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研制80km/h速度等级、DC1500V刚性接触轨受流的中运量跨座式单轨列车,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运能需求实现2辆、4辆编组配置。介绍自主化跨座式单轨列车总体设计内容和方案,重点阐述了总体技术性能参数、设备布置以及主要部件和系统的基本特点。中运量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研制,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完善了产品型谱。  相似文献   

2.
正中车长客最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小运量跨坐式单轨列车,采用了全自动驾驶、永磁牵引等最新科技成果,在提升运量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节能化,降低了建造运营成本。该型单轨列车有大型、中小型和小型3种车型供选择,可根据客流情况灵活编组。列车采用了更加成熟的双轴转向架和空气弹簧悬挂系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跨座式单轨列车国产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结构特点。认为跨座式车辆的国产化实质是转向架国产化问题。按部件功能剖析了国产化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对不同外部电源供电方式、环网接线方案输电能力、投资规模与不同运量跨座式单轨线路需用功率及投资指标的适应性,得出不同运量跨座式单轨供电系统外部电源供电方式、中压网络接线的标准与方法,并通过与大运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可靠性保障措施对比,从降低中低运量单轨线路整体投资出发,结合供电系统设计新理念、新思路,提出了优化后的单...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轻轨2号线线路纵断面、跨座式单轨车辆及编组等数据为基础,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Visual Basic 2005实现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测试表明此系统简单易用,结果准确,可为跨座式单轨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主要技术性能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具有爬坡能力强(60‰)、转弯半径小(正线100m、辅助线50m)、运行噪声低(低于70dB)、景观及环保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6月28日,经历了500多个日夜奋斗和30多天的海上漂流,泰国SRT115项目首列米轨列车到达泰国林差班港口。泰国米轨列车是我国首次自主设计制造的小断面不锈钢米轨铁路客车,其高安全性和舒适性可媲美动车组。项目要求特殊的材质、特殊的轨距是对设计、制造水平的  相似文献   

8.
跨座式单轨列车轮胎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其转向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单轨列车的运行条件,论述影响其轮胎寿命的主要原因,包括线路条件、驾驶操作情况、运行情况及轨道面质量等。  相似文献   

9.
简述自主知识产权跨座式单轨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性能要求,阐述了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牵引/电制动特性、性能计算和线路运行仿真、主电路结构、列车牵引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该列车牵引系统已通过线路型式试验和试运行考核,目前正在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上载客运行,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学习理解国外单轨交通相关技术标准,并应用于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的过程,对有关单轨交通的线路设计标准和具体做法加以总结,以供同类项目参考。研究方法:从国外单轨交通的发展,特别是日本单轨交通的引进在公共交通中的运用,以及我国引进日本技术,在重庆市修建跨座式单轨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对线路设计标准、特点及单轨线路设计的特殊问题,对线路设计进行总结。研究结论:本文参照了日本跨座式单轨交通有关技术总结及跨座式单轨交通相关论文,通过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的设计实践,提出了线路设计标准,不同路段线路设计应着重考虑的因素,线路设计中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基础资料、设备早选型、专业早配合对线路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跨座式单轨接触网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跨座式单轨接触网的功能要求、受流原理、结构组成、影响受流质量的关键因素及其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仕春 《铁道建筑》2007,(11):75-78
论述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平纵面设计标准,高架、地下、水上等不同路段线路设计应着重考虑的因素,以及线路设计中的特殊问题与加强管理、优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根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系统特征,重点阐述了重庆轻轨较新线单轨线路的运行条件、土建和设备系统的技术定位,指出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介绍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跨座式单轨线路运量提升技术原则,8辆编组单轨列车设计、信号、安全门/屏蔽门、综合监控、通信、车辆段等系统设备改造,以及运营组织和工程改造管理等实施情况。3号线运量提升后,最短发车间隔缩短至2 min30 s,提高了运能和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牛角沱至李子坝区段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研究对象,将每节车辆简化为6个自由度的动力系统,运用牛顿法建立考虑轮胎侧偏特性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车辆的运动方程;用模态综合法建立轨道梁的运动微分方程;根据车辆和轨道梁的力协调条件,建立车辆与轨道梁动力相互作用的竖向耦合运动控制方程。采用Visual Fortan 6.5编制程序,研究不同车速、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下轨道梁和车辆的竖向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车速及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对轨道梁挠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加速度影响较大;车体的竖向加速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加,车速小于40 km.h-1时,不同的轨道不平顺激励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小,而当车速大于40 km.h-1时,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跨座式单轨不同系列车辆对应的道岔种类、参数千差万别,使得设计工作更为灵活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复杂。结合以往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对跨座式单轨道岔的分类、适用范围及转辙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五大类、十四小类;对各类道岔的理论线形、设计参数进行重点分析与描述;从线路适应性、经济性、维护成本等方面对设计工作中道岔的选用原则和设置要求进行探讨,以便于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道岔。  相似文献   

18.
19.
跨座式单轨道岔采用与轨道梁相似的梁式结构,由一组互相联结、关节间可转动的钢箱梁组成。单轨道岔由道岔梁、指形接手组、十字形铰、尾轴装置等部件组成。道岔梁之间用可互相转动的指形接手组和可上下及横向转动的T形轴连接。指形接手组消除相邻道岔梁的间隙,十字形铰和尾轴可保证道岔回转时该部位产生转角变化,并牵动相关梁进行转位。单轨道岔的转辙驱动系统通过减速器带动摆臂绕减速器中心轴回转而实现道岔梁的横移。控制系统保证道岔按信号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锁、转辙和锁闭工作,并将道岔位置信号反馈至信号显示系统,同时还检测系统中的其他信息并反馈。  相似文献   

20.
针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点,以正在修建的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较场口至新山村线为背景,研究了列车最小运行间膈时间、线路通过能力、列车编组、列车载客量和运输能力等,并介绍了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