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无人机上舰是海军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可靠、高效的弹射起飞是保证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根本。弹射作业流程是弹射型无人机上舰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舰载无人机实现弹射协同、流畅作业的必要保障。针对舰载无人机如何与航母甲板弹射装置结合完成弹射起飞的问题,提出一套分段式、模块化的弹射作业流程,用于规划、解决航母甲板复杂环境下的弹射起飞工作。在舰载无人机流程设计中,把各段活动划分成单独模块,适当调节不同模块的工作阶段,满足不同量级的舰载无人机弹射起飞需求。  相似文献   

2.
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海上军事实力的重要表现,二战以来,世界各国为了提高自己的海上军事作战水平,都对航空母舰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舰载飞机是发挥航空母舰军事实力的关键技术,因此,研究舰载飞机在航母的弹射起飞与着落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舰载飞机的弹射起飞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并基于数学模型设计一种舰载飞机弹射起飞的控制系统,并基于Matlab软件对航母的舰载飞机弹射起飞精度误差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舰载无人机仿真验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舰载无人机战术控制系统的研发需求,以舰载无人机系统为应用背景设计并实现了舰载"无人机仿真验证系统".该系统集指挥控制、链路通信、任务载荷及视景显示于一体,实现了舰载战术控制系统控制无人机的过程仿真,为舰载无人机战术控制系统提供了仿真验证环境.  相似文献   

4.
舰载无人机未来作战应用指挥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将发展成为与水面舰艇更为紧密结合的高效率作战系统,并成为水面舰艇的标准装备。文章首先讨论舰载无人机未来的具体部署方式,然后着重对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舰载无人机的指挥方式、指挥体系分析进行深入分析,可对未来舰载无人机的作战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弹射起飞在工程技术上是一种“以小代大”的做法,它能充分克服舰载机自身动力不足的弱点,使其能以较大的起飞重量起飞离舰,自飞机上舰以来一直是人们解决其短距起飞的“最佳选择”。在出现了滑跃起飞方式后,曾经有观点认为战斗机的陆改舰采用滑跃起飞最为简单,但俄罗斯苏-55的发展实践却说明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陆基战机上舰还是采用弹射起飞更能达到改装的目的,只需要适当加强机身和起落架强度、在机身上安装弹射受力和着舰阻拦钩就可以了。当然。这也要看采用什么样的弹射联接方式,如果是拖索弹射,则改装是非常简单的;但如果是要采用前轮拖曳弹射方式,则情况又有所不同。早期的舰载水上侦察机是通过一个弹射滑轮与机身联接的,而在二战前和二战后数年时间中,舰载机从航母上弹射起飞一直采用的是拖索弹射。第二代舰载机上舰后,前轮拖曳弹射逐渐代替了拖索弹射。前轮拖曳弹射方式是把弹射钩设置在前起落架上,以致舰载机的前起落架就显得“与众不同”,并成为舰载机付出结构增重代价的重要原因。最近人们在讨论我国歼-10舰载前途时,就因为其腹部进气方式而被认为是不适合改装成弹射起飞舰载机。  相似文献   

6.
舰载飞机在海上军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大型航空母舰的自行研发成功,舰载飞机的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等技术的研究也进一步展开。与地面起飞和降落不同,舰载飞机受到复杂的海上气候环境的影响,同时,航空母舰始终处于运动中,给舰载飞机的起飞和着舰提高了难度。舰载飞机在进行着舰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载荷,为了保证飞机在最短滑行距离内安全着陆,航空母舰配备了阻拦挂索等装置。本研究针对某一型号的舰载飞机,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型号飞机的阻拦着舰过程进行了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阻拦着舰系统的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7.
两栖攻击舰直升机出动回收流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桐  黄斌  何巍 《船舶工程》2020,42(5):11-16
针对两栖攻击舰舰载直升机出动回收流程规划及能力评估问题,通过分析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舰载直升机典型任务样式和舰面作业流程,合理分解舰载直升机舰面保障作业流程,包括主要作业流程规划、作业区域及保障设施。构建出动回收全流程仿真模型,并从提高出动回收能力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指导两栖攻击舰舰载直升机作业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弹射式飞机,指的是20世纪上半叶非航母平台搭载的以联络和侦察为主,可在舰载弹射器、炮塔上或吊放入水起飞,返航降落于水面并由舰上专用设备打捞的轻型水上飞机。  相似文献   

