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针对城市交叉口交通拥挤问题,在确定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建立的平面交叉口交通拥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黑龙江省政府交叉口的拥挤状况,从而进一步确定该地区的交通拥挤程度,为交通拥挤管理、道路交通规划及居民出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平面交叉口交通拥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城市交叉口交通拥挤问题.在确定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建立的平面交叉口交通拥挤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黑龙江省政府交叉口的拥挤状况,从而进一步确定该地区的交通拥挤程度.为交通拥挤管理、道路交通规划及居民出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凡  左志  王涛 《交通标准化》2014,(15):25-31
将出行者按照时间价值(VOT)和地域划分为不同群体,在一个简单路网上建立交通网络模型,分析拥挤收费的公平性影响.研究模拟居民的多种不同出行选择,分析了实施拥挤收费对两处居民各类人群在出行方式分担、行程时间以及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始发地居民,引入拥挤收费能够降低其行程时间,提高可达性;而对于周边道路沿途的居民,若周边道路通行能力不高,适当的拥挤收费会提高可达性,若周边道路通行能力较好,拥挤收费则会小幅度的减少其交通可达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民在高峰时段出行时,有多种出行方式可供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居民出行所考虑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可以预测居民在高峰时段出行方式的结构和比例,对合理设置交通结构、减轻城市高峰时段的交通拥挤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9):213-214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数据源可以用来研究居民的出行特征。本研究通过首次采用建筑停车场的车牌识别数据研究不同建筑业态吸引客流的出行时间特征、来源地空间分布情况、出行平均时耗等内容,从而为城市空间功能布局规划、停车场规划、停车场周边道路交通改善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重度污染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由于缺乏空气重度污染期间居民出行行为方面的分析,难以量化城市交通运行特征的变化。以北京市两次空气重度污染红色预警实践为契机,全面收集红色预警期间道路交通运行监测数据、交通排放、居民出行行为等多元数据,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和交叉分析,得到空气重度污染期间居民出行需求、出行方式、出行时间等出行行为特征,以及道路交通量、运行速度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空气重度污染期间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较大,需求降低、方式转移多元、出发时间集中;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后,机动车日均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19%,颗粒物(PM)排放量降低17%。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被公认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随着福州地铁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开通后对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SP调查方法对地铁一号线沿线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影响居民出行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票价等对出行行为选择方法具有显著的影响,为福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居民出行时间选择及拥挤收费政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应用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预测方法,分析了居民出行的时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居民出行时间选择的因素,分别建立了出发和到达时间选择模型,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用已建模型对比评价了两种拥挤收费政策,证明了调整高峰时段小汽车出行费用策略不仅可以使居民的高峰时段出行减少大约18%,而且可以抑制小汽车出行,调整城市交通方式分配结构,说明已建模型可以全面有效地进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解析出行者对服务属性的感知差异能够为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上海市居民出行意愿调查,建立考虑行程时间与车内拥挤度交叉项、可靠性的出行方式选择效用;根据多项Log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的通用参数和选项特定参数估计结果,量化出行者对出行方式服务属性的感知差异.结果表明:拥挤有座时的时间价值是不拥挤有座时的1.41倍,拥挤无座时的时间价值是不拥挤有座时的1.56倍;地铁的可靠性价值显著高于私家车和常规公交;同一车内拥挤程度水平下,常规公交的时间价值大于地铁.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在应用“四阶段法”进行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时,缺少对居民公交出行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的分析.文中通过从潍坊、常州、上虞、蚌埠和湖州五个典型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库中提取出公交OD出行的有效数据,运用图形处理及模型标定等方法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研究了居民出行时间消耗特征、出行时间分布特征和出行空间分布特征。指出:0公交出行的可容忍时间与建成区面积及公交分担率密切相关:②由于城市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出行规律的不同,都会造成出行时间分布的差异;③分析同一城市不同时期居民出行空间分布时,应具体分析各区之间的出行联系强度。居民公交出行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及公交线网规划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及理论支持,该项研究的结论和分析方法可供其他城市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降雨影响着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而降水等级的不同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降水日道路交通状态与其他时间有明显差异。