标准报批稿及编制说明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19年2月16日。其中《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池  相似文献   

7.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分,其道路上行驶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关系到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情况。文章运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动力电池系统的Pack结构在抗挤压性能方面的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精度较高的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对仿真分析结构进行对比验证,完善了动力电池结构可靠性分析体系及评价标准,为自主正向开发动力电池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及设计指标出发,分析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性能的相关要求,包括高压安全要求及整车、高压部件电气性能要求。依托于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结合电动汽车的实际设计指标,对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性能试验内容进行总结,简要介绍各测试项的测试目的、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并提出相关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动汽车整车运行性能的特点和国内外标准,通过对电动汽车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等的研究,提出了检测试验方法和配套的相关试验设备,并通过试验分析,指出了安全性能和能量消耗率的试验在电动汽车检测试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虽然纯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较好,但伴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近几年电动汽车发生的自燃事件,也使其电池安全性能受大众所关注。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安全吗?下面小编从电池系统的设计、整车碰撞测试、电池安全性等多方面角度带大家了解纯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国际上竞相开发和应用的热点技术领域。我国把节能、环保电动汽车及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全国标委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7)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电动汽车整车和关键部件相关标准研究制定,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纯电动汽车海外出口的认证需求主要集中在欧盟认证与美国DOT认证两个方面。但是,两大体系都还没有单独制定针对电动车的认证框架和标准体系;其它大多数国家也还未单独对纯电动汽车制定专门的特定法规与认证要求,纯电动车认证需求基本为欧、美体系所覆盖。为此,本文重点介绍欧盟及美国对纯电动车的相关认证法规要求情况,并介绍中国现阶段对纯电动车准入法规要求的发展情况,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现行国内电动汽车标准和法规体系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类型和各类型车辆的具体涵义.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碰撞后电安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领域,2015年,我国发布了GB/T 31498—2015《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并纳入工信部公告管理。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对于电安全研究的深入,需要对原有的碰撞后电安全提出修订。本文提出了电动汽车后部碰撞增加的必要性,同时系统的分析了防触电高压防护(电压、电能、电阻以及物理防护)四种方案改进后的要求、原理以及测试方法。重点阐述了关于电压测量中起始时间、电能要求的限值、绝缘电阻防护要求的缺陷以及物理防护测试的困难等研究。这对于指导电动汽车产品设计以及完善相关标准、法规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该研究成果已应用在国家标准GB/T 31498—2021中。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月7日~8日,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起草工作组在湖南长沙召开启动会议。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总工程师周荣介绍了电动汽车分标委工作及标准制修订情况。进一步阐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在电动汽车标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希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能起到引导研发、规范产业化、支撑政府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氢能与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共识,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车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按照基础通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车用氢的逻辑,系统梳理了车用氢能相关标准明细,介绍了国内外车用氢能标准化工作概况,包括标准化组织机构、标准布局情况等;分析了我国车用氢安全标准现状、车用氢能标准体系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球范围内目前主要拥有 3 种交流充电桩的标准体系,分别是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18487.1—2015)、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IEC 61851-1:2017)及美国和日本等市场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器》(SAE J1772 OCT 2017)。不同类型的交流充电桩能否兼容是电动汽车行业内关注的重点。通过对不同地区充电桩相关标准的解读,分别从充电接口结 构、标准及认证方案,以及控制导引等方面给出了 3 种类型充电桩标准的差异点和相同点;提出了交流充电桩主要在智能充电模块、剩余电流保护器(RCD)和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技术(V2G)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相关结论可为充电桩企业的规划设计和检测机构的检测平台搭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特点,但受制于动力电池技术影响,存在续驶里程有限等缺陷。为保证纯电动汽车制动安全,提高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率,对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模糊控制电机制动力分配、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动力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伴随着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电动汽车安全成为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电动汽车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两方面着手,首先基于对国内电动汽车运行安全事故的不完全统计,分析了事故特征及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因,其次详细剖析了电动汽车智能网联化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并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保障电动汽车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