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广州地铁三号线珠江新城站-客村站盾构区间盾构穿越珠江的施工技术。分析总结了区段地质的复杂性和盾构机状况的特殊性,导致盾构通过珠江的一系列问题和施工所采取的解决办法及技术措施,为今后类似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运用地质分析的方法,对广州珠江口地区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盾构隧道所处层位的不同,阐述地层特性对施工的影响。通过对狮子洋隧道所处地层特征进行分类分析,针对不同地层盾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对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积累水下隧道盾构施工经验,以及研究广州珠江口地区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广州地铁三号线珠江新城站一客村站盾构区间盾构穿越珠江的施工技术.分析总结了区段地质的复杂性和盾构机状况的特殊性,导致盾构通过珠江的一系列问题和施工所采取的解决办法及技术措施,为今后类似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土压平衡式盾构穿越江河施工实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土压平衡式盾构穿越江河施工时存在较多风险。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工程概况广州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站———赤岗塔站)盾构区间线路总长1291.921m,穿越珠江辅航道(江面宽80m)、珠江主航道(江面宽325m),隧道覆土厚度为7.3~20.8m,线间距为16.4~11.0m不等  相似文献   

5.
2005年,武广高速铁路中的重要工程——新南岭隧道开工建设。新南岭隧道位于南岭山脉的五岭之一、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骑田岭。而我们的施工地点就在骑田岭支脉的折岭。  相似文献   

6.
丫髻沙大桥副桥采用 86 m+ 16 0 m+ 86 m连续刚构跨越珠江副航道 ,介绍关键部位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7.
狮子洋隧道下穿珠江大堤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新建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下穿珠江主航道,在隧道进口方向穿越珠江大堤下方的不均匀地层时,地面发生大面积塌陷,危及珠江大堤安全,同时盾构机被困,不能正常掘进.为解决此难题,针对该工程的最佳地层加固方案和实验采用50 m以上深孔袖阀管注浆工艺进行研究,提出可行办法和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提出的地层加固方案和深孔袖阀管注浆工艺,解决了深孔袖阀管注浆的"卡、掉芯管"问题;解决了在盾构机前方注浆施工可能发生的"包裹、固结"盾构机的问题.通过注浆改良地层,保证了盾构机施工的正常.  相似文献   

8.
结合广州地铁四号线的仑头~大学城站盾构区间及五号线的杨箕~珠江新城站盾构区间盾构施工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分析在盾构施工中的重要指导性及如何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盾构机在特殊地层中掘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微差爆破技术在广州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珠江新城站—猎德站区间采用的微差控制爆破施工技术,控制爆破各技术参数的选取和施工工艺的控制及取得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丫髻沙大桥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丫髻沙大桥跨越珠江航道 ,跨越主航道采用 76m +3 60 m +76m三跨连续自锚钢管混凝土拱桥 ,跨越副航道采用 86m+1 60 m+86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综合介绍大桥的总体设计、拱桥施工全过程的非线性分析、拱桥动力与疲劳分析、拱桥施工方案和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哈大线接触网锚段关节的设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通过论证后指出,我国既有线已采用的3跨、4跨锚段关节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列车2 0 0km/h运行速度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