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螺栓连接因经济可靠、装拆方便和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动车组轮对轴箱组成结构设计中。但轮对轴箱组成部件服役载荷对于螺栓连接可靠工作具有不利影响,同时螺栓连接可靠性受装配时螺栓表面涂层、拧紧方法和拧紧工具等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先进的螺栓拧紧系统是实现高速动车组轮对轴箱组成部件可靠装配并工作的技术保证。文章根据动车组轮对轴箱组成部件用螺栓连接的装配工艺技术特点及要求,依托专业成熟的拧紧工具并基于生产管理应用系统和螺栓拧紧管理应用系统联合建立了对产品装配过程完整性进行有效管理、对螺栓拧紧合格性进行有效监控的螺栓拧紧系统,为动车组轮对轴箱组成装配提供可靠技术保证,同时对于螺栓连接的设计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动车组的生产过程中螺栓被广泛的应用,螺栓连接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动车组整车的安全。螺栓的拧紧及防松直接关系到螺栓连接的可靠性问题,而螺栓的表面防腐处理关系到动车组螺栓连接的使用寿命,间接的影响动车组行车安全,所以有必要对动车组螺栓连接的拧紧防松及表面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了动车组螺栓连接常用的拧紧和防松方法,指出了扭矩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拧紧方法而摩擦防松法是公司应用最广泛的防松方法。同时研究了螺栓的表面处理方法,指出了螺栓常用表面处理方法的特点。本文对动车组螺栓连接的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制动夹钳M16螺栓松动原因进行分析,优化了夹钳本体螺栓的拧紧工艺,并通过拧紧方式对比验证了该防松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柴油机装配过程中,对连杆螺栓的拧紧有严格的质量要求。本项目采用的特殊的柴油机连杆螺栓拧紧机组使拧紧工艺得以进一步改进。整个机组由英特尔809196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成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自校验模式、自动拧紧模式、手动拧紧模式,拧紧机头处在要求位置和特殊的角度,实现八工位工作,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考虑螺纹的基础上,建立了曲轴平衡重螺栓三维模型,并采用接触分析法对螺栓的应力应变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同时,通过对曲轴平衡重高强度螺栓力矩法和转角法的拧紧方式进行的对比试验,了解了螺栓不同拧紧方式对螺栓轴向力的影响,测得了螺栓杆部危险截面处应力值的大小,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后表明,其吻合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6.
将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结合,从而实现底层生产与上层管理的紧密集成,构建一套完整的拧紧机控制系统.通过对螺栓拧紧控制原理的分析,探讨基于CAN总线与以太网的螺栓拧紧机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并给出控制系统软硬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车辆结构关键部位螺栓连接复拧技术,依据螺栓拧紧相关理论,进行两种螺栓复拧技术试验研究。试验以地铁车辆门机构安装螺栓为对象,选用扭矩法拧紧螺栓,利用螺栓内置应变片测量螺栓内部应变,按照螺栓应变和预紧力关系计算得出螺栓预紧力。基于静态与动态两种试验工况下的结果数据,分析两种螺栓复拧技术对螺栓预紧力衰减率的影响,说明不同螺栓复拧技术的螺栓连接紧固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目前腕臂人工组装的现状及力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腕臂组装智能扭矩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螺栓拧紧过程监控,记录每个螺栓最终实际扭力值,并生成操作者信息、操作时间、拧紧过程曲线等数据报表,实现质量可追溯,大大提高了腕臂组装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动拧紧工具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和普及,对标准动车组轮装制动盘的螺栓全自动拧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装配过程的工艺要求,通过PLC和伺服控制实现了12颗螺栓的自动装配,能够降低现场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制动盘组装线的智能化和柔性化。同时将拧紧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存储和上传,对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后期的数据查询追溯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D38型钳夹车采用端盖运输的连接方式。分析并确定了端盖螺栓的预紧力。通过静态测量和动态监测,说明了采用预紧力拧紧的螺栓在运输过程中连接可靠,端盖及螺栓的强度满足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接触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零部件螺栓连接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对接触网螺栓连接受力情况分类说明,分析螺栓连接拧紧过程,阐述螺栓紧固力矩值确定的原理,介绍螺栓的标识,分析摩擦力与压紧力对压紧的影响。最后从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方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艺标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地铁路段的螺栓弹条扣件系统调高后的适应性问题,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Ⅱ型弹条扣件系统关键零部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地段下扣件系统的动态荷载,分析不同轨下调高量下T型螺栓的受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动态荷载作用下,T型螺栓主要受螺母拧紧力矩和轨下调高量的影响;随着轨下调高量的增加,T型螺栓根部最大等效应力显著增加;应尽量避免T型螺栓出现塑性变形,且须保证一定安全余量。在正常螺母拧紧力矩条件下,建议轨下最大调高量在半径小于600 m的曲线地段不超过15 mm,一般地段不超过30 mm。  相似文献   

13.
