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中国加入WTO,跨国汽车公司引入CSR的萌芽理念。CSR的全称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企业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CSR概念在欧美早已提出多年,像在英国的上市公司,每年都会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相似文献   

2.
<正>一、汽车营销策略1.汽车营销策略的含义传统市场营销中的营销要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和促销(Promotion)。这四方面的因素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一般称为营销因素或市场因素。而汽车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它的市场营销活动除了上述四个因素外,同优质的销售服务也是分不开的。这五个因素对汽车企业来说,其自身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汽车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自己的产品结构,制定产品价格,选择分销渠道和促销方法,提供销售服务,因为对这些营销手段的应用,企业有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CSR)如何体现?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十一五”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构建和谐汽车社会是一个有益尝试。环境、能源、交通、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既是对汽车企业生产本土化、发展全球化的一个挑战,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4.
汽车召回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建立、健全履行汽车召回的系统;另一方面,汽车召回也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建立完善信息管理体系,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一旦出现汽车缺陷事件,对企业而言,很可能引发媒体危机、形象危机、信誉危机,企业形  相似文献   

5.
近期有关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要不要公开召回有质量缺陷的汽车,中国要不要实行汽车召回制度的大讨论在媒体的“诱导”下急剧升温,并且有不断扩大和蔓延之势。尽管国家的有关汽车主管部门和部分汽车企业也发表了一些低调、客观的意见和看法,媒体对汽车召回的刻意炒作,究竟会不会取得如前段时间媒体对轿车价格所进行的“轮番轰炸”而最终导致轿车价格体系“崩盘”的辉煌战果呢?汽车召回究竟能不能在不远的将来走近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呢?  相似文献   

6.
当前,因汽车存在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且日益引起公众及媒体的关注.近几年,笔者在担任几家汽车企业法律顾问的过程中,共参与10余起汽车产品质量纠纷的诉讼活动,先后接触到各地法院的经办法官、代理律师及当事人,发现很多人在处理此类汽车产品质量纠纷案件时几乎没有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的概念,从而导致对案件定性错误,继而直接影响到法律的适用、举证责任分担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原则问题,最后导致错误甚至截然相反的判决.  相似文献   

7.
大鹏 《汽车与配件》2012,(23):16-18
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如同汽车盛宴,将全球各汽车企业的产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我们不禁眼花缭乱。在众多的美女模特面前,消费者也不禁迷失了自己,到底是看模特还是看汽车产品。汽车企业也深谙其中的道理,无论何种手段,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媒体关注,消费者的就近观摩。进口汽车、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借了这个舞台,展现给消费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岂不知,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激烈的竞争,和备受全球经济萧条压力的挣扎。  相似文献   

8.
<正>汽车维修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员,是通过有效、合理的人、财、物组织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产品——汽车维修服务的。活动中企业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汽车本身,更重要的是汽车的拥有者。也就是说,企业是通过施加于汽车上的一系列活动,来恢复  相似文献   

9.
在高油价时代,产品的节油性能已经成为打动运输用户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从整车的轻量化到发动机性能提升,都已成为生产企业的着眼点。而下一个方向,则可能是省油轮胎。一提到汽车节油,人们就把目光集中在发动机身上,而汽车上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轮胎则很少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付泽 《汽车情报》2006,(29):9-10
今天,当你走入汽车企业,无论是乘用车企业还是商用车企业,映入你眼帘和钻进你耳根的最热门词汇肯定是“降成本”。而当你光顾汽车4S店或浏览汽车媒体时,“降价”又成了最热门的词汇。显然,“降成本”和“降价”是因果关系,不同厂家同一档次的汽车产品,在销售时要想通过降价而赢得市场,就必须在其研发、制造过程中“降成本”,否则,企业将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11.
产品Benchmarking在整车自主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nchmarking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大部分国外汽车知名品牌企业对于实施Benchmarking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为更好地角逐入世后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迎接国外品牌汽车企业的挑战,国内汽车自主开发企业也应该积极开展这项活动。文中从Benchmarking的基本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产品Benchmarking及其技术方法,最后给出了整车自主开发过程中产品Benchmarking的流程。  相似文献   

