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火灾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迅猛发展,船舶火灾事故日渐增多,给我国航运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着重从分析船舶火灾发生的成因入手,提出了新形势下船舶火灾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引言。船舶火灾给船舶的财产和人命安全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有目共睹的,据不完全统计,船舶火灾占海难事故总数的11%,居第四位,但所造成的损失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我国港航系统平均每年发生船舶火灾事故约24起,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由于船舶火灾的频发性和严重性,国际海事组织(IMO)早已高度重视,为此所制定的各种公约均已涉及船舶消防,在船舶消防设备上加强了监督与检查的力度,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船舶消防的安全,尤其是ISM规则实施以来,更加强调了人(即船员)在船舶消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船舶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我国航运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火灾带来的威胁,笔者根据船舶发生火灾的实际情况并收集大量资料进行研究,提出了船舶火灾预防与控制的模式,通过分析该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该模式中各要素急需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最终提高船舶火灾预防与控制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实现减少甚至避免船舶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船舶防火安全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厂修期间的防火问题更是船厂和船东面临的最大难题。全国每年发生的几十万起火灾事故中,由于修船明火作业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近几年来,因为修船明火作业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明显增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船公司和船舶管理者必须把在修船舶防火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对修船期间的防火安全进行全面预控,避免或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防火安全管理机制,是规范防火安全行为和防火安全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新年伊始,晴朗干燥气候持续,极易发火灾事故。为吸取近期发生在陆上、水上火灾事故教训,防火于未然,广州海事局新沙处提出了9项抵港船舶防火措施。一是排查船舶火灾隐患,提高船员火灾防范意识;二是给船员讲解消防和求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船舶火灾事故中的逃生方法,提高船员消防灭火、逃生技能;三是检查船舶机舱油路管路、污油存放、电器设备及电气线路,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四是检查船舶消防灭火系统、火灾应急报警系统、消防器材等,及时补充不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船舶一旦发生火灾将给船员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船上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可能造成船毁人亡。为此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船舶需要提高船员在船的防火技术和防火能力,以保障船员人命和财产安全。提高船员在船的防火技术和防火能力,关键在于提高船员的防火安全意识,首先就是要船舶做到预防为主,加强船舶的消防实战演习,通过演习提高船员的灭火技术和战术,了解船舶发生火灾的危害,从而真正做到《消防法》要求"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理念。为此,船上必须针对船舶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消防演习预案,以提高船员在船防火灭火、消防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保证船舶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船舶火灾屡见不鲜,给海上的人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STCW78/95公约的实施,尤其是《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的强制实施,各国都加强了船舶的PSC检查,其目的在于保障海上的人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如何降低火灾给船舶安全带来的威胁,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提高船舶防火安全,首先就要提高船员的船舶防火安全意识,做到预防为主;同时应该加强船舶的消防演习,着重提高船员的灭火技术和战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止实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总方针。  相似文献   

7.
张秋荣 《水运管理》2001,(12):19-22
航运业是世界上高风险行业之一。在船舶的日常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来自海洋及外界环境,而且还来自于人。恶劣的天气和海况、搁浅、碰撞和火灾等,将导致人员的损失、人身伤害、财产的损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海运欺诈和海盗等人为的灾难也同样威胁到航运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从事航运业的各方采取措施来抵御上述事故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可以通过保险来分担风险,从而保证航运业的正常发展。 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以下简称《ISM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海上安全、…  相似文献   

