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09,(8):76-76
从7月开始.全国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集中侦破工作。此项工作将以今年以来发生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为重点.对未侦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组织一次全面清理.要通过集中侦破工作,力争今年以来发生的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赔偿问题,指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堪 《驾驶园》2009,(8):83-83
自7月1日起,全国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开始开展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集中侦破工作。此项工作以今年以来发生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为重点.将持续到9月底。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对未侦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组织一次全面清理.要通过集中侦破工作,力争今年以来发生的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和惩治力度,从确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的重要性、法理以及法律责任三方面对确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确立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驾驶园》2017,(5)
正近几年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通过完善机制、战术协作、科技导侦、教育管理四大举措,迅速破案缉凶,严惩犯罪分子,确保交通肇事致死逃逸案件侦破率达100%。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职责任务江北公安分局建立了系列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机制。一是联动侦破机制。分局制订《交通逃逸事故及疑难复杂案件联动侦破方案》,整合分局指挥中心、刑侦、情报、网安、派出所等部门警种优势,搭建起江北区交通逃逸事故及疑难复杂案件的联动侦破工作机制。该机制建立以  相似文献   

6.
近期,经传媒爆光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日见其多,且不乏骇人听闻的恶性案例。交通肇事后逃逸,不仅损德,而且违法,当然不是只靠德育教育(这当然也需要)所能解决的。其实,如何解决此类社会犯罪问题,儒家学说本身早巳作了结论。用孔圣人的话说,就是既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也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4,(12):55-57
<正>什么是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一、什么是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导致严重后果后不履行法律义务,反而自行离开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我国《刑法》对此行为做出了特别的规定,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行为性质和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是交通肇事罪中的主要问题。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具备主观  相似文献   

8.
<正>狡猾的嫌疑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逃离事故现场后又返回,混迹在围观群众中,向警方提供假证言,妄想以此混淆警方视线。殊不知,仪征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通过嫌疑人现场不经意的"一句话",花了60个小时,巧妙地将这起恶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肇事逃逸围观群众"主动"提供线索"刘集往大房方向一摩托车与电动车相撞,摩托车驾驶人已逃逸  相似文献   

9.
正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非常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很有可能因为逃逸人的逃逸行为而导致被害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重伤甚至死亡。而交通肇事后逃逸这种现象在现实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交通肇事逃逸的案例也屡见报端,不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给受害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伤害比一般的交通事故更大。因此,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徐向田 《驾驶园》2011,(9):78-78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交通肇事处理工作的交警,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常常会在闲暇时透过或清晰或迷离的案情去揣摩肇事者在制造悲剧后驾车逃逸的心境。  相似文献   

11.
在执行案件中,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和交通肇事赔偿案件由于标的额大、双方矛盾突出。执行起来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交通肇事赔偿案件,被执行人因为犯有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刑。其自动履行的可能性比较小。在难以找到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下,肇事车辆便成为重要的执行标的物,这也是保障申请人实现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法官们却经常遇到难题。前不久,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法院在执行一起交通肇事赔偿案件时,就遇到了肇事车辆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违法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且近年来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导致交通肇事案件难以查处,受害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不保护。假牌、套牌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突出,公安机关追查难度大,案件侦破难度大,而且套牌、假牌车辆往往没有购买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受害群众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二是交通违法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3.
吕德艺 《驾驶园》2011,(12):85-85
11月7日,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网上逃犯陈某在其亲属的陪同下,来到湖北省应城交警大队投案自首,至此,这起逃逸五年的交通肇事案终告破。  相似文献   

14.
捉“鬼”记     
王英  陶金旺 《驾驶园》2008,(7):94-96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抓捕,一名重大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竟虚开死亡证明,企图申报户口死亡注销;被捕后,他又百般抵赖,虚构事实,企图逃避处罚。为澄清案件真相,办案交警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捉"鬼"记。  相似文献   

15.
李敏  钟维波 《驾驶园》2014,(12):53-53
<正>近日,家住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的刘奶奶晚饭后出门散步时,不幸被一辆从身后驶来的轻型货车撞倒。撞伤刘奶奶后,这辆车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急速向县城方向逃逸了。接到报案后,华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启动交通肇事逃逸应急预案,赶到现场及时把刘奶奶送往医院抢救。在安顿好刘奶奶后,交警大队民警兵分两路对肇事逃逸案件进行侦查。在现场,负责事故勘查的民  相似文献   

16.
一、赶赴案发现场 近日,故城县公安交警大队“122”报警台接到群众报案称:在东大线发生一起机动车与一辆畜力车相撞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主管事故的大队长立即带领2名事故处理民警赶赴现场。  相似文献   

17.
<正>4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六安市西环路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一名受害者伤重身亡。案发后,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事故中队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在缺少现场监控和目击证人的情况下,结合现场遗留的少量线索,迅速出击,科学研判,快速侦破了该起案件,并抓获了  相似文献   

18.
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逃逸致人死亡”仅指发生交通肇事后,肇事者不及时抢救被害人而逃离现象,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情形。“因逃逸致人死亡”有其特殊的构成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交通肇事后逃逸更是屡见不鲜,不但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更是对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的严重侵害。事实证明,交通肇事后逃逸危害重大,可能会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加重了伤情,甚至因  相似文献   

20.
交通肇事逃逸得不偿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汽车与安全》2005,(11):54-56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伤后,肇事者故意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企图逃避法律追究和经济赔偿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