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交事业是城市的公用事业,优先发展公交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群众等各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扶持,其中政府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建设"公交都市"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新的战略部署,相对于近十年一直倡导的"公交优先"战略,"公交都市"在中国仍处于探索时期。在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公交都市"申报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对于构建"公交都市"采取与"公交优先"相同的策略、思路、方法,"公交都市"相对于"公交优先"是否只是一种战略上的提升或改进?本文从内涵意义、策略措施、考核指标、战略目标四个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揭示"公交都市"和"公交优先"的不同战略角度和目标宗旨,为城市正确构建"公交都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环保节能公交,2013年潍坊市政府再次将公共交通发展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公交合理成本确定,以及政府公交补贴责任划分问题,研究了国际公交行业常用的全分摊成本分析模型及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相关实践经验,本文在规制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城市公交合理成本核算与分摊模型,并用公交专项调研数据进行相关模型和方法的应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能为公交合理成本核算、各相关辖区政府公交补贴责任划分、相关政策制定和政府间协调合作提供基本理论及方法支撑,对我国深化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深圳公交当前的产业体制,基于特许经营政策稳定、成本规制政策连续、公交市场需求稳定三个假设条件,提出深圳公交企业”特许经营、政府补贴、合同管理、考核兑现”的商业模式,探讨了公交企业商业利润的实现途径,阐述了深圳公交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路径选择:建设智能公交、发展新能源战略、整合公交资源。  相似文献   

6.
自2012年交通运输部正式启动公交都市建设工程以来,公交都市已经成为我国交通行业最热门的议题之一,用公交都市凝聚起公众、城市政府和全行业的力量,推动公交优先战略落地实施,成为城市交通行业共同的期盼。在公交都市这一全国范围内的战略规划框架下,优质的公交设备成为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分析我国各级政府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基础上,明确提出将城市公交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建立一个目标明确、战略清晰,可分解、可考核、可报告的公交发展战略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财税、效率、价格、规划、竞争、评价、能源等七个方面的优先发展机制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石家庄公交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主管市长蒋洪江强调:"我们要把庆祝大会开成我市推行公交优先的誓师大会,各级政府及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公交,把发展公交列入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石家庄市得到了积极贯彻,"公交优先"引领石家庄公交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等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出行方式正在由非机动化向机动化的迅速转变之中。为避免由机动化出行过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有必要对中等城市公交发展进行反思,寻求实现"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切实可行策略。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从公交出行分担率、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运营状况对中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公交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公交企业和居民的三者的角色切入,在政府主导、企业服务和居民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对城市公交出行成本的计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其主要构成部分如运营成本、基本成本、社会成本和出行时间成本的计量模型,可为公共交通企业的运营方略、政府对公交部门的补贴机制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在该战略推进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首先对我国城市公交行业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将我国城市公交行业发展划分为政府垄断经营、市场化运营两个阶段,总结分析各个层次政府工作职责及其效能。然后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影响要素进行梳理,从八个方面提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下政府的工作职责,以期为政府部门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余娜  陈雪 《交通标准化》2009,(20):77-80
城市公交民营化是指城市中的客运交通由民营企业参与其经营和管理,政府或参股或全盘退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公交系统发挥更大作用,使社会能够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城市公交民营化研究的意义,探讨目前在我国经济体制多元化的国情下民营企业如何进行城市公交系统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对于指导实际工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二重性,存在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其中经营性亏损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现象,政府如何对公共交通企业进行规范性补贴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我国现行补贴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收入的征收公交专项税收的方法来拓宽公交补贴的来源,提出征收的方式、方法,分析该方式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依据城市公交的自然垄断性和“二重性”,阐述了政府规制的必然性,在总结深圳公交发展历程及政府规制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深圳公交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从界定政企边界、公交立法、改革票制、强化激励性规制、加大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深圳公交政府规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香港公共交通发展成绩斐然,在公共交通体系、运营模式以及政府职能等三个方面均有成功的经验,这为目前重庆市克服公共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探讨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公共交通补贴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交通补贴模型. 以北京市公共交通补贴为背景,研究了公共交通结构系数、分担率以及运营成本对公共交通财政补贴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分配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客流量,一方面使得政府公共交通补贴的额度在财政收入当中的比重不至于过大,确保了政府的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公共交通承担客流比例的要求.在公共交通运营成本不变和公交补贴占财政收入比例小于4%的情况下,北京市财政收入需保持年增长10.9%以上,才能满足2015年公交分担率达到45%时低票价政策的补贴需要.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方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城市客运应该以公共交通方式为主,通常采取公共交通优先方案来保障其实现.本 文针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问题,提出一套全面评价体系与相应的应用模式/程序,在城市客运交通模式战略选择、城市内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城市公共汽电车通道交通设计三个层次上,定量化地解决公共交通优先度的评价、选择、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权利的均衡间题,成果可应用于大城市确定客运交通战略,并一贯性地部署城市各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和指导具体的公共客运通道交通设计。  相似文献   

18.
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让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优先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作为解决交通问题有效途径已成为共识。作者归纳了厦门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及公交线网组织模式的变化,分析厦门市在公交发展起步、规模扩张及调整优化阶段采取的措施与成效。针对当前厦门市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提出轨道建设期间及轨道交通系统形成后的公交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