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舰船电子通信多代理模式优化方法通信数据发送成功率较低,导致接收数据延时过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用物联网技术,研究一种新的舰船电子通信多代理模式优化方法,建立舰船通信多代理调度模型,在舰船电子通信链路上,添加一定数量的控制节点,确保控制节点与网络节点数量相同。引入物联网技术,连接舰船通信数据拓扑节点,分析舰船电子通信强度,优化舰船通信信息数据传输,分析舰船通信路径上的控制节点,实现舰船电子通信多代理模式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舰船电子通信多代理模式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发送成功率,减少接收数据延时。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货运效率及用户满意度的高低。本文对我国高速公路物流运输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智能化运输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物流运输、运输网络优化规划、运输过程监控和调度优化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以期提升我国高速公路物流运输效率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的集装箱调度过程中延迟性高、调度效果不佳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环境的舰船供应链运输集装箱的智能调度研究。结合自适应算法对集装箱智能调度参数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集装箱智能调度步骤进行改善和优化,从而实现对舰船供应链运输集装箱的精准调度。最后通过实验证实,舰船供应链运输集装箱的智能调度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有更高的时效性和更佳的调度效果。  相似文献   

4.
舰船装备寿命周期费用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建荣  钱军 《船舶工程》2003,25(2):60-63
从舰船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控制与管理入手,分析了外军在舰船装备研制过程中对寿命周期费用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同时结合我国舰船装备研制过程中寿命周期费用控制和管理的情况,阐述了我国在舰船研制过程中进行寿命周期费用控制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运输调度系统分配的实际运输货物重量与船只的标准载重差距过大,因此设计一个船用物联网中的舰船运输调度系统。在硬件设计中,将传感器中的采集节点整合成高内聚模块,带有多个扩展引脚,能够满足调度系统传感功能的需要,在船用物联网的识别设备中,使用射频识别技术来存放产品电子代码,设计舰船信息编码结构并赋予编码实际意义,避免舰船信息丢失。软件设计中,使用神经网络算法实现舰船运输调度,求解神经网络的能力函数,得到有效约束性条件,完成最佳路径的规划,至此完成船用物联网中的舰船运输调度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的调度载重差距比现有系统减小了2.41万吨。  相似文献   

6.
舰船装备保障仍处于职能管理阶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快速、全面、持续、精确保障等要求,实施高效合理的舰船装备保障流程管理,对减少保障资源需求、提高保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全面分析舰船装备保障流程管理的内涵、特点与意义的基础上,将舰船装备保障流程划分为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辅助流程3个类别和海军级、部门级、岗位级3个层次,对舰船装备保障流程建设与实施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舰船装备保障流程再造的时机、目标和方法等,并以舰船装备保障模式由技术支援型向总体技术责任型转变为例,说明了装备保障流程再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船舶航行避碰效果不佳的问题,对物联网感知层查询树算法在舰船避碰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舰船避碰系统结构框架进行分析,采集船舶航行参数及船舶最佳航行路线。基于参数采集结果,进一步对舰船避碰系统中的物联网感知层查询树算法性能进行优化,实现对舰船避碰系统的有效控制,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最后通过实验证实,物联网感知层查询树算法在舰船避碰系统中的应用,对船舶航行具有更加精确有效的控制效果,充分满足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存在着存储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提出并设计了物联网环境下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主控芯片选型、存储器设计以及缓存服务器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数据读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以及存储节点管理模块。通过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物联网环境下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的运行。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现有的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设计的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存储资源利用率,充分说明设计的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具备更好的存储性能。  相似文献   

9.
异常节点检测是保证舰船物联网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当前舰船物联网异常节点检测效果差的缺陷,为获得更优的舰船物联网异常节点检测效果,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舰船物联网异常节点检测模型。首先对舰船物联网节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异常节点和正常节点的信息进行标记,建立舰船物联网异常节点检测的数据集,然后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极限学习机建立舰船物联网异常节点检测模型,最后与其他模型进行舰船物联网异常节点检测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获得较好的舰船物联网异常节点检测率,而且误检率明显优于对比模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舰船物联网流量具有随机性、规律性的变化特点,为更好分析舰船物联网流量变化趋势,构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舰船物联网流量预测方法。首先收集舰船物联网流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选择部分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然后采用灰色理论模型对舰船物联网流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构建舰船物联网流量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仿真实验对舰船物联网流量预测模型的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高精度拟合舰船物联网流量变化特点,而且泛化能力良好,获得了高精度的舰船物联网流量拟合和泛化结果,比其他模型的舰船物联网流量预测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潜艇时统应用需求,并针对我国潜艇时统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时统技术方案和时统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讨基于GPRS技术的数据重新编码及解码技术,以解决大部分GPRS模块在通过连接Internet传输汉字等复杂字体以及其他复杂信息时,在编码方面存在的一定问题,如许多WAP页面无法显示中文.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机械仿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而工程机械运动及作业环境仿真是实践操作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文中论述Multigen Creator和Vega虚拟现实软件开发工程机械仿真应用程序的过程及关键技术。同时,并以悬臂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仿真应用程序的开发框架,分析了Multigen Creator建模技术,研究了应用程序平台开发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轴承油膜是影响轴系校中的动态因素之一。在油膜刚度的计算过程中,较多学者采用船级社推荐值,或将轴承考虑为刚性,利用差分法或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求解。文章对轴承弹性变形与油膜压力进行耦合分析,获得最优小扰动量,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油膜刚度,利用vb.net编写有限元轴系校中软件并对某油船轴系进行校中计算,分析了轴承油膜对轴系校中的影响程度,可为船舶轴系校中计算及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复杂海天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实现稳定、有效的跟踪,文中在参考和改进传统PMHT跟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CM和改进PMHT算法的红外弱小多目标跟踪算法。与传统PMHT跟踪算法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结合红外弱小目标的位置、灰度、像素面积、航迹等特征参数,在PMHT算法中融入基于特征参数的模糊聚类思想,即在PM-HT算法中,通过模糊聚类来调整系统噪声方差,经过不断修正系统运动模型,从而在整体上完成了对于数据关联的寻优以及对于运动目标模型的在线辨识。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采砂对航道布置和船舶通航影响的基础上,按照满足采砂施工期船舶通航要求、有利于改善采砂河段航道条件和有利于采砂工程施工要求的原则,提出采砂区平面布置和局部河段航道设置的优化调整方案,在河道采砂和航道浅区疏浚相结合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陈晗鸣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12):131-135
船舶设计文档复杂多样,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的文档管理系统结构框架,在Windchill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对文档的界面开发、属性设置、版本管理、存储结构、工作流管理进行相关研究,从而实现船舶设计文档的电子化存储和审签流程,提高了文档的查阅效率和设计流程,进而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可修备件管理多级法的分析研究,提出基于优化可修航空器材备件计划库存的方法,针对装备上的各项备件计算各个航空部门的最优库存量,航空备件需求量和其他参数,以此来寻求仓库短缺数最低,相当于寻求装备可用度最高.最终以可用度与费用最优关系曲线的形式推荐给航空部门备件主管人员.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软土地区某桩基码头岸坡在加固前及两种方案加固后试验段的堆载试验情况,分析了桩基码头出现侧向位移的主要原因;对两种加固方案的堆载试验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行车两侧较高精度同步进给,提出了一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变频器完成交流驱动的运动控制方式,可以对行车行走实现更加复杂、有效、高质量的控制。同时,该控制方式也适用于各种自动化运动控制设备,特别是对控制的复杂性、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都有很高要求的场合,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