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3年6月15日,2013中国国际房车暨国际改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汽车改装行业是汽车市场中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市场主要涵盖改装整车领域和改装零部件领域。据国家发改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统计,2012年我国汽车改装全年销售量约为259亿元,占整个汽车用品领域销售额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汽车改装业在一些大中城市迅速发展,这类市场也被称为汽车改装市场。 在欧洲各国、美国乃至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的香港、台湾,汽车改装早已蔚然成风,“无车不改”成为青年车迷的座右铭。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厂商,如奔驰、宝马、丰田等,都推出了专业的改装品牌。  相似文献   

3.
一凡 《汽车与配件》2009,(51):30-30
目前,中国的汽车改装行业已得到了初步发展,全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出现了专业改装店,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与迅速崛起的经济,蕴藏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汽车改装及相关产业市场。市场分布在国内,改装业较发达的地区有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昆明等城市。在广东,因毗邻港、澳,能够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运动》2011,(1):14-14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公布,对汽车改装的限制有所放松,某些媒体曾以"中国汽车改装元年"来盛赞2009年。可历经2010这一整年,中国改装市场巨大的成长潜力和地方法规的层层限制却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改装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也许我们现在只看到了冰山一角。继9月北京汽配展(CIAPE)上改装车大放异彩,10月国际汽车改装博览会第四次登陆上海,引来了诸多汽车原厂改装商及国内改装配件企业的加盟与关注。这次博览会不仅是一次最高级别的改装盛宴,也给中国的汽车改装行业带来了些许开放的福音。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10,(4):264-264
去年喧腾一时的“杭州飙车案”,把汽车改装推成了众矢之的,造成汽车改装这块在国外被视为刺激汽车产业循环的市场大饼,到了咱家就成了地位暧昧又常被打的小媳妇。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至此,是时候让改装行业本身也改装一番,与法规作个合理磨合了!而为了更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专访了两位汽车改装产业达人,听听他们对汽车改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如期而至,新的一年开启新的篇章,我们习惯于在新年伊始,展望一番:中国汽车工业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汽车改装行业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迎来哪些变化?所有种种,令人期待。对于我国汽车改装市场过去的一年而言,《改装客》杂志预感将在新与旧的碰撞中顺势而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走进人们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梦想变成现实而拥有自己的爱车.作为与汽车维修行业密不可分的汽车改装装饰行业越来越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但目前,我国的汽车改装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国外如日本等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稍具规模的充其量不过是"装配厂"而已,再加上政策法规的种种限制,改装车行业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美国汽车改装协会SEMA是汽车改装用品行业是一家非盈利贸易协会,集调研、数据收集、市场趋势及市场增长信息于一身的权威发布机构。SEMA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紧密合作,致力于在这个行业内创造商机,培育改装车市场。SEMA因每年一度的拉斯维加斯会展而声名鹊起,但SEMA远不止于这些。SEMA成员每年一次登录中国已成惯例,在2010年北京举行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展(CIAPE)期间,他们又来到中国寻找商机。SEMA的很多成员单位已经来到中国开拓市场,从他们的眼中,我们窥得了中国市场这两年来对改装的态度以及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运动》2014,(11):88-89
<正>我国汽车改装行业最早创办的专业展会——RA改博会迎来了十周年庆典,这是我国当前水准最高的专业改装品牌展会,几乎所有进入中国的国际改装品牌都在RA上进行过市场首发,被业界誉为"中国汽车改装产业的趋势坐标"。今年的展会现场豪装展台林立、改装大牌云集,相对于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改装产业来讲,其水准之高令人惊叹。劳伦士、泰卡特、巴博斯、STARTECH、ABT、SKN、北汽泰普、上汽大通、乔治巴顿、摩根、KAHN、贝达克斯、运良、星工场、福特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9日,中国最大的国际汽车用品及改装汽车专业大展:2006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览会暨国际改装汽车展览会(简称CIAACE2006)在北京农业展览馆新馆隆重开幕,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关于汽车后市场产品及服务的展会。这是车迷们的节日,也是众多车商们一年一度展示汽车用品行业最新状况.汽车改装行业最新潮流的完美平台。展会人潮涌动,盛况空前的场面确实让记者有些始料不及。594家来自国内外的汽车用品及改装企业,1000多种汽车周边的新品会聚于此,仅开幕当天上午,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观众、汽车爱好者就多达6000人次。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中国汽车爱好者的一个节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汽车改装行业已得到了初步发展,全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出现了专业的汽车改装店,庞大的消费市场与迅速崛起的经济,蕴藏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汽车改装及相关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最初的代步工具发展到文化的范畴。对于许多渴望完美的朋友来说,都希望能得到一辆完全量身定制,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车。但要得到一款最符合自己意愿的汽车,似乎还有点差距。虽然市场上新车层出不穷,造型也是干变万化,但很少有一部车能够在外观和功能上同时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对量产车的不满正是导致汽车改装盛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这个追求个性与品味的年代。因此,汽车改装便顺理成章地一步步走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国内的汽车改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汽车市场占据主要发展地位。文章对我国汽车改装技术的现状与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汽车改装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增长势头,但与国外汽车改装行业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差距尤为突出的是在政策方面,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处于动态化调整时期,有些新增领域仍处于法规空白状态。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汽车改装专业委员会表示:汽车改装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将在2015年中旬发布,国标的颁布无疑是为汽车改装正名的最高认可。自2005年起,我国汽车改装市场历经十年,逐步从地下走向地面、从小众走向广泛、  相似文献   