通过对在不同降水等级下的出行意愿以及出行方式调查,分析居民在不同出行目的、年龄、经济情况与不同降雨强度下公交转化的情况,得出在不同的降雨强度下居民乘坐公交出行受到出行目的、年龄、经济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并建立二元Logit模型来研究降雨条件下的公交出行方式选择,分析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居民公交出行与出行目的、年龄、收入之间的关系,利用调查数据对参数进行标定,得出在不同等级降水下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随居民出行目的、年龄、经济不同以及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交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迫切希望能够对城市整体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进行量化评价,以便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交通执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同时,社会公众也希望在出行时能够方便地获得准确、数值化的交通状态,以便合理安排出行方式和路线,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传统的"红、黄、绿"等描述严重拥堵(阻塞)、拥堵(拥挤)和畅通的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污染问题,从降低交通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的角度,建立合理的机动车拥挤收费定价模型。以大连市6条拥堵路段为调查对象,开展道路交通流量和道路平均车速的交通调查,利用拥挤收费定价模型计算出定价,并通过博弈论模型进行征收范围确定,最后,通过SP/RP调查方法了解居民对拥挤收费的接受度,研究如何通过拥挤定价实现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更大力度解决尾气污染的问题。研究表明,恰当设置交通拥挤收费将引导人们更多的向公共交通出行,未来城市交通拥挤情况能够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也能得到减缓。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民出行可以分为街区内和街区外的出行2部分,且街区内的平均出行速度往往比街区外的出行速度要低。居民出行为了缩短时间,要求城市中的干路网尽量的密,但是线路网过密,会引起因交叉口等待而造成延误时间增加,而达不到时间最优的效果。所以合理的设计、布局城市内的干路网络是缩短城市居民出行的关键。文章结合大道定理的出行时间最优和干路投资资金限制的思想,建立城市居民出行时间最优模型,并计算出城市干路网络的最优间距。  相似文献   

15.
根据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研究方法,提出综合考虑网络拥挤、服务水平、择路行为和能力约束等因素的客运专线路网承载能力的研究方法.在假设条件下使旅客可以直接分配到没有旅客列车的物理网上.将旅客的出行阻抗定义为包括出行票价、时间价值和拥挤价值的广义费用,服务水平定义为旅客的实际出行阻抗与最小阻抗之间的比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理网络的客运专线承载能力模型,并设计了包含两阶段算法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给定的客运专线网络进行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一、上海市现状交通情况简述 2002年下半年以来,本市中心区道路交通拥挤状况日趋严重,并且交通拥堵点和面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市民出行通畅程度明显感到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上海的道路交通状况面临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苏州、湖州等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和居民对公交服务的要求,得到我国众多城市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为:现状公交线网规划是基于城市道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被动适应性规划,导致了城市公交线网对居民出行起迄点的覆盖率的降低和居民公交出行的不便性.提出的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布局模式要求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应以满足居民公交出行的需求为基础,通过优化布设城市的公交线网场站、实施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来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络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应适应并服务于城市公交线网的规划和布设.从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结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的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特性与居民的出行目的、到目的地的距离、步行至公交站点的时间、乘坐公交车需要换乘的次数和拥有的私人交通工具密切相关。通过回归计算得到量化居民公交出行决策模型,能更好地把握城市居民出行的特性和公交现状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在铜陵市居民公交出行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模型的各个参数值,并进行了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该模型在城市公交出行决策分析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也为城市居民的出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的政策措施会对居民出行行为造成影响,为使城市交通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经常需要对居民出行需求进行了解,城市居民的出行选择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时间、费用、环境及可选交通工具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文从城市居民出行需求角度出发,考虑出行者的性别和职业属性,建立了基于出行费用、走行时间、出行次数的城市居民出行Multinomial Logit 模型,采用Maximum Likelihood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以中国西北部城市兰州市A区为实例,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拟合计算得到了该区人员出行行为的分析结果,这一结果可作为兰州市交通管理部门制订相关政策,引导市民出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蒋寅  李彤 《城市交通》2009,7(2):68-73
为揭示天津市居民出行行为时间价值的一般规律,采用SP调查中的卡片式面谈调查法,运用市场细分法确定调查规模及抽样率,采用计算包容性检查矩阵等数据处理手段,估算天津市居民出行行为时间价值。比较了出行行为时间价值与单位工作时间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出行时段的时间价值,研究了出行收入与时间价值的变化规律。得出现阶段天津市居民出行行为时间价值的分布,表明大部分出行者不愿为出行支付较高费用,但随着收入增加,出行行为时间价值将会快速增长,使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的需求增大,城市出行方式结构可能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