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重载铁路桥梁损毁后的快速抢修架设问题,研究了重载铁路抢修梁快速架设装备方案。比较了现有桥梁抢修器材的架设方法与战术指标,分析用于重载铁路桥梁抢修的适用性;介绍了重载铁路抢修梁快速架设装备的性能参数及组成单元,并对各单元的构成部件进行说明;论述了重载铁路抢修梁快速架设装备的架梁步骤。研究的装备具有专业化、一体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可实现一孔32 m及以下跨度的重载铁路抢修钢梁在6 h内完成架设,并具备通车条件。该研究成果极大提高了我国重载铁路桥梁快速抢修的技术水平,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既有铁路梁部抢修器材承载力低、通车速度慢、拼装效率低、存储运输不便等问题,进行主桁整体可展的铁路抢修梁研究。根据可展结构的特点,该抢修梁通过杆件与销轴的配合连接,使其主桁构架形成平行四边形多连杆可变机构,从而实现折叠与展开;整孔抢修梁由可展桁架构件、Z型或L型端构架、平纵联等模块组成,不同数量可展桁架构件与对应的端构架拼组可使抢修梁适应不同跨度、梁高、荷载类型的抢修工况;运用ANSYS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UM进行该主桁可展抢修梁静力、模态以及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抢修梁跨中上弦杆、梁端内斜腹杆、梁端销轴对抢修梁的安全性起控制作用;抢修梁静力和动力响应均随主桁片数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多片主桁组成的抢修梁更安全;抢修梁自振频率随主桁片数的改变而变化;抢修梁横向抗弯刚度较弱,增加主桁片数可提高抢修梁的横向和扭转自振频率,但对竖向自振频率提高不明显;抢修梁和车辆响应均随车速的提高而非线性增大,二者的响应共同决定抢修梁最大容许通车速度,增加主桁片数可提高抢修梁的通车速度。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既有六四式铁路军用梁的承载能力,使其适应高速、重载铁路的抢修需求,以24 m跨单层六四梁为研究对象,提出5种平面内的预应力加固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加固方案和预应力大小对结构承载能力和整体刚度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与未加固的钢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布索的加固方案1~3不能有效提升钢梁的承载能力,但可提升钢梁整体刚度;布索和撑杆结合的加固方案4、5可有效提升承载能力,且对整体刚度的提升明显优于直接布索的加固方案;布索和撑杆结合的加固方案中,单撑杆方案对承载能力的提升略优,双撑杆方案对整体刚度的提升略优;加固方案可能对局部杆件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铁路桥梁抢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铁路简支槽形梁结构设计与动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我国铁路桥梁中,槽形梁的使用还较少。对敦格铁路1-32m槽形梁进行计算分析,并对其进行车桥耦合动力仿真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的结论,得出设计的槽形梁断面及各项应力合理,车桥耦合动力特性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为敦格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为槽形梁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推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中,通桥(2005)“2101”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逐步得到应用。此文通过对铁路架桥机架设“2101”梁的经济分析,认为如果解决了“2101”梁的架设费用这个较大的问题,它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八七型铁路应急抢修钢梁是大跨度铁路军用梁,用于大跨度桥梁应急抢修,可快速拼装反复使用。八七梁的杆件间连接较弱。为更好适应提速后铁路的应急抢修,需要建立仿真模型并分析其自振特性。根据每根杆件特点及杆件间的连接特点,采用梁单元,应用ANSYS软件建立64 m八七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输入杆件截面,定义关键点和梁节点偏移,模拟杆件截面方向和相对位置。用模态分析计算其自振特性。结果显示八七梁横向刚度较低,下弦杆件横向联接较弱。并用子结构建立模型,探讨了子结构方法在八七梁自振特性分析中的应用。与普通有限元法对比,其计算误差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介绍包西铁路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跨度在32 m以内T形桥梁架设液压滑板移梁技术的施工方法,阐述其适用条件、施工工艺、具体施工要点及安全规定。并通过T梁架设其他移梁施工方法的对比,说明双线铁路T梁架设采用液压滑板移梁技术,能保证施工安全,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经济效益显著,是架梁施工中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桥面板受损的24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制订顶板底面增设钢筋混凝土横梁的补强方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完好箱梁和补强箱梁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在单线ZK特殊荷载作用下,考虑受损箱梁混凝土桥面板修补区域和补强区域的刚度折减后,补强箱梁桥面板的挠度与完好箱梁基本相当且分布更加均匀,补强横梁底面最大横向应力小于完好箱梁桥面板底面最大横向应力且前者沿横桥向的分布更加均匀;桥面板补强措施效果显著,受损箱梁补强后的力学性能满足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预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人工干预较多,张拉误差大,难以保证制梁质量。通过市场调研、设备比选及现场试验研发适用于我国铁路预制梁的预应力自动张拉系统,以实现对预应力施加全过程智能化、精确控制。该系统包括高性能机械动力系统、传感器系统及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梁体两端同步平衡张拉,预应力施加精准、均匀,力值和伸长量可精确校准。张拉数据自动化存储、传输并信息化管理。该系统还具有故障智能诊断、报警等功能。试验验证表明,预应力自动张拉系统功能全面,性能稳定、可靠,适应性强,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11.
