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毅 《航海》2003,(5):31-33
“捕鲸叉”导弹是麦道公司(现被波音公司并购)为美海军研制的全天候高亚音速中程多用途反舰导弹。 自“捕鲸叉”导弹服役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系列,有近40个型号。 BLOCK 1 在xGM-84A之后,应英国海军的要求,麦道公司改进了“捕鲸叉”导弹的攻  相似文献   

2.
反舰导弹使用概略射击方式射击,需要综合考虑导弹末制导雷达搜索特点、导弹自控飞行散布误差、目标机动、目标方位误差等因素,重新确定导弹的有效射击距离.根据反舰导弹的自控飞行误差建立了导弹航迹拟合模型,对航迹模型的自控终点散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并对导弹的动态捕捉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通过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反舰导弹概略射击方式的捕捉概率,分析得出概略射击方式的有效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3.
以国外某型反舰导弹为例,分析了导弹的整个攻击流程,重点建立了可变搜索区末制导雷达搜捕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搜索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所建模型较好的反应了该型反舰导弹的搜索过程.  相似文献   

4.
航路规划在反舰导弹打击岛礁附近目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根据对岛礁附近目标实施导弹攻击的需求,对攻击战法进行研究.主要针对岛礁对反舰导弹打击目标的影响,提出航路规划在反舰导弹打击岛礁附近目标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末制导雷达搜索方式已知的条件下,建立了空舰导弹射前目标指示精度模型。引入误差分析的思想,综合考虑自控终点散布误差引起的末制导雷达有效搜索区域的变化,修正了目标指示精度模型。采用解析算法,在不同末制导雷达搜索扇面角、不同开机距离的情况下,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射前最低目标指示精度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目标指示精度模型的正确性,搞清了影响目标指示精度的各种因素,为反舰导弹目标指示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弹道攻击模式及其战术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舰导弹利用机动弹道是提高突防能力、增强攻击效果的重要措施.论文从导弹弹道运用的角度,归纳了目前世界主要先进反舰导弹的典型攻击模式,并阐述了低弹道、高弹道、复合弹道三种典型攻击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了不同弹道攻击模式下导弹的突防能力.最后依据不同弹道攻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对导弹弹道运用的制约因素、使用时机、协同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从有限的观测信息中较准确地获取导弹运动状态信息,针对反舰导弹末段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等突防方式,利用参数辨识模型动态适应机动目标运动模态变化的特性,实现反舰导弹机动弹道的拟合。通过仿真计算可知,参数辨识模型对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等运动模式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算法收敛较快,可为高精度跟踪反舰导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反舰导弹打击近岸目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反舰导弹捕捉目标原理和导弹自控终点误差的基础上,研究了可变扇面角和自导距离的反舰导弹对近岸目标攻击时,末制导雷达装订参数及导弹射程等要素的变化对近岸目标捕捉的影响。给出了算例,可为目标捕捉分析和作战指挥人员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小口径舰炮的近距拦截而言,反舰导弹战斗部空中爆炸的威力场及其对大型水面舰艇的毁伤威胁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缩尺战斗部的弹体破碎性试验,建立"捕鲸叉"反舰导弹战斗部的空爆威力场模型。综合考虑炸点相对位置、弹体速度和飞行姿态等因素,建立毁伤载荷对舰艇的作用模型;通过典型舰艇目标的易损性分析,提出大型水面舰艇的等效靶模型。[结果]经计算分析,获得了爆炸冲击波和破片对舰艇结构、舰载固定翼飞机、舰面技术装备以及舰员的毁伤威胁距离。[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捕鲸叉"反舰导弹近距空爆毁伤威胁性的定量分析,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的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反舰导弹攻击舰船的过程和特点,针对不同制导方式的导弹,提出了舰艇防御反舰导弹时采用分层防御的方法,合理,有效地综合使用软、硬杀伤系统,对反舰导弹实施本体拦截,最终使其杀伤概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反舰导弹是突击敌水面舰船的主要武器,如何根据上级意图和作战任务以及突击兵力所携带的反舰导弹数量,针对敌编队具体编成情况,合理分配导弹,争取最大战果,是在计划组织与实施反舰作战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构建反舰导弹火力分配决策实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研制了反舰导弹火力分配决策软件。在构建模型时,提出了多种毁伤目标价值系数评估方法,它既适用于单兵种又适用于多兵种合同突击敌舰船编队的需要,可为不同型号反舰导弹提供火力分配决策方案。应用研究表明,该模型及其应用软件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反舰导弹火力分配决策的基本规律,可为战术指挥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低目指精度条件下,反舰导弹采用传统射击方式单发导弹捕捉概率不高,发射多发导弹时对至少命中一发概率的提高不明显。论文提出采用扩散射击方式,通过精确计算设置导弹的瞄准点,以此确保至少一发导弹有效捕捉目标,并对扩散射击与区域射击的效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英国皇家海军已对新一代直升机载反舰导弹制订了研制计划 ,要求这种新型反舰导弹从 2 0 0 9年起完全取代现役“海上大鸥”空舰导弹。这种新系统称之为“未来型空舰导弹” ,准备首先装备于LynxHMA .8型直升机 (现装备“海上大鸥”导弹 ) ,然后再装备新式“默林”直升机。未来型空舰导弹主要用作舰载直升机的反舰武器 ,用于攻击包括小型护卫舰在内的水上目标 ,另外 ,该系统还非常适于浅海水域作战 ,以攻击近岸和岸上的固定设施。该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射重量为 145kg ,和现役“海上大鸥”基本相同。然而 ,其有…  相似文献   