针对抗扭拧紧机在紧固螺栓过程中出现刺耳噪声、抗扭传感器损坏等现象,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在紧固过程中出现了粘滑效应。分析确定产生粘滑效应的主要原因有接触面粗糙、拧紧转速快、载荷变化大,以及机械系统发生共振等。提出采用改善接触面状况、降低拧紧速度、保持过程扭矩值、采用刚性强的固定方式等措施预防粘滑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Geminn  M德 《国外内燃机》2013,(5):60-62
排气歧管与气缸盖连接的设计要求是:(1)排气歧管在高温下能膨胀,(2)确保密封性所需的表面压力。为此.Tenneco公司开发了一种能节省时间和成本的螺栓紧固力测定装置,采用这种统计学测定方法,通过选定拧紧力矩就能可靠地确定螺栓紧固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CRH6型动车组运用过程中出现的轮对轴箱前盖螺栓扭矩衰减问题,以金山铁路CRH6型动车组的动轮、拖轮对轴箱前盖组装为研究对象,制定用电动伺服智能扭矩扳手来组装CRH6型动车组轮对轴箱前盖螺栓的拧紧方法.有"两步快速拧紧法""两步快速复拧法""三步慢速复拧法""四步慢速停顿复拧法"等4种,经反复试验证明,其中的"四步...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客室塞拉门系统的下摆臂组件与门立柱C型槽之间通过T型螺栓连接,车辆运行过程中,C型槽安装T型螺栓的位置出现凸起塑性变形,使下摆臂松动脱落而导致车门故障。为了分析C型槽产生塑性变形的原因,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下摆臂螺栓连接接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的弹塑性及接触非线性等因素。仿真结果表明,T型螺栓头部尺寸选择偏小以及较大的拧紧螺栓的扭力矩,是导致C型槽产生塑性变形的主要原因。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对T型螺栓连接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7.
螺栓连接结构中存在很多接触面,接触面的特性是影响结构整体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螺栓连接结构接触面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探究螺栓连接结构接触面刚度为目标,通过建立带防松垫圈的螺栓连接结构,提取特殊接触面间的接触刚度;建立带有实际螺纹结构的螺栓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螺母施加不同的扭矩来模拟螺栓预紧力的变化;采用显式动力学方法对螺栓拧紧过程进行分析,通过预紧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计算不同预紧力下防松垫圈与被连接件这种特殊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结果表明接触刚度呈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天津神华进港铁路南疆特大桥施工中,成功利用现有的战备器材拼组成提升吊机、悬拼吊机等设备,进行钢桁梁的悬拼作业。严格按照钢桁梁的预拼、悬拼及高强螺栓拧紧工艺进行钢桁梁各杆件的安装,保证了作业安全和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2010年11月15日上午,随着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和京沪高铁施工单位职工代表在安徽蚌埠南站一起拧紧全线正线最后一根钢轨的扣件螺栓,标志着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这是京沪高铁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螺纹紧固件在轨道交通系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文章基于轨道交通系统中典型紧固件连接讨论垫片内径、垫片厚度及材料等因素对螺纹紧固件的影响,并在振动工况下试验研究摩擦因数、橡胶回弹特性对螺栓紧固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