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对辽宁沿海地区软土形成和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室内直接剪切流变试验结果,从流变学的观点分析了辽南海积软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的特点。建立了该地区软土路基的流变本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及求参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和模型分析表明:海相成因的淤泥质粉质粘土路基的流变特征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沉降与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方或沿海地区拥有大量的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大.空隙也大,所以受压时容易产生收缩,致使路基遭受破坏.所以无论公路或铁路路线经过时.为了有效地减少沉降量,提高地基承载力,保持路基的稳定性,必须进行地基处理。目前,软土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有袋装砂井法、塑料排水板法、水泥粉喷桩、水泥搅拌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湛江电厂灰堤为例,基于现场测试论述了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软土地基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及其与地基固沉降及抗剪强度之间的基本关系,结果表明,滨海地区地基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基本趋势符合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基本规律,消散固结所需的时间长,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导致地基沉降速率的减小和抗剪强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内陆及沿海地区广泛存在软土地质,特别是在城里内部进行隧道施工中常遇到土体的结构稳定性差,对地表沉降控制较为严格的情况,这就需要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隧道施工,针对隧道工程中浅埋暗挖法中的CRD法开挖隧道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软土地基给道路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简要介绍了几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珠海某工业园区采用插板排水强夯动力固结法处理深厚软基.实测结果表明,强夯可在淤泥层中产生较大的孔压增量,且影响深度较大;但强夯所致的孔压增量在瞬间产生,也在很短时间内消散.强夯前后软基的沉降速率是相同的,强夯对软基的固结沉降基本没有影响.因此,在本文所述的工况条件下,强夯动力固结处理淤泥软土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软土的工程性质、软土地基的固结计算、地基沉降计算和软土路堤的施工观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级公路中.遇到不少涵洞、通道、挡土结构等结构物置于软弱地基上或软厚的杂填土之上.施工期短暂时.成为不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生石灰喷粉搅拌桩(简称石灰搅拌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具有技术简单可行,经济合理的特点.能有效地加固软弱地基,减少软土层沉降和整体工程工后沉降.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大量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地层,这些地层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孔隙比和低强度的特点,工程上称为软土。在这些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往往都要起控制作用,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软土路基进行设计成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公路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软土路基设计中,设计参数的选取是设计是否可靠的前提,而难点在于加固区的沉降和路基稳定性计算。重点在于加固区的沉降计算方法和路基稳定性控制方法在柔性桩复合地基与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李迎华 《交通标准化》2009,(22):105-107
海相软土一般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维性、高孔隙比、低强度、低渗透性、高灵敏度、高有机质含量、流变性能显著等持点,其加固处理是否成功,是影响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的关键,也是沿海地区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因此直给予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施工中应掌握软弱路基在路堤填筑过程中的沉降规律,通过应用邓肯—张模型和比奥固结有限元程序对软土路基条件下的沉降进行有限元模拟,揭示了沉降过程中软土的固结规律,得到了比较接近实测值的计算结果,对于指导路基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强夯置换处理公路软基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力触探、孔隙水压力监测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对强夯置换处理公路软基方案进行优化,并通过沉降观测对优化施工后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强夯置换能有效加快软基固结,加快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过程,提高公路软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以某高速公路应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层软基为例,通过监测对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土体的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40%,含水率大为减少;堆载结束后80 d内土体固结度达到90%以上,且土体的沉降趋于稳定,加固深度在15 m以上,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厚层软土,可以加快软土的沉降速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是一种即经济又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砂桩处置软土地基,在自重及路基堆载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固结沉降,而且其固结系数也随时间而变化,具有非线性的固结特性。如果仍然采用恒定的固结参数计算固结度,将会带来一定的误差。基于江苏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堤的实测沉降数据,采用恒定的固结参数计算沉降,发现其结果较实测偏大,且二者差距随时间有增大趋势。文章通过曾国熙固结度的普遍表达式,反演出固结参数的非线性函数,结合砂井地基固结度计算中的改进的太沙基法,提出对固结度进行修正的计算公式,并基于现场的静力触探(CPT)试验资料,采用复合模量法计算出沉降曲线,将其与实测沉降曲线对比,证明其精度较恒定固结参数的计算结果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软基工后长期沉降问题日益得到重视,预测工后长期沉降和判别工后长期沉降是否稳定对高速公路养护和拓宽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的标准,即:路基某时间段的实测沉降小于次固结沉降计算值、且实测沉降速率小于次固结沉降速率的计算值,并应用实际工程中;并对盐靖高速公路和启杨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至磁县段改扩建工程沿线分布有软土、膨胀土、淤泥质粘土,旧路基经多年运营,沉降已稳定,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地基处理的重点。针对一般拼宽路基、膨胀土路基、软土路基提出科学、可行的处理方案;对灰土垫层、土工合成材料、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提出具体要求、该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真空预压法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有效方法,对于需要加固处理的淤泥、淤泥质土和其他能够排水固结的软粘土,尤其是对面积较广、施工工期较紧的工程,真空预压法的经济效益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田伟 《北方交通》2007,(3):32-33
由于普通公路路堤高度不大,稳定问题不是主要问题,但对沉降要求很高,如何降低地基总沉降量或者加速地基排水固结,保证软土路基的稳定,是软土地基路基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沉降是由于土体的压缩变形、塑性变形以及固结沉降等引起的,针对不同的土质条件和施工条件,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现行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用于施工期沉降的计算不尽合理,而尝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计算施工期沉降,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收集和整理厦门某港区试验区的长期监测数据,总结分析软土地基在超压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化规律、分层沉降变化规律;设置不同工况检验塑料排水板的打设和加载方式对沉降的影响;同时对超载预压法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作出评价.试验表明:预压荷载越大,最大固结沉降速率线性增大;预压阶段,发生沉降的主要是打设有塑料排水板的软土区域,软土层的沉降占累计总沉降的70%左右;塑料排水板的打设对超载预压法处理深厚软土地基具有显著的加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