16.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14,(42):40-41
<正>2014CAS改装车展为汽车改装行业展现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海内外汽车改装行业的专家通过CAS改装车展这一舞台向广大车迷呈现汽车改装行业的独特魅力,并解读汽车改装在发展之路上即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9月19日~21日,2014年度中国汽车改装业的盛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为期3天的中国(上海)改装车展暨国际汽车及升级配套产品展览会为参展人员带来了一场豪华盛宴,以"新起点·新视界"为主题,紧随产业发展热点,全面展示来自海内外汽车改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世界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地域不同,汽车改装的特点和目标指向也各不相同,美国SEMASHOW(专门从事性能改装的生产商联合会)首办于1963年,经过30多年的努力,汽车改装在美国取得合法地位。日本东京改装车展,作为亚洲的汽车改装先锋日本拥有先进的机械及电脑技术,改装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欧洲的汽车改装更注重于改装车的精致度和整车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曹楠 《汽车与运动》2008,(4):142-144
在中国大陆,潜力巨大却又涉世未深的汽车改装行业,也经历着很多行业的发展路径。除了让人上瘾之外,大量的病态事件同样影响着这个行业以及相关文化的发展。北京欧德汽车运动有限公司李方总经理,从事改装工作6年有余,可谓这个圈子中的"元老"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6年中,几乎每一天都有烦心的事情出现,因此整个人也从开始的富有激情慢慢地变得淡定。"与他聊了3个多小时之  相似文献   

19.
曹楠 《汽车与运动》2008,(6):132-135
随着汽车改装成为新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多的车主都动了改装汽车这个念头,而大多数想要改车的车主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又怕车辆年检时过不了关。对改装一族来说,想要个性与规章制度之间能够合理地协调,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了解清楚相关的改装规定。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19-21日,在上海安亭汽车会展中心,《改装客》杂志携三辆吸睛改装车重磅登陆"2014第四届CAS改装车展"。金秋九月,岁月静好,改装行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CAS改装车展"。自2011年CAS在中国上海首次推出改装车展暨国际汽车升级及配套产品展览会,历经4载,车展紧密跟随行业脚步、全面展示来自国际国内汽车改装、升级产业的前沿技术、最新品牌动态和优质服务项目。经过四年的积累,CAS这个舞台上已经有了超过200个被广大车迷耳熟能详的国内外汽车改装品牌。如今,改装车展已成长为大陆地区举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汽车改装专业级国际品牌展览会。随着6年免检和改装车政策松绑的连续出台,2014将成为汽车改装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改装产业将迈上与国际接轨的光辉大道。在本届CAS改装车展隆重的开幕仪式上,喜迎了众多嘉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