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成本,同时满足城市景观需求,市域铁路规划时往往需要与市政道路规划相结合,沿线道路按照规划同步提升改造。特别是市政道路的桥梁与隧道,应尽可能与市域铁路盾构区间及车站等共建,统筹施工,以节约项目投资及缩短工期。为此,以某市域铁路的盾构区间、车站为例,研究其与市政道路的桥梁、隧道进行共建,分析并提出特殊节点的共建方案。方案可供今后类似工程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铁路通用便梁(B型梁)通车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铁路通用便梁(B型梁)的通车静载和动载试验情 况,对便梁的动应力、冲击系数及动挠度等指标与理论计算值进 行比较,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且校验系数均小于1,验证了 设计的正确性;此外,振动测试探索了便梁在不同行车条件下的 横向刚度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便梁横向刚度不足,需进一步改进 横梁与主梁的连接,增加便梁的横向刚度,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据西部网报道,5月4日,被誉为"中国新型铁路第一墩"的黄韩侯铁路段纵目沟特大桥5号主墩顺利封顶。据了解,它的封顶将对高墩结构方案研究、高墩力学特性研究、高墩车桥耦合力仿真分析、高墩抗风、抗震性能研究等一系列科研,以及新型柱板式空心墩施工积累技术参  相似文献   

14.
基于桥梁基准有限元模型的列车-桥梁空间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天兴州公铁两用大桥为研究背景,基于大桥通车前环境振动试验得到的模态识别参数对依据设计图纸建立的桥梁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建立反映桥梁真实动力行为的基准有限元模型。基于该基准有限元模型,建立大桥列车—桥梁空间耦合振动方程,采用模态综合法,进行单线行车、双线并行和双线对开工况下的列车—桥梁空间耦合振动分析,并对车辆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上述各工况下,列车通过该桥时,车辆的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值均满足规范规定要求,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均较好;桥梁中跨跨中最大横向位移为1.52 cm,最大竖向位移为10.5 cm,相应的竖向、横向挠跨比分别为1/4 800和1/33 158,均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要求,说明该桥具有足够的横向和竖向刚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杭黄高铁建德东站站场地形地貌复杂,桥墩高度变化大,18种现浇非标准箱梁型式各异,支架搭设、拆除、周转施工组织难度大,提出采用Revit建立支架贝雷梁BIM模型进行三维审查细化支架布置方案,三维技术交底,工程材料数量提取,虚拟推演施工过程,4D施工进度动态控制,材料周转方案优化,采用Midas.civil进行力学分析计算,优化支架设计方案,确保支架布置形式合理,支架结构安全稳定,为实现支架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方案比选是一种复杂性高、技术性强、影响范围广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为科学有效地评价线路方案的优劣,利用梯形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可拓理论,建立基于梯形模糊可拓理论的山区铁路线路方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复杂山区铁路的特点及其所处工程环境,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线路方案评价体系;其次,利用梯形模糊数AHP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利用可拓学中的关联度法来确定方案目标层的优度等级和优度评价法,对线路方案进行总体评价;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结合位置对列车与混合梁斜拉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以甬江特大跨混合梁斜拉桥为例,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及行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车桥振动方程及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一混结合位置深入主梁,列车的振动响应未出现较大变化,桥梁的上结合点的振动加速度增加较为明显,增加连接键的疲劳负担,应予以重视;同时,结合点的刚度平稳过渡,满足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在铁路走向方案选定过程中遗漏有价值的方案,并减少工作量、加快比选速度,同时定量把握铁路走向与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以华北平原某拟建城际铁路为例,在描述铁路走向选择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潜能模型表示铁路从不同地区经过时对周边城市的影响,运用GIS栅格算法得到铁路走向的最优方案。从所得方案可以看出,铁路走向既要短直又应经过更多城市,铁路应优先顾及更大的城市,铁路走向选择应考虑到铁路不能经过的城市的需求,铁路应引入城市核心区域。该方法排除了铁路走向方案研究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无需事先选定比较方案即可快速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牛角沱至李子坝区段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研究对象,将每节车辆简化为6个自由度的动力系统,运用牛顿法建立考虑轮胎侧偏特性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车辆的运动方程;用模态综合法建立轨道梁的运动微分方程;根据车辆和轨道梁的力协调条件,建立车辆与轨道梁动力相互作用的竖向耦合运动控制方程。采用Visual Fortan 6.5编制程序,研究不同车速、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下轨道梁和车辆的竖向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车速及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对轨道梁挠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加速度影响较大;车体的竖向加速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加,车速小于40 km.h-1时,不同的轨道不平顺激励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小,而当车速大于40 km.h-1时,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铁路常用跨度混凝土简支T梁横向加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2m及以下既有铁路混凝土简支T梁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调查分析,结合以往提速加固设计经验,对影响双片式T梁横向刚度的主要因素、横隔板加固、增设水平板、加宽桥面板和增加梁中心距等方面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提高T梁横向刚度、减小横向振幅的合理布置形式,提出满足200km/h行车要求的加固方案,并在运营线路上进行实桥加固及试验,检验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