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研究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对机动目标的搜捕概率,建立导弹和做不同机动的El标的模型,利用统计试验法对匀速“一”字型导引搜索规律下导弹对机动舰船的搜捕概率进行了研究。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影响搜捕概率的主要因素是目标航向误差。  相似文献   

2.
该文针对鱼雷采用前视角声纳和旁视声纳识别和跟踪目标,引入了初始导引段跟踪虚拟目标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精确制导方法,给出了导引跟踪和垂直命中弹道的数学模型。经仿真和分析表明:该制导方法对攻击目标的初始态势几乎没有限制,即使目标为逃避攻击进行转向机动,也能垂直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3.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美国海军最近成功地试验了一种可用于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红外成像焦平面阵列导引头 ,从而为使用低成本、高精度的自主式空舰弹药铺平了道路。红外导引头试验是 2 0 0 0年 8月在加利福尼亚中国湖的海军空战中心进行的。试验表明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可以很快地从标准制导方式 (全球定位 /惯性导航综合制导 )转入弹载红外成象导引头制导 ,后者可自动识别出目标并为精确攻击进行必要的弹道修正。标准制导方式可使弹药的命中圆概率误差小于 13m ,而红外成像制导则可使命中误差减少到 3m以下。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在前年北…  相似文献   

4.
舰载烟幕对红外成像反舰导弹的干扰战术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红外成像制导原理,烟幕干扰红外成像途径的基础上,建立了舰载烟幕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仿真模型,给出了舰载烟幕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一般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力观测的红外烟幕干扰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成像导弹制导方式和一般的目力光学侦察在原理上的相似之处,从光电对抗的作战效能出发,对红外烟幕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效能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研究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舰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方法。具体来说,这些方法包括强激光饱和或致眩盲干扰、红外烟幕遮蔽干扰和舰船红外分布式诱饵干扰。文中对各种干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末制导雷达搜索方式已知的条件下,建立了空舰导弹射前目标指示精度模型。引入误差分析的思想,综合考虑自控终点散布误差引起的末制导雷达有效搜索区域的变化,修正了目标指示精度模型。采用解析算法,在不同末制导雷达搜索扇面角、不同开机距离的情况下,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射前最低目标指示精度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目标指示精度模型的正确性,搞清了影响目标指示精度的各种因素,为反舰导弹目标指示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反舰导弹使用概略射击方式射击,需要综合考虑导弹末制导雷达搜索特点、导弹自控飞行散布误差、目标机动、目标方位误差等因素,重新确定导弹的有效射击距离.根据反舰导弹的自控飞行误差建立了导弹航迹拟合模型,对航迹模型的自控终点散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并对导弹的动态捕捉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通过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反舰导弹概略射击方式的捕捉概率,分析得出概略射击方式的有效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研究捕鲸叉反舰导弹搜索方式基础上,针对当前捕鲸叉导弹苜蓿叶搜索方式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苜蓿叶搜索可能方案a和b,方案a适用于反舰导弹攻击被干扰丢失目标进行二次攻击的场景。而方案b适用于反舰导弹目标指示信息精度不高,目标散布较大时进行导弹攻击的场景。通过深入分析,认为捕鲸叉导弹末制导导引头内置的苜蓿叶搜索方式为方案a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打击近岸目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反舰导弹捕捉目标原理和导弹自控终点误差的基础上,研究了可变扇面角和自导距离的反舰导弹对近岸目标攻击时,末制导雷达装订参数及导弹射程等要素的变化对近岸目标捕捉的影响。给出了算例,可为目标捕捉分析和作战指挥人员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舰用红外警戒系统作用距离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用距离是红外警戒系统的核心战术技术指标之一。作用距离试验是验证、考核红外警戒系统的作用距离的关键试验。影响作用距离的因素包括设备本身、目标以及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很难在试验室得到真实条件下的作用距离。本文根据红外辐射的基本理论及舰用红外警戒系统的使命任务,分析在外场试验中模拟导弹飞靶在红外辐射特性方面与真实导弹的差异,定性地提出舰用红外警戒系统作用距离试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面舰艇反导作战中对来袭导弹进行目标指示,首先要进行航迹关联,可以利用ESM和雷达的方位信息进行关联。但仅仅利用方位这个单一信息进行关联,依据的信息有限,关联概率不够精确。通过ESM获取的导弹目标末制导雷达信号幅度数据与导弹目标距离的比例函数关系,在方位关联的基础上,利用导弹末制导雷达信号幅度大小与导弹目标距离大小进行辅助关联。仿真结果表明,关联概率显著提高,证明了辅助关联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对水面舰艇在反导作战中进行目标跟踪和识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传统基于SVM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舰船红外成像目标进行智能识别,识别距离较短,导致识别范围受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舰船红外成像目标智能识别方法。该方法分为3步:1)对舰船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滤波、图像增强、图像分割;2)利用基于几何特性方法提取处理后的图像特征;3)以图像特征作为模糊数学模型特征因子,构建模糊集合,并利用贴近度原则对被识别对象进行归属判决,完成目标识别。结果表明:与基于SVM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相比,利用本方法进行舰船红外成像目标智能识别,识别距离延长10 m和20 m,识别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4.
