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邮船集团制定了从今年4月起实施的3个年度的集团中期经营计划,最后年度(2008年3月止)的合并业绩目标,营业额比2004年增长13%,为18000亿日元,经常利润增长7%,为1600亿日元。税后投资利润率(ROIC)确保8%以上。今后6年将投资13800亿日元新造278艘船。2010年船队规模比2004年度末增长33%。达到880艘。2008年度以后以物流为主的非海运业务的收益增长,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化》1995,(12):25-25
据日本运输省港湾局的调查.神户港港口设施在地震中受损所导致的社会的.经济的损失额,最大达到每年6000亿日元。由于神户港受损而使物流机能下降,依赖神户港的有关产业每月损失300亿日元。另外,原由神户港吞吐的集装箱货物在地震后由其他港口装卸、引起国内运输费用上升,今年3月为2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3.
经济:中国领先一步 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劳埃德货运买家>(Lloyd's Freight Transport Buyer)报道,由于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目前经济发展势态强劲,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仍将达到7.9%.以中国为龙头的亚洲经济的增长则进一步促使亚洲物流的发展,尤其是亚洲物流业务外包总量的增长,据统计,亚洲的物流业务外包正在以年均4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05年的亚洲物流业务外包的经营收益将达到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Fearnleys报道,日本的对外贸易量2005年下降31.4%,2006年重新增长16.4%。2007年3月增长量特别高,达到73.9%,为138亿美元。日元下跌支持了日本外贸增长,  相似文献   

5.
章博 《海运情报》2008,(2):12-13
在冷藏运输领域有两个明显的向上趋势,一是国际冷藏运输的年增长率达到了5%,二是冷藏运输的集装箱化也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国际冷藏货物运输从1995年的8460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1.33亿吨,年增长率达到4.6%。据估计,这一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到2015年,届时国际冷藏货运量将达到1.99亿吨,集装箱化程度将日趋提高。  相似文献   

6.
汤明 《船艇》1998,(8):24-25
近日,日本运输省海上技术安全局公布了1997年度(截止98年3月底)日本船舶配套工业产品的生产及进出口有关统计数字。生产额为8637亿日元,比96年增长8.9%;出口额1859亿日元,增24%;进口额217亿日元,增21%。 各类产品所占生产份额分别为:内燃机30.7%(生产额2653亿日元),零部件、附件23.7%(2048亿日元),舾装件13.8%(1190亿日元),辅机9.4%(814亿日元),航海仪器8.6%(740亿日元),系船、装卸机械7.3%(629亿日元),轴系及螺旋桨4.6%(393亿日元),锅炉1%(88亿日元),涡轮机0.4%  相似文献   

