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石是 《汽车运用》2003,(4):34-34
注意防春困。随着春季到来,人的生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许多人会有睡不醒的感觉,处于疲劳状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春困”。如果在行车中精力不能集中,甚至在开车时打盹,就很容易酿成交通事故。作为驾驶员,在春季里要特别注意休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杜绝疲劳驾驶。  相似文献   

2.
崔吉茹 《驾驶园》2011,(4):72-72
长时间开慢车容易因疲劳而瞌睡"十次事故九次快",此话不假,但驾驶员长时间开慢车同样有危险,特别是在高速路上。长时间开慢车会使驾驶员的注意力受到影响。一开始驾驶员还能像平时一样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时间稍长,由于感官刺激单调,便容易转移注意力,寻求其他刺激。或者东张西望,眼睛朝着窗外看来看去,或者触景生情,想入非非,这种状态下发生事故的几率大大提高。一味开得很慢,会加大追尾  相似文献   

3.
1.概述 今年4月,在沃尔沃推出的S80的高配车型V8行政版身上标配了沃尔沃最新研发的驾驶员警示控制系统(DAC)和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W)。驾驶员警示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驾驶,如果系统侦测到您开始失去控制,您就会收到声音警告;同时仪表板中会显示信息,提醒您需要稍作休息。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4,(11):95-95
<正>有权威统计显示,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人疲劳驾驶或者驾驶时注意力不集中而引发的。如何解决汽车驾驶员疲劳驾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驾驶员发现在驾驶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就意味着已经有了安全隐患了。据调查数据的统计显示,疲劳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为深夜、凌晨或午后。在中午11时至13时、深夜24时至2时、凌晨4时至6时三个时间段要特别谨慎驾驶。  相似文献   

5.
<正>春季行车谨防疲劳驾驶春季行车容易出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尤其在中午、傍晚的时候。不仅驾驶员自己,还要注意其他车辆、行人一样容易出现疲劳、嗜睡的状况。比如在路上看到行人、非机动车行走行驶不正常,就要引起重视,或许是因为疲劳困倦。案例:2014年春天,某单位去郊区种树。因为路程较远,早上三四点就出发前往目的地。车行至一半,司机发现路边有障碍物,他以为是农家车掉下来的麻  相似文献   

6.
长时间驾车的八大症状及保健 对于驾驶员来说,长时间驾车容易产生以下症状,一定要注意及时保健。 症状之一:行车过程无法集中注意力,处理情况犹豫不决。对策:停车休息,做深呼吸运动,注意力能集中后再驾车行驶。  相似文献   

7.
注意行人和车辆。黄昏时光线暗,汽车前照灯的远光灯,其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相差不大,难以引起行人、车辆的注意,同时驾驶员也不易看清周围的车辆、行人,难以判明其动向和距离。 注意不能太疲劳。驾驶员由于长时间、长距离的行车,极易造成生理上的疲劳,有时会出现全身无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长时间驾驶、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长期缺乏运动等因素会造成驾驶人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判断力等下降,进而导致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交通管理、物流行业等领域,一些汽车厂商已开始将疲劳驾驶检测技术纳入车辆的智能安全系统中,以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如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开发了利用车辆横向位移量、驾驶人操作量等复合参数识别驾驶人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安全》2008,(4):66-6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感觉有困意,马上就会采取一些休息措施来缓解疲乏。面对驾驶疲劳,很多司机却总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自己驾车的时候小心点便会没事,一幕幕的交通悲剧也由此上演。  相似文献   

10.
山路驾驶术     
在山路上驾车大部分人的感觉是没有像长时间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那么疲劳,这时的驾驶员基本上是在不停地做全身动作。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当心理方面出现功能障碍时,会表现出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心理疲劳,驾驶员尤其是长途和出租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会加大、上升.  相似文献   

12.
时下很多县乡道路设计不科学、交通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欠缺,再加上一些驾驶人因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所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超速行驶等因素影响,造成“视野死角”下车祸频频……  相似文献   

13.
一、驾驶室的噪声 驾驶室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发动机,此外还有传动系、消声器、轮胎、车身以及喇叭等。它通过车窗、驾驶室底板和侧壁传入驾驶室。汽车驾驶员长时间在噪声下工作,除听觉机能受到影响外,还会引起活动反应的潜在期延长,视力和薄暮视觉降低,加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驾驶员在噪声非常强的环境中行车,会产生不稳定情绪,出  相似文献   

14.
德国研制成功1种驾驶员戴的高科技防睡帽,这种帽子能不停地测量驾驶者的脑电波,随时发现驾驶员昏昏欲睡的兆头,哪怕驾驶员注意力稍不集中,他的脑电波会立即发生变化,这时候防睡帽就能及时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15.
(1)严禁疲劳驾驶,保持良好情绪。夏目气温高,体力消耗大,中午易困。因此,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确保精力充沛。行车中如感困倦,应及时停车休息,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驾驶。同时。高温天气,人容易烦躁。而在烦躁的情绪下开车,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况。往往会避让不及。因此,行车前和行车中如出现烦躁。应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陆怡雯 《驾驶园》2016,(4):32-35
有一些小的细节,新手可能需要几年的驾龄才会注意到;有一些很有用的经验,新手可能也需要几年的累积才有意识到;如果你是一名驾驶牛人,你有哪些可以让新手瞬间觉得醍醐灌顶的技巧点或经验点?各种细节来自各位老驾驶的经验之谈,给各位新手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未尝不可。1.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有意识的让自己集中精力,不吃东西,不发短信,不做任何让你感觉分散精力  相似文献   

17.
驾车五不宜     
不宜起床后立即驾车 人刚起床时,神智模糊,常有“半梦半醒”的感觉,或眼花、头疼、全身无力。此时驾车精神难以集中,多会因操作机械无序,判断失误,应变能力低等出现事故。所以起床后,不要马上开车,应稍加休息。或用凉水洗一洗脸,待清醒后再开车。  相似文献   

18.
晓靖 《汽车运用》2006,(2):37-37
不宜起床后立即驾车 人刚起床时,神智模糊,常有“半梦半醒”的感觉,或眼花、头疼、全身无力。此时驾车,精神难以集中,多会因操作机械无序、判断失误、应变能力低等出现事故。所以起床后不要马上驾车,应稍加休息,或用凉水洗一洗脸,待清醒后再驾车。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4,(7):92-93
<正>人过了四十岁左右,臀部肌肉会逐渐萎缩、下垂,大腿变瘦,下半身越来越单薄。下半身肌肉一旦衰退,就会出现体力变差、容易疲倦等症状。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癌症等慢性病。日本著名学者石原结实博士提出,应该注意"锻炼下半身"问题。他指出,人体的肌肉约占体重40%,其中70%以上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如果下半身的肌肉开始衰退,就会出现各种病兆,身体也会开始老化。  相似文献   

20.
防瞌睡 炎夏行车,驾驶室内的温度较高,驾驶员体力消耗大,很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休息好,保持精力充沛。行车中如遇困倦发生,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儿,或用冷水洗脸,下车活动四肢,做深呼吸,等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以保持注意力集中,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