8.
船舶消防工作是一项关系到船舶安全的重要工作,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船员的船舶防火安全意识,同时加强消防演练以提高船员的灭火技术和战术,才能消除船舶的火灾隐患,才能真正地保障船舶的财产和人命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船舶火灾一直威胁着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而当船舶火灾发生时,经常出现船员未能采取正确的灭火战术,致使火势蔓延,最终酿成重大火灾事故。船舶灭火战术是指对于扑灭火灾行之有效的、常用的船舶灭火原则和方法。常见的船舶灭火战术有:封堵火势、防护周围、直接扑灭和间接扑灭。如何正确理解船舶灭火战术直接影响到船员对船舶灭火战术的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船舶火灾事故调查的目的就是要调查和认定船舶火灾原因,核定船舶火灾损失,查明船舶火灾事故责任,依法处理责任者,总结教训提出安全预防对策和措施,提高灭火效率,为火灾统计、消防管理及消防科研提供基础资料,避免同类船舶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乡镇船舶防火现状、火灾(爆炸)事故特点、成因的基础上,从乡镇船舶的防火结构、燃油使用、运输生产中的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对防控乡镇船舶火灾(爆炸)事故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以期为促进乡镇船舶营运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松花江水域各类船舶火灾事故时有发生,船舶油箱爆炸火灾事故尤为突出,所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给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造成很大损失。2002年以来,松花江上就有三起油箱爆炸火灾事故,火灾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3000元。  相似文献   

13.
对历年船舶火灾案例分析、各火灾因子所占的比重、航运企业状况及船员结构、进行数学建模,并用计算机VB编程分析,结合最新的船舶消防理论建立起来的船舶消防能力评估系统。它能自动得出综合评估结论,能较科学的反映出船舶消防能力。对于提早发现船舶火灾隐患,修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防火措施,降低火灾发生率,增强船员的安全防火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船舶火灾已成为阻碍航运业发展的“拦路虎”,是水上消防的重中之重,这不禁使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起船舶火灾事故。那是1980年的5月28日,一艘名为“天拉天伯拉”号的希腊籍远洋巨轮,满载着两万五千吨棉花驶进我国港口,停靠于秦皇岛港甲  相似文献   

15.
罗波 《水上消防》2014,(5):24-27
<正>2014年1至7月,长江宜昌区段船舶火灾爆炸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造成多起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部分船员、旅客忽视安全,违禁吸烟,盲目蛮干,违规动火、用电,使用劣质燃油,防火控制措施不严,消防安全责任等管理制度不落实而引发。多起火灾事故所引发的船舶消防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船舶火灾的近况分析和未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招定友 《中国水运》2006,6(6):23-24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船舶火灾事故约24起,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所以对船舶火灾的进一步分析,寻找船舶火灾的根本原因,为船舶将来的消防工作提供对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正>1.船舶机舱防火安全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国内外有关船舶火灾资料表明,船舶火灾中发生在机舱的火灾达50%以上。而船舶机舱火灾中,因柴油机高压油管破裂,燃油直接喷射到柴油机、发电机、锅炉、排烟管等暴露的高温(超过220℃)热表面上起火的几率占60%左右。由于在机舱进行检修和热工作业,不遵守防火安全规定的约占20%左右。另外,还有机舱的防火分隔、防火  相似文献   

18.
汪炀 《水上消防》2014,(3):18-19
<正>早在19世纪末,英国就利用金属受热膨胀的原理制成了感温传感器件自动通报火警,这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最早雏形。最初的发明是为了使人们能早期发现火灾,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减少或避免火灾损失,更大限度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相应的火灾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频发,不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这都在客观上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确使用提  相似文献   

19.
大连海监局狠抓船舶防火安全大连海监狠抓船舶防火安全,其重要措施之一是对修船企业的职工进行船舶防火安全专业培训,至今已培养了近500名船舶防火安全员。全局辖区内已连续七年没有发生因修船引起的火灾。(李聚谋,张泽显)大连海监局狠抓船舶防火安全@李聚谋,张?..  相似文献   

20.
孙灏 《中国修船》2012,25(1):8-9
船舶在厂修理期间,修船协议通常要求船厂承担船舶防火责任。尽管各个船厂都有相应的防火措施,但在船舶修理期间,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对一起修船期间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起火原因并提出船厂在修船期间应该注意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