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随着通信技术及电子技术发展,物联网技术在船舶制造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利用RF设备、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建立船舶制造各部门数据采集、传输及存储系统,制造过程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整个制造周期包含多个过程,如设计管理、生产控制、供应链管理、环境监控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制造平台对信息统一存储并共享。本文在研究了船舶制造流程基础上,针对船舶制造特征,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前船用物联网中的信息模型与能力分析方法,未曾分析船舶数据信息结构,导致方法建立的模型,对信息的传播能力差,为此提出船用物联网中的信息模型与能力分析。分析船舶数据信息结构,建立船舶信息模型;根据模型的稳定因子,分析模型的信息更新能力。实验结果:设计2组方法的对比实验,此次研究的信息模型与能力分析方法,建立的信息模型,具有较优的信息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船舶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船舶管控、状态监测、环境探测等提供了新的模式。船舶物联网的基础是AIS和VTS系统,单一系统的采集信息无法全面分析船舶运行状态,同时,多个系统的采集信息存在冗余相关,如何实现信息的有效融合,成为船舶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本文设计分布式船舶物联网信息融合模型,提出以灰色理论为基础的航迹关联模型和以Kalman滤波算法为基础的航迹融合模型,有效提高AIS和VTS系统间信息融合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提高船舶跨区域数据整合的能力以此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我国的航运业非常重要。本文从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入手,建立船舶运输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对跨区域数据整合的信息按照功能等划分为不同的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船舶逐渐向大型化、多功能化趋势发展,对船舶消防应急疏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联网通过RFID、传感器、Internet等技术实现信息感知和信息交互。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为船舶消防应急疏散系统的智能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船舶消防应急疏散系统,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应急疏散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船舶监管体系中,需要对海关、港口和船舶,进行综合化的信息管理,因此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必须采用新型的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本文主要研究了物联网在三位一体船舶监管体系中的应用,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通信成本,同时能够结合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船舶监管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对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架构进行优化,极大提高了物联网的反应能力,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该监管系统能够主动发现故障,并作出预警。最后在Matlab软件中,对物联网架构的拓扑结构进行综合仿真。  相似文献   

7.
结合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智能制造的实践,阐述信息集成、工业机器人、可视化、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以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相融合的途径,提高船舶生产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以数字化、模型化、自动化、可视化、集成化为特征的船舶精益建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航运产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安全事故也呈现出高发趋势,如何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是行业研究的重点。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功能是信息感知,其目的是以感知为手段实现对象间信息交互。船舶航海信息采集系统以船岸通讯和自动化采集等技术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船舶管理和决策能力。本文对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而实现航海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以灰色理论为基础的自适应流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海上大型船舶装备了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具有较高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可以进行24 h的海上勘测、船舶信息采集和气象信息采集等功能,研究船舶数据平台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船舶物联网平台成为了业内的研究热点。本文深入研究了船舶装备物联网服务平台的组成架构与原理,重点研究了船舶物联网平台海量异构数据存储与共享的策略,对改善海上试验平台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管理控制能力,尤其是在交通管理领域,通过物联网控制中心的管理和信息交换,所有的交通节点都能够实时共享信息,最大程度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在船舶的交通管理中,物联网系统通过与GPS和北斗导航系统的融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每个船舶之间都能知道彼此的位置和航行状态,既提高了航行效率,又有效避免了碰撞事故的发生,本文正是基于此需求,设计了一种简化的交通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