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工程》2006,28(4):I0001-I0001
7月1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与希腊高世迈航运公司(COSTAMARE)在上海签订4艘853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是我国造船企业首次获得国外船东的超大型集装船订单。此前国际市场90%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由韩国船企建造,沪东中华只承接过5艘国内船东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此次建造合同的签订,意味着我国船企打破了韩国造船界在国际市场上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垄断局面。  相似文献   

2.
“上海格式”标准造船合同,以中国造船产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发展的基本事实和现状为落脚点,充分借鉴、吸纳了BIMCO等大部分国际标准造船合同的长处,考虑了国际船舶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和国际海事界陆续推出新规范、新标准的现状,在国际造船界彰显了中国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套业的发展相协调,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BIMCO标准合同挑战造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波罗的海国际海事公会(BIMCO)正式推出了标准新造船合同。人们不禁会问,船企双方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造船合同,BIMCO为何还要推出新标准造船合同?新合同能否得到造船界的认可?如果真的成为强制性文本,对中国造船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5.
《船舶工程》2006,28(1):64-64
近日,《中国造船质量标准》由国防科工委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造船质量行业标准。该标准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的造船实践经验,参照了造船先进国家的造船质量标准、国际主要船级社规范以及相关国际公约与规则,体现了我国当前造船质量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继欧洲船厂在造船合同中新增“升级条款”以来,最近亚洲部分有实力的造船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签约方式。据报道,韩国SLS造船厂最近在签订21艘新造船的建造合同时首次引入“升级条款”.此外,台湾国际造船(CSBC)在承接5艘新造船时也在合同中加入“升级条款”。据说,这些船厂与船东之间都有着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7.
徐国新 《江苏船舶》2004,21(5):42-4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内河造船企业,特别是民营造船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造船产业大军。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造船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3位。英国劳氏船级社对中国近几年造船企业接单量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为:1998年占2.5%,2000年上升为5.6%,2001年达到11.3%,2002年为12.6%。  相似文献   

8.
船舶建造合同并未在国际上统一,文中将我国船厂适用的主要标准格式日本标准造船合同、波罗的海航运公会标准新造船合同与中国海仲委推出的上海格式涉及到争议解决的主要条款(违约救济条款、争议和仲裁条款)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帮助我国船厂在国际交易中明晰规则,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9.
生产中心制造船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强  黄胜 《中国造船》2003,44(3):5-17
从造船业的特点及我国造船业的现状出发,在吸取国际造船业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适于现代化造船的模式——生产中心制造船模式。分析、探讨此造船模式的结构、特点和运作方式。基于生产中心制造船模式的工程分解在于理顺作业任务包特征的相似性,以达到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模式的供应链是实现总装化造船的保证,造船信息化工程是运作生产中心制造船模式的支撑,为取得系统的平衡和控制必需建立动态和有效的计划体系。文中引入相似性理论分析产品导向型作业分解,提出了优化排坞计划的动态模拟优化方法和优化壳舾涂一体化计划的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本文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外高桥造船公司得到了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0.
陈心德  杨勇 《船舶》2003,(4):44-46,63
国际造船界认为,成组技术将为船舶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一条技术和管理的新路。本文对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在我国造船生产中率先应用成组技术的实践作了概述,并结合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目标就如何在更高层面上应用成组技术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1.
最新订单     
《中国船检》2005,(7):54-54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麾下的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上船澄西有限公司等四家在沪造船企业,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一起,分别与来自挪威、意大利、希腊和丹麦的四家欧洲船东签订了10艘新船订单,新船总吨位达到116万吨,合同总金额达到45亿美元,创下了国内一次签约造船订单最多的纪录。  相似文献   

12.
《机电设备》2007,24(4):I0016-I0016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收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船东组织-波罗的海国际海事公会(BIMCO)发来的《标准新造船合同》(草案),并就此事着手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造船合同特点的分析,结合履行造船合同中的一些教训事例,阐述了造船合同后评估在船舶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8月3日,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签订造船巨额合同,开创了单笔全球最大造船订单新纪录。此次订单,熔盛重工将总计为巴西淡水河谷建造12艘40万吨超大型矿砂运输船,这是目前世界上订造的最大吨位的矿砂运输船,也将是中国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世界最知名的船级社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挪威船级社担任此次合约的船检方。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刚开局, "上海格式"标准造船合同为中国造船业赢得了话语权. 1月4日,在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CMAC)和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共同举办的标准造船合同研讨会上,"上海格式"中国标准造船合同获得了中国造船企业和船公司的广泛认同并正式对外发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造船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造船市场的趋势,分析了当前国际造船市场发展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国造船能大大幅度提高,主要造船国降低船价参与竞争引起。文章还介绍了我国的造船业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钱慧 《上海造船》2014,(2):74-78
鉴于2010年造船合同的上海格式一经出台便引来一阵好评,并受到造船业各企业的普遍青睐,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直逼BIMCO标准新造船合同。针对造船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风险防范问题,以造船合同上海格式为例,进行深入剖析,以便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有效定分止争,维护交易安全和秩序。  相似文献   

18.
钱慧 《水运管理》2014,(1):12-16
由于我国立法缺乏造船合同的相关规定,在实践中,船舶所有权的归属往往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困难。为明确造船合同下船舶所有权的归属,对不同建造状态下的船舶所有权所及的财产范围作出界定,针对不同性质的造船合同中船舶所有权的归属问题进行法律分析,同时论述国际上现行常用标准造船合同中关于船舶所有权归属的规定,认为造船合同下建造船舶的所有权归属于建造人更符合立法要求,也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造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管理为造船企业提供了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介绍了造船企业的特点,对造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造船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造船企业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进入造船谈判的最后阶段,船东与船厂之间将就新造船的规格、价格、付款方式、保证事项等进行协商并将达成一致的意见汇总到造船合同及其添附资料中。双方在造船合同上签字盖章后造船合同即可生效。在此仅针对造船合同的概要和重点进行解释。(合同上使用的各专业用语在法律上有严格的解释,在此仅进行一般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