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2.
摩托姻缘     
李刚 《摩托车信息》2006,(10):30-30
该吃午饭了,同事老陆还在细心地冲洗他那辆旧摩托车.我开玩笑道:"老陆,你这老爷车该进博物馆了,骑摩托车的要是都像你一辆骑十几年,那造摩托车的还不得喝西北风!"老陆笑眯眯地说:"我可舍不得扔,它可是我的两条腿,这十几年上下班我全靠它,就连我老婆还是它撞来的呢!""怎么回事?老陆哥,你可得给我讲讲."我递给他一支香烟,好奇地追问.  相似文献   

3.
杨杰 《摩托车》2004,(12):16-17
我对摩托车是不陌生的,因为我的职业和它有关;我对摩托车是陌生的,因为我还在学习;我对《摩托车》是熟悉的,因为我已读了它近20年;我对《摩托车》是不熟的,因为它每月都会是新的。  相似文献   

4.
杨林勇 《摩托车》2004,(5):20-21
我的老马本田GL145终于卸鞍了。它已在疆场上驰骋了18年,至今宝刀不老。无奈国家规定,摩托车11年报废,我只好忍痛割爱,把它送到解体厂。看着它那铮铮铁骨被气焊枪无情地撕碎,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相似文献   

5.
我的摩托缘     
徐明 《摩托车》2004,(10):31-32
我与摩托车有缘,从少年时期就已开始。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从事摩托车修理也已经有十五六年了,想想过去的许多事情,有很多是值得回忆的。现在就把我从初识摩托车到能够修理摩托车的几件趣事和大家聊一聊。初识摩托车我的少年时代是在黑龙江的林区渡过的,我们所居住的屯子距离当  相似文献   

6.
飞歌 《摩托车》2006,(9):30-32
1990年我还没有摩托车,就开始看《摩托车》杂志了。当时大哥从北京带回十几本《摩托车》杂志,我如获至宝,它不仅告诉我摩托车的知识,也给我的生活注入了活力和激情。接着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金城70A,后来又买过富先达125、大阳90-2A、建设150A和春风125T,从此摩托车成了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时余江平先生的一篇《西藏行》激起我对摩托旅游的浓厚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0年我单骑驾驶摩托车去了西藏,并认识了郑州的摩友张新顺,2002年我二人又结伴去新疆旅行。在那种苍茫大地任我行的意境中,既磨练了意志又开阔了胸怀,使…  相似文献   

7.
说起摩托车,我可算是个超级车迷了。我对摩托车的感情用“痴迷”来形容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不管它是一辆怎样的车,只要是摩托车就能使我为之心动,而大排量摩托车更是让我心仪已久。在我们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西部小城里,很难见到超大排量的摩托车。一次我正在吃饭,一位摩友突然打电话来说:“快来,××车行里有一辆雅马哈1300旅行车。”我一  相似文献   

8.
范晓东 《摩托车》2004,(12):33-34
在我国的摩托车制造史上,曾经有一个直立并列双缸、排量750mL 的偏三轮摩托车,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它的排量和发动机的独特设计都是一流的。可惜的是,它在我国的摩托史上仅仅是昙花一现,为爱好摩托车的朋友留下很多遗憾。至今,我国也没有自行设计和制造过如此大排量的并列双缸摩托车,它就是“东海750mL”摩托车,您听说过吗?我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并拥有了它,我的“东海”是1973年出厂的,比我小两岁,提起这辆车还有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22岁,从13岁接触摩托车至今已经9年了,因为我的外公和爸爸都喜欢骑摩托车,从小耳闻目染,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结果可想而知一我喜欢摩托车疾驰的轰鸣声,它让我热血沸腾,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0.
刘少才 《摩托车》2004,(2):47-4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海关允许中国海员每年免税进口日本旧摩托车一辆。这无疑给多年来望摩托车兴叹的中国海员带来福音。我是在海关允许进口旧摩托车的后期赶上一次去日本,以后旧摩托车就禁止进口了。 那次船跑日本名古屋,我才有机会大概地了解日本旧摩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08,(12)
2003年的11月,我报名参加了由《摩托车》杂志社、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主办的第四届"金城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赛事期间,我有幸看到了MSC标识部件。当时,心里虽然对MSC标识部件的质量很是认可,但在私下里却有一个小想法,认为一名优秀的摩托车维修工,只要在摩托车维修作业中,通过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帮助用户排除故障,使用什么品牌的摩托车零部件,都能够修好摩托车。为了提高摩托车维修店的声誉,有的摩托车维修店更换维修零部件承诺保用半年,我就承诺保用一年,这样做总该没有问题吧。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对使用MSC标识部件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心目中,一辆理想摩托车的基本要求既要功率强劲、输出稳定,又要坚固耐用,同时在日常使用中又能体现身份,2001年11月下旬开始上市的建设雅马哈JYM150-2摩托车(轻爽劲虎)满足了我的愿望。这款摩托车自从在销售商店摆出来那天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已经围着它转了好久,最近我又磨了半天嘴皮子,终于说服了相熟的销售店老板,得以有机会骑着它绕着市  相似文献   