14.
军事广角     
★紫菀-30导弹成功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MBDA公司于6月1日成功地进行了紫菀-30导弹的试射,试射工作在法国西南部的兰德斯试验中心进行,紫菀-30导弹成功拦截了一枚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试射工作模拟了PAAMS(主防空导弹系统)所面临的典型威胁:一艘友舰正受到一枚以掠海高度飞行的反舰导弹的攻击。这枚反舰导弹进行了“狗腿机动”(90度转弯),导弹在距友舰10千米处被紫菀-30导弹成功拦截。观看试射的MBDA公司首席执行官拉胡德称:“在5月25日‘戴高乐’号航母成功进行紫菀-15导弹多次试射后,MBDA公司再次验证了即将装备英国、意大利和法…  相似文献   

15.
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发射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导弹饱和攻击发射数昔的现行算法中存在的未考虑各枚导弹攻击相关性以及目标损伤积累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导弹发射数量的火力对抗与电子对抗等因素,根据作战过程中反舰导弹可能受到的各种抗击,采用逆向运算的方法层层递推,从而得出最初实施饱和攻击时所需的导弹发射数量.实例计算表明,新的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6.
对编队目标的全捕概率研究是中远程反舰导弹目标选择和火力分配的重要环节,以单目标的现在指示点作为瞄准点无法保证获得全目标最优捕捉概率,论文在分析典型目标编队队形结构和其机动以及导弹自控终点散布的基础上,结合末制导雷达搜索模型,通过试验仿真的方法确定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佳瞄准点及攻击航向,并分析了影响全捕概率的主要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反舰导弹末端跃升俯冲攻击模式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导弹受力状态和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导弹跃升俯冲攻击弹道模型,以匀加速运动模型为预置跟踪模型,实现了对跃升俯冲机动目标的跟踪。通过目标铅垂面内运动的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正确可行,跟踪效果较好,对提高跃升俯冲机动目标跟踪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水面舰艇的武器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传统舰载武器的火炮,也由对水上目标和空中目标实施攻击转向对陆上目标进行攻击。导弹不仅能迎击飞机和反舰导弹,还具备迎击弹道导弹的能力。在火炮和导弹这类攻击型武器发展的同时,指挥、通信系统更显示出其重要性。概述了现代大型水面战舰装备的各种武器系统,并通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探讨未来水面战舰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远程精确打击是反舰导弹攻击的必然趋势和高技术战场的主要特点。导弹攻击是打击敌水面舰船的主要手段,如何充分发挥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就成为战前制定作战方案以及实施作战指挥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火力分配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从发射平台生命力,发射方式,经费/计划,目标捕获,导弹生命力,命中概率,杀伤力,可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对超音 亚音速反舰导弹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在最近的十几年内仍是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整体效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