平台导航误差对导弹中末制导交班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平台导航误差对导弹中末制导过程影响的问题,基于将多平台导航误差传递到目标和导弹位置误差的思想,提出了导航误差传递模型,并采用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模型量化多平台导航误差对导弹中末制导交班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一定范围的导航误差对导弹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影响较小,但随着导航误差的增大,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5.
烟幕协同的面源红外干扰使用及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源红外干扰是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新型手段之一,面源红外干扰与烟幕遮蔽干扰配合使用可提高干扰的成功率。文中对烟幕遮蔽协同面源红外干扰的使用方法及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客观评价其有效对抗红外成像反舰导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何康  陈翻  赵世明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33-136
首先从导引头激光接收功率密度是否大于其饱和阈值的角度推导出激光最大干扰距离的表达式,并将其与激光直视距离比较取小提出激光对抗距离的上限;然后从受干扰后的导弹是否还对目标构成威胁的角度推导出激光对抗距离的下限;接下来对影响激光对抗距离范围的各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告警装置作用距离对激光对抗武器系统的响应时间进行了规定。分析结果表明:增强舰船机动性、增大激光器输出功率、增大发射望远镜孔径、改善激光光束品质、缩短系统响应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激光武器系统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据《国际海军》1994年第3/4期报道,美国海军目前一方面准备研制新的攻击型潜艇,另一方面又希望开发现役潜艇的新用途。海军打算给潜射“三叉戟”导弹配装精确制导的土石侵彻弹头(非核常规弹头),以用于常规战争中。海湾战争证明“三叉戟”导弹应该具有攻击地下目标的能力。虽然“三叉戟”D—5导弹是当今世界上最精确的潜射弹道导弹,但它尚不能攻击单个的小目标。而为了攻击小目标,其命中误差就必须在10米以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非停走停"条件下建立斜视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的几何模型和精确距离史。由于精确时延史十分复杂,无法直接用于推导成像算法,通过2次近似,得到修正斜视距离史。距离史误差的分析结果表明,修正斜视距离史能够满足窄波束小斜视的成像要求。在算法推导部分,首先通过距离空变的相位补偿因子和参考距离上的时延补偿因子,将多接收阵信号转变成了单基斜视信号,再借用斜视单基距离多普勒算法,提出小斜视角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呐距离多普勒算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比例导引下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比例导引目标的跟踪问题,将比例导引规律引入状态方程,建立线性时变系统模型,利用含有参数的标准卡尔曼滤波方法给出了目标的状态估计。运用语言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并得到了在不同的初始航向角、比例导引系数、导弹的初始位置和速度下的导引弹道滤波曲线和弹目相遇时间。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的空空导弹已经成为现代战机空战的基本武器,目前各国装备的空空导弹主要采用红外和雷达两种制导方式,其中自主作战能力强的红外制导导弹主要用于近距格斗空战,而能够全天候迎头攻击的雷达制导导弹则以远距拦射为主。在早期空战中,雷达制导导弹因为受到技术和战术条件的限制,在作战效果上不如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但其全天候迎头作战能力的战术优势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随着雷达制导技术的发展和战场环境的改变,从海湾战争开始,雷达弹的重要性逐渐超越了红外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