7.
日本邮船的最新型NYK Altair号集装箱船体现了日本邮船打造环境友好全球运输的承诺.日本邮船将在今后6年继续投资700亿日元(约合8.66亿美元)开发创新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修船》2001,1(1):41
1999财年日本修船业绩不理想   据日本造船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信息,至2000年3月底为止的1999财年里,日本修船市场取得的业绩并不理想,修理和改装船的年销售收入为1 147亿日元(合10.7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度下降6%,修船艘数下降10%,比修船业绩最佳的1991年(修理3 673艘,销售收入1 869亿日元)下降幅度达40%。在1999财年修船总量中,非日本船东的船舶仅有171艘,而包括政府船舶在内的本国船的吨位却占87 %,销售收入1 000亿日元。日本把本国修船业绩差归咎于来自中东、中国和越南的竞争加剧和日元的升值,从而削弱了本国船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7,(7):9-12,28
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06年贸易统计(速报),中日贸易额比上年增长18.1%,达到245692亿日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保持了1999年以后的增长基调。其中日本出口增长22.2%,达到107965亿日元,进口增长15.0%,达到137726亿日元,入超29759亿日元,但是,由于出口大幅增长,贸易赤字3年来第一次缩小。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化高度集中的今天,企业只有依靠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存得席之地.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主营的核心业务,将辅助性的物流功能部分或全部外包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据统计,第三方物流占总物流服务份额的比例德国为23.33%,法国为26.9%,英国为34.4%,意大利为12.77%,西班牙为18%,欧共体国家平均为20%左右,目前其需求仍呈增长趋势.据IDC公司做出的调查与预计,未来几年中,欧盟国家物流服务市场将以年均3.3%的速度稳步增长,至2005年将达到613亿美元.其中,物流业务外包市场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05年达到539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3.1%.IDC的研究报告还预测,全球物流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市场将从2002年的1558亿美元扩大至2007年的2765亿美元,五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2%.相比之下,中国第一方物流(生产企业)和第二方物流(销售企业)在整个物流产业中的比重比发达国家高得多.随着生产、流通领域竞争加剧,第一方和第二方选择第三方承担物流服务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这也说明国内物流外包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李锋 《中国水运》2008,(6):50-51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2006年山东省与韩国间贸易进出总额达19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0%。2005年,两国政府顺应民意,签订了《物流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为两国在物流领域开展合作搭建了平台,其中之一就是在两国已经开通的滚装客货班轮运输基础上,共同推动中韩陆海汽车直达运输合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生产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到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容量将达到11972亿元。2005年中国物流业已经全面开放,将取消在地域,股比等方面对外资的限制。因此,外资会把物流行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一些国外的物流巨头逐渐渗透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3.
荣德 《中国水运》2008,(2):50-51
不少远洋承运人近两年经营亏本,入不敷出,真正大盈利的并不多见,而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业绩却格外辉煌,且在2007上半年继续保持较高投资回报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远洋运输业务赚钱不如物流服务行业来得容易。  相似文献   

14.
《水运文献信息》2006,(4):27-27
被认为是日本三大班轮公司的“日本邮船”(NYK)、“商船三并”(MOL)和“川崎汽船”(“K”Line)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已经共同走上繁荣昌盛的发展道路,这3家班轮公司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年收益和年利润之高让世人瞩目。以2005年上半年为例,NYK净利润为157亿日元,“K”Line为204亿日元,MOL为310亿日元,业绩最突出的是MOL。  相似文献   

15.
《海运情报》2007,(11):19-19
全世界造船厂的营业额都在扩大。从事普通商船建造的造船厂中的上市企业或公布2006年度业绩的造船厂,其中营业额超过1000亿日元(按日元换算)的有19家,营业额合计约为61500亿日元,比2005年增加约30%、14000亿日元。同于韩国和日本的造船厂的建造量增加,以及欧洲的造船厂进行重组合并,收入增加了10%。60%。在前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有5家,欧洲3家,日本2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水运工程》2007,(9):70-70
营口港日前举行2007年度机构投资者交流会。营口港人士表示,“十一五”期间将投资140亿元进行港口建设,到2015年,营口港将是一个兼备水运、公路、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性港口。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我国仓储业与物流行业其他领域一样,经历了许多考验,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3个大型仓储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样本企业在2007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经销业务收入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86.8%;物流业务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我国仓储业与物流行业其他领域一样,经历了许多考验,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3个大型仓储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样本企业在2007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经销业务收入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86.8%;物流业务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相似文献   

19.
林松  陈世英 《水运管理》2006,28(2):10-12
分析目前绝大多数物流领域投资企业局限于传统的货代、仓储和运输业务,并没有成为真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因,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游艇业》2008,(3):40-41
意大利新锐动力艇品牌AICON近年来发展迅猛,在意大利乃至欧洲的游艇业都占有重要的地位。2005至2006年度,公司的总营业额为5900万欧元,2006至2007年度的总营业额增加了56%,达9200万欧元;而其2007至2008年度的目标是1亿2000万欧元,将再提高30%。AICON公司总裁Lino Siclari表示,未来三年的总营业额预计将达到5亿欧元。同时,AICON将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豪华游艇制造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