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宋保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0):114-115,121,11
描述了坐标系统的概念及不同坐标系统的转换模型,以GARM IN手持GPS为例,说明各转换参数的含义、求解方法并给出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下转换参数的经验值,对手持GPS进行误差分析及转换参数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基于VB的工程船舶动态导航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定位技术和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的工程船舶动态导航系统。在简单介绍了差分GPS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动态导航系统的结构模型。在上位导航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围绕定位数据的采集与坐标转换、实际大地坐标与图形显示坐标的对应关系等关键问题,提供了基于VB的简单可行的开发方案,实现了图形界面的实时多样化显示。经实际工程项目的检验,证明该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导航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老式桥区航标灯系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单片机(微控制器)、GPS技术、GIS技术及GSM通信技术的航标灯(浮标)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新增功能主要有:同步闪;灯船坐标位置、电池电压、光源组件的实时监测;闪光类型、周期等工作参数的远程设置.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GPS手持机使用的坐标系统及其设定,以及解算坐标系统转换参数使用的公式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5.
公路控制测量中GPS坐标向国家坐标转换的三维分离回归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克服在公路勘测领域将GPS坐标转换为国家坐标(地方坐标、线路坐标)的传统方法的两个缺陷(一个是转换精度不高,另一个是极易出现病态矩阵),采用了将三维坐标(X,Y,Z)分开转换的策略(三维分离回归法),介绍了三维分离回归法的基本思想、转换过程及转换实例,在分开转换的过程中应用了多元线性回归理论。三维分离回归法的实际应用显示该方法确实能够克服转换中的病态矩阵问题,使三维转换精度提高一倍。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三维分离回归法适用于GPS坐标向国家坐标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刘云  钱振东 《上海公路》2007,(4):43-45,48
为了建立实测动响应与大跨径桥梁健康状况的紧密联系.建立了基于GPS的南浦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提出了基于实测动挠度的整桥刚度损伤预估方法。首先根据桥梁结构仿真计算结果及GPS系统的监测特点,建立了桥梁动态线形变化的实时监测系统;然后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桥梁运营过程中的结构动响应分布规律,最后通过有限元迭代的方法,进行了桥梁整体刚度损伤的预估。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南浦大桥GPS监测系统能有效地对桥梁进行关键受力部位的实时在线监测,评估方法建立了实测数据与结构健康状况的紧密联系,为实桥局部损伤定位及维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套基于公交车辆GPS定位数据的公交运送速度计算模型,以公交车辆实时GPS数据和公交线站GIS数据为基础,借助地图匹配修正GPS坐标,确定公交车辆所处弧段和弧段百分比位置.基于公交车辆定位数据点与公交站点位置匹配流程,通过识别公交车辆到站时间,计算车辆在公交站点区间内的行程时间和运送速度,并进一步修正公交车辆到站时间误差和公交线站基础信息来改善模型精度.论文选取北京不同道路等级和时段的21条线路进行调查,验证模型误差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精度可达到91. 4%,站点区间所在道路等级越高,计算结果越准确.论文所提出的公交运送速度计算模型,能为加强公共交通运行监测与管理、提升出行服务质量等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运用静态GPS测量高程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GPS测量高程的制约因素,包括GPS测量、大地水准面和高程基准问题;从变形监测、实时测量和机器监测与导引三个方面论述了GPS测高的可行性;提出了GPS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电子海图制作中坐标转换的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庆新  黄洁 《交通科技》2007,(6):113-114
一般海事局提供的CAD、DWG格式的矢量海图为BJ-54坐标,但电子海图规范格式为WGS-84坐标,文中研究在电子海图制作过程中如何实现坐标间的实时转换,从而提高坐标转换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公路区域测量网中的GPS坐标与工程实用坐标转换问题,介绍一种简单、实用且能满足公路测量精度要求的坐标转换计算方法,并经工程实例计算证明:坐标数据的转换误差可以满足公路测量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信息化建设,把无线3G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到该信息化管理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监控管理架构,对路面施工中的关键设备的主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明伟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5):121-124,134
对基于GPS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方法开展研究,分别提出了利用GPS返回的经纬度数据和速度数据的两种路段平均速度估计算法。前者通过高斯投影,将WGS-84坐标系的GPS经纬度数据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数据,从而计算平均速度。后者从GPS单点测速机理的研究入手,通过速度定积分计算距离得到平均速度。通过现场试验对算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验证,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比了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表明基于GPS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在实践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压路机施工过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GPS与3G技术融合的压路机施工过程监控信息化应用原理、构架以及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方便地实现了压路机的实时在线监控.阐述了压路机监控系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所得的监控结果可用于指导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For developing telematics devices,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ethods include the unit function test, compatibility test and T-Car, which have some limitations. Telematics devices have various functions that require accounting for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he vehicle, the device unit and driver. The KAAS (KATECH Advanced Automotive Simulator) system is a virtual-reality-based test environment designed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three elements in one place. One of the difficult functions when constructing such VR (Virtual Reality)-based telematics test environment is to develop a test method for the 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 function such as a car navigation demanding the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atellite signals because KAAS is in a fixed laboratory.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a real-time GPS simulation system,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with KAAS, is needed because the location of the vehicle in virtual space is determined purely by the driver’s personal intention while driving virtu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concepts needed to construct a VR-based telematics test environment to generate a GPS RF signal, which reflects the continuously changing vehicle location during virtual driving in real-time. To construct this system,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 must be conducted from a 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a virtual 3D DB that is used to construct a 3D image for KAAS using a WGS84 and a longitude-latitude coordinate system compatible with a GPS simulator. Moreover, the real-time HILS (Hardware In Loop Simulation) systems and the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imulation system are developed to evaluate telematics devices. Finally, we show its applications and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针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现场施工条件,介绍应用GPS等测量手段,解决大桥建设初期主要测量技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包括GPS控制网的布设、独立施工坐标系的建立、GPS高程拟合、GPS打桩定位系统、跨海水准贯通测量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GPS的远程监控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工程机械“GPS”远程监控系统的产生原因,通过对GPS和工程机械“GPS”远程监控系统组成的分析,总结了工程机械“GPS”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完成的功能,并指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张伟  张毅  李志军 《隧道建设》2016,36(9):1120-1124
为了在保证管节安装精度的同时加快管节安装速度,以红谷隧道管节沉放安装为例,采用一种可视化监测系统,在全站仪测量法及GPS测量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采集处理测量数据,形成可视化模型,并实时反映在终端屏幕上供指挥人员参考。经实测数据与理论精度计算对比表明,可视化监测系统在其精度满足管节沉放安装要求的同时,具有高效、直观的特点,可有效加快管节安装速度。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根据厦漳跨海大桥Ⅳ标段南汊主桥、南汊南引桥路线在平面上为直线段,为方便施工放样及模板调整,通过坐标转换,建立桥轴线施工坐标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