12.
进入9月以来,汽车企业的营销热浪此起彼伏,每隔三两日就有新的车型面世,各种促销活动也让消费者应接不暇。就汽车企业在“金九银十”期间的营销策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博士赵萍,她认为,汽车企业的营销策略,充分体则了价格竞争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2精细化运营受大环境影响,随着流量红利消失且越来越向巨头集中,流量红利逐渐退却,不仅提高了汽车后服务企业获客的门槛和成本,让用户增长也变得越来越有困难,更多的汽车后服务企业的运营思路也开始从粗放式运营转移到精细化运营上来。这一点从汽车后服务企业的招聘需求就可以看出。比如,当前汽车后服务企业招聘的岗位,不再仅仅是机电维修工、钣金工、油漆工等技术类工种,而招聘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群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等,甚至有些汽车后服务企业还将内容运营拆分为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7月13日,由中汽中心主办的"2019汽车安全中国行"在天津津湾广场盛大启幕。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凯,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张磊为本次活动致辞。天津站是2019年汽车安全中国行的第10站,也是东道主站,来自中汽中心、天津交管局、20余家汽车企业及零部件企业、儿童座椅企业的代表以及全国媒体约200  相似文献   

15.
吴迎秋  思达 《车时代》2008,(4):62-63
有两件事情—直让我困惑。 一是媒体主办的各类汽车评比活动,本来是为了对称企业与消费者间信息的好事,却开始处于两头不落好的尴尬境地。企业在“拿奖拿累了”的同时,慢慢麻木了“懒得拿了”。而消费者则认为.很多奖不能信,都是花钱买的。  相似文献   

16.
时代购车行动从策划已执行了两期,对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以及广本、蓝鸟和中华几家轿车生产企业有了简单的、系统的介绍,在读者朋友们的关注下,各汽车生产厂家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此向热心于本活动的读者朋友、生产厂家和汽车经销商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活动整体策划为分期介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产品,故有些汽车生产厂家的资料仍须等待一些时日,因此,有兴趣参与本活动的汽车企业和经销商,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为使朋友们对整个中国车市有个整体的了解,我们将继续对中国汽车生产厂家作一系统的介绍。欢迎读者朋友们针对此项活动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诚请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17.
车是好的     
在《汽车杂志》车辆测试工作室田越的办公室里,有不少车厂驾驶培训活动的证书,其中包括康巴斯方程式的车手证书,这个车手资格在汽车媒体中,也是比较少有的。田越说,一个好的试车手,当然首先应该是驾驶技术出色的人,这一点在90年代的汽车媒体是付出了血的代价的。  相似文献   

18.
少校 《车时代》2006,(1):28-28
其实这是一次企业品牌间的合作,正好这两个品牌里有了汽车企业,在汽车媒体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汽车产业中品牌发展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互动     
《汽车与配件》2014,(33):62-62
<正>我们在专业的同时,更注重读者的视角与独到的见解,2014全新改版的《汽车与配件》期待与您共同进步,同时我们还开通新媒体平台,您可以在上面获得海量汽车专业信息与行业资讯,您的意见和来稿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期待与您共同见证全新的汽车媒体时代。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各大零部件企业无不加大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加强本土研发。开发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技术和产品,不仅仅是零部件企业的投入重心所在,也是《汽车与配件》技术专刊始终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在汽车电子行业,特别是汽车音响行业,有一个通俗易记的名字被业内人熟知,这个名字就是“好帮手”.广东省佛山三水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辛勤耕耘,如今已成长为汽车电子影音导航界的领军企业。8月1日,记者再次走进好帮手,参加主题为“自由视界沟通无限”的媒体沟通会,暨“卡仕达”品牌产品体验之旅。旨在让媒体与好帮手导航产品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亲身体验好帮手导航产品的强大功能,并与好帮手高层作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