9.
一种舰载无人机协同作战目标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架舰载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角度,给出一种舰载无人飞机系统的层次化指挥控制方法,重点讨论战役决策和战术决策层的功能需求和逻辑结构.针对多架舰载无人机对多目标作战过程提出多威胁源威胁评估算法和协同作战规划算法,通过仿真案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美国下一代航空母舰用电磁弹射器的简单发展史。为了适应弹射无人飞机和舰载飞机的需求,必须发展电磁弹射器取代蒸汽弹射器。通过比较,全面了解前者的突出优点,并对其组成的各个支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详细叙述了弹射器及对飞机起飞起关键作用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设计,研讨了定子用永磁体,高温超导体和高磁通密度软磁材料等在线性电动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导弹发射内弹道原理,建立了舰载蒸汽弹射内弹道设计与计算模型。并以某型飞机为例,对所建立的内弹道设计与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满足内弹道设计指标要求,这对舰载蒸汽弹射装置的设计与工程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舰载无人机的装备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美国舰载无人机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在现代战争中发展舰载无人机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几种舰载无人机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美国舰载无人机的装备及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多国开始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大尺寸喷气式察打一体舰载无人机的研发上,并让高速旋转隐身舰载无人机在各个技术领域进行转型升级,力求在未来战争中获得更大的胜利可能。目前,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可以进行高性能舰载无人机的研究,这些国家的舰载无人机具有共性,如高速性、高空性、隐身性和远程性、高感知能力和高打击能力等,其“四性两高”的特征,使其在未来战争中起到扭转形势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目前的相关参数信息,对舰载无人机的外形展开设计,旨在提升其性能,节约制造成本,为舰载无人机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舰载无人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涛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4):21-24,83
国外舰载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舰载无人机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舰载无人机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舰载无人机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舰载无人机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回顾了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技术的发展历程,对航母航空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文中分析了弹射起飞的缺占,指出在未来的航母上滑跃起飞方式有可能与弹射起飞方式并存或最终完全取代弹射起飞方式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信息系统的计算能力。在未来信息化海战场中,舰载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指挥效能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应用智能化技术对提升舰载信息系统的能力有显著的作用。论文分析了目前主要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应用方式,基于舰载公共计算环境设计了一种智能化公共计算环境的指控平台,基于该平台提出了智能化舰载指控系统的结构体系,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在公共计算环境的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17.
舰载机弹射过程中的高加速度有利于提高舰/机惯导的传递对准速度,但高速运动带来的误差也会影响传递对准的性能。本文对舰载机的弹射流程、拖拽方式、弹射时间、弹射过程中线运动及角运动规律等进行分析,从舰载机弹射时间、舰机相对运动规律,及基准信息来源等对传递对准匹配方法的约束,基准信息精度与品质、动态杆臂误差,及大失准角误差等方面对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等,论证实现舰/机惯导传递对准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传递对准方案,并提出各种干扰误差的相应补偿方法。研究表明,舰/机惯导弹射中,基于速度匹配的传递对准方法,可以实现舰载机紧急起飞情况下的快速初始对准。  相似文献   

18.
国外舰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载无人机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介绍了国外舰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舰载无人机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舰载无人机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舰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舰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在现代战争中发展舰载无人机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几种舰载无人机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舰载无人机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未来舰载作战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军事前沿技术的发展和新时期军事转型的需求,对我国舰载作战系统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重点叙述了未来舰载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综合集成设计、网络化编队作战指挥中心以及精确制导武器、新概念武器、无人机和综合保障支援系统等发展方向、关键集成技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