13.
葛国泓 《摩托车》2005,(6):27-27
人到中年的我与摩托车打交道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我对它的感情却在不断地加深,那句“要想死的快,就骑一脚踹”,早已随着胯下的铁马随风逝去。结缘摩托车还是在1999年,我弟弟把他的那辆金城·铃木A X100送给了我。这是一辆1995年出厂的天蓝色、原装发动机的名车,行驶了三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14.
我与摩托车     
曹放 《摩托车》2004,(6):13-14
我家离效区工厂有16km,早上走1.5km路去搭公交车,候车再转车,需要90min才能到工厂,骑自行车抄近路也要70min。碰到风雨天气更是吃力。摩托车自然就成了我的首选。1994年我花1.35万元购回了我的第一辆车——五羊。本田WY125-A摩托车(它的发动机号是9408274690,车架号是4090486),见图1,加上城市建设费30005己,税费等总计花2万元,如今我只要24min的时间就能到厂,真爽!  相似文献   

15.
我与摩托车     
贺亮 《摩托车》2004,(3):13-13
我与摩托车初识是在小时候,在乡间公路上,当我第一次听到它强劲有力的轰鸣声,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敏捷矫健的身影,我就对摩托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从那一刻起,摩托车就成了我的梦想,我下定决心,长大后不仅要驾驭它,更要了解它,让它成为我忠实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侯力安 《摩托车》2004,(6):24-25
我叫侯力安,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给大家讲一下自己的经历,它记述了我所走过的摩托之路。虽然从中看不出什么骄人的成绩,但从我二十几年的经历中,或许您能发现或认识一点东西。艰难的脚步这话还得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谈起。那时,国内摩托车厂家寥寥无几,比较出  相似文献   

17.
人生·起点     
2013年对我来说是与众不同的一年,结束了懵懂的校园生活,步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大集体。两个月前,我加入到摩托车信息杂志社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这里,我对摩托车及摩托车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国内摩托车市场近年来产销逐渐下滑,但在下滑的同时也刺激着行业内的良性竞争,推动着行业转型升级,让人相信国内摩托车市场会随着新年的到来而逐渐回暖。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 真棒     
赵正明 《摩托车》2004,(12):20-21
我是一个骑摩托车有十几年的摩迷,1994年6月,我与《摩托车》一见如故。一晃10年。百多本的《摩托车》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足不出户也能见到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我常拿出《摩托车》翻翻看看,每次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深入浅出,叫人爱不释手,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由于上班离家距离约40km,乘汽  相似文献   

19.
在杂志上看到《我的宝马——钱江QJ150摩托车》的文章后,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坐骑钱江QJ125摩托车。我的钱江QJ125摩托车于1996年3月份在南宁购买。我之所以称它为“钱江王”,是因为我的QJ125已历经三年多风雨征程的考验,行程2.5万多公里,除更换了一副大小传动链轮和一根大链条,一对前后外胎,一只火花塞等易损件,在行程8000公里的里程时自行更  相似文献   

20.
刘永 《摩托车》2005,(11):25-26
我接触摩托车是在1996年,当时我刚从成都一所技校学习摩托车修理回来开业,由于手头拮据,购买一辆新车成为梦想。后来我花300元钱买来一辆即将报废的成都CD250二冲程摩托车。根据自己从技校学来的知识,我把它彻头彻尾地翻修了一遍,终于可以骑着上路了,在当时能骑上摩托车的人并不多,骑着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别提有多舒心了。但由于频繁地维修和该车“油老虎”的贪婪,让我不得不放弃了它。后来,我又买了一辆二手的南方NF125摩托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