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公路工程建设的多样性、层次性需求,揭示沙漠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进行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结合沙漠地区公路建设及区域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基于一般区划原则,提出了采用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相结合、主导指标和辅助指标相结合的公路沙漠自然区划方法。形成了以沙漠综合状态指数为主要指标;以沙丘高度、风沙强度、植被覆盖和气温年较差等自然环境要素为辅助指标的公路沙漠区划指标体系。制定了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的分区方案,并采用地理位置 强度 名称的3段命名方法,将中国公路沙漠区划为3个区:东部弱中强度影响区,中部中强强度影响区,西部中弱强度影响区,进而得出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图。  相似文献   

2.
全长522公里、第一条纵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1995年建成通车后,科研人员在沙漠腹地开展了防沙绿化先导试验的科技攻关,筛选出一批适应沙漠环境的造林树种,如沙拐枣、梭梭等,并一举试种成功,从而在沙漠公路两侧筑起了一条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廊。新疆沙漠公路建起绿色长廊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中国公路沙漠综合状态指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行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研究,选取沙丘高度、风沙强度、植被覆盖度、气温年较差4个自然因子来综合量化公路沙漠综合自然指数。基于数字高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调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地统计分析等功能,计算了4因子的值,并根据各因子的权重,计算了公路沙漠综合自然指数,并论述了公路沙漠综合自然指数的空间分异性。  相似文献   

4.
程建军  高玉祥 《公路》2023,(9):58-65
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风沙灾害频发,用先进的减灾选线设计方法进行沙漠公路的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从源头上减小风沙灾害对公路建设运营的影响,研究了沙漠地区公路减灾选线设计方法。在设计全过程要强化减灾选线的理念,加强前期风沙危害的勘察与分析;结合工程要求和风沙危害特征,提出了沙漠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于沙害严重区域,可开展方案的综合优选,构建了沙漠公路路线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尉犁~且末沙漠公路为例进行了方法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公路沙害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沙漠公路设计的水平和质量,能对今后沙漠地区公路的减灾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沙漠公路从建设期到运营期一直受到风沙威胁,沙漠公路合理选线能有效从源头上减少风沙灾害。为研究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不同形态流动沙丘区减灾选线,对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沿线8种流动沙丘地貌进行了遥感影像判译,并按照形态-成因法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沿线8种地貌流动沙丘划分成了横向沙丘、纵向沙丘、多方向风作用沙丘3大形态;从研究3大形态流动沙丘区地形地貌、沙丘运动规律、沙丘表面特征与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路线减灾走向关系,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3大形态流动沙丘环境中沙漠公路减灾选线要点。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流动沙丘区沙漠公路减灾选线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路》2007,(6):64-64
我国将对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开展区域生态研究,以保护沙漠公路两侧的生态林工程。  相似文献   

7.
《中外公路》2007,27(4):78-78
2007年8月1日,随着最后一段沥青路面铺就,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沥青路面全线贯通,预计10月1日正式通车。  相似文献   

8.
结合对内蒙古沙漠地区上百条路段的调查研究,归纳了沙漠公路沙害类型,分析了沙漠公路的沙害原因,并研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路》2003,(12)
世界上第一条建设在沙漠中的人工“绿色长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项目 ,日前顺利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这条南北纵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绿色走廊将在两年后展现在世人面前。新疆塔里木沙漠公路南北贯通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是南北疆运输的交通命脉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项目的实施 ,对确保沙漠公路的畅通和安全运行有着积极意义 ,兼具防沙治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工程建成后可为我国开发沙漠资源、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并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沙漠绿色走廊。据悉 ,该工程总投资约 2…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沙漠地区公路工程日渐增多。由于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少雨、风大沙多、流沙蔓延,给公路建设及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困难和危害。目前我国已在一些沙漠地区修筑了沙漠公路,虽已取得不少建设经验,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沙漠地区沙自身工程性质的特殊性,沙漠地区公路的选线、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及防沙和固沙措施对于保障公路使用寿命和行车通畅安全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04,(1):135-135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将再兴建一条新的公路 ,从沙漠南缘的和田北上 ,连接新建的绿洲城市阿拉尔以及南疆城市阿克苏。据悉 ,目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勘察设计 ,该公路力争在 2 0 0 4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2 0 0 5年正式开工建设。这条沙漠公路的建设 ,将有利于全国重点扶贫地区和田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 ,有利于南疆各种资源的尽快开发 ,同时也会带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团场的建设和发展新疆再建一条沙漠公路  相似文献   

12.
《公路》1998,(7)
沙漠公路防沙工程是保证沙漠公路安全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的成因和类型,结合防沙设计工作,介绍了防沙设计体系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总投资4600万元的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和田至阿拉尔沙漠公路养护站、收费站、服务区配套工程现已全面启动,同时,投资600万元的沿路移动通讯站已经竣工,在“死亡之海”建立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据了解,在沙漠腹地修建养护站、服务区和通信站在世界沙漠公路建设史上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沙漠筑路研究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4.
在沙漠地区进行公路建设对完善交通网络节点、发展偏远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探究沙漠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风险,该文从人员风险、技术风险、材料风险、机械风险和环境风险5个方面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筛选出影响沙漠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风险的23项指标;基于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有效数据,构建沙漠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风险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分析施工风险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沙漠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风险受恶劣气候、人员三违行为、风积沙质量、机械维修与保养、技术交底完整性的影响较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可为沙漠公路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考虑汽车运行速度和驾驶员心率为主的影响沙漠公路安全性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从平曲线路段与直线路段的紧张度分析发现,在沙漠公路上驾驶员并未处于紧张状态,而是经常处于安全状态;从汽车速度安全性检验可知沙漠公路的车辆按照限速标准行驶,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鉴于运行速度高于设计速度,应采取严格的行车速度管理,设置标志、标线,以保证沙漠公路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沙漠地区广泛存在于我国西北部覆盖我国国土面积的13%,具有明显的气候特点。环境恶劣植被稀少水资源匮乏,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落后。在国家西部开发的大环境引导下,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在沙漠地区始终是重要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在发展西部沙漠地区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也是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重点。本文分析我国沙漠地区全年气候特点,总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针对沙漠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经验,并提出沙漠地区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供公路行业相关人员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沙漠公路景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漠地区景观单调,容易使旅客和司机感到厌烦,使司机产生急躁情绪,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本文从观察心理和人对景观的反映角度出发,根据沙漠公路景观评价的特点,采用了模糊评价方法,选定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公路景观,景观的美观性与协调性,景观变化的节律性、连续性作为评价因子,确定了沙漠公路景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权重分配矩阵及模糊评判矩阵,并用视觉分析对模糊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通过4条沙漠公路(塔-且沙漠公路、轮台-民丰沙漠公路、G218铁干里克-若羌、塔1-塔4)的视觉评价分析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庞国奇 《公路》1998,(7):19-21
沙漠公路防沙工程是保证沙漠公路安全政常运行的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塔里木水沙漠公路风沙危害的成因和类型,结合防沙设计工作,介绍了防沙设计体秒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沙漠地区公路设计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阿拉善盟境内沙漠及其气候特征,分析了公路沙害的成因及危害形式,提出了沙漠公路较全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无人区的实地踏勘,结合对已建成的沙漠公路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提出了针对塔东沙漠公路走廊带的比选及推荐方案的具体路线的设计原则,为以后类似沙漠地区的公路路线走廊带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