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辅助造船集成系统TRIBON软件是我公司从瑞典KCS公司引进的,经过近三年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促进了设计改革,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造船周期,使我公司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快地上了一个台阶。本文介绍了TRIBON系统软件管子模块(PIPE)的功能和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先要合理化,然后信息化”是日、韩造船企业推行企业信息化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改造和优化流程上下功夫,在真实数据积累上下功夫,在此基础引进、开发计算机集成系统是日、韩造船企业推行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日、韩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了我们重要启示:(1)  相似文献   

3.
HCS系统是我国造船工业中第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由专用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的船体建造集成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六机部造船工艺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它已于一九八○年九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在上海市造船工业局受六机部委托召开的技术鉴定会议上通过了鉴定。该系统的研究成功,标志着我国电子计算技术在造船上应用的研究,已进入了发展集成系统的阶段。为考核与校验HCS船体建造集成系统的功能,在鉴定会前,上海市造船工业局就组成了由大连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广州造船厂、芜湖造船厂、求新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等单位有经验的软件研究人员参加的技术检测小组。检测小组对该系统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认真测试,对主要程序模块、操作系统和双机通讯绘图等,进行了以16000吨多用途船和15000吨散货船为对象的生产性功能考核,一致认为该系统是成功的。测试表明,系统的工作效率,比使用单个程序要提高40%左右。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一个抽象机。由于不同应用领域的需要其特性各不一样,因而希望使用一个与之相应的专用操作系统。本文所述的专用操作系统HCSOS,则是一个面向造船的操作系统。它结合造船工程的特点,对船舶建造程序集成系统HCS提供有效的支持。HCSOS现已在DJS-8计算机上实现。一个较完善的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程序集成系统,往往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系统,其目标指令可能不下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条。对于如此庞大的系统,要保证其正确性,并便于阅读、修改和扩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要得到这样一个系统,其设计过程又应以什么样的方  相似文献   

5.
使用计算机,促进船舶的自动化,始于六十年代末。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在船舶上的应用和发展,也经历了集中——分散——微型化(即微型机连网控制)的过程。近几年来,无论是船舶驾驶,还是轮机部门,我国和世界其他一些先进的造船大国都将这种新的“集散系统”应用于机舵巡回监视和控制以及导航驾驶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研制造船集成系统,从而进入了程序系统时代,这标志着我国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目前,船舶CAD/CAM系统正向大型船舶设计与建造集成系统发展,该系统将提供如下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造船工艺发展史上,船体线型光顺最早是在地板上用手工放样,现代大都是用计算机模拟手工放样的计算船体线型,用计算机计算线型光顺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由谁提出已无法考证。粗略地算起来应是在六十年代兴起,当时是作为方法研究,七十年代形成算法并开始付诸实船,八十年代集成系统显示图形和具有了可操作性。九十年代出现了三维立体图形和在统一平台上实现图形数据之间的交互,并且和设计系统、建造系统都连通了接口。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造船工艺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造船胎架计算程序”已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七日通过鉴定。鉴定会是由六机部委托上海市造船工业局主持召开的。“造船胎架计算程序”是HCS船体建造集成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为船体曲面分段胎架的制作和外板的定位、拼接、划线和内部构件定位角度等提供数据。程序的几何模型是,  相似文献   

9.
IRIBON系统是一个具有三维实体模型、较强交互功能,实现了数据共事组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与建造集成系统,朱文介绍了该系统在大连造船新厂消化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     
《中国船检》2005,(3):64-64
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代造船技术正朝着高度机械化、自动化.集成化、模块化、计算机化方向发展,重点研究开发的技术有:高效焊接技术(自动平角焊、立角焊、垂直焊、横向自动对接焊);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壳舾涂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造船集成系统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的装备包括:焊接机器人、数控机床、大型门吊等。从船舶需求看,大型、高附加值船舶及工程装备将成为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所研制的一个面向船体建造的集成系统——HCS(Hull Co-nstruction System)。系统从“船体设计、建造和生产管理一体化”的思想出发,以数据库为核心,在造船专用操作系统管理下运行。文章着重介绍了系统的结构,主要硬件,各主要程序模块功能以及系统软件。系统已投入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公差造船的发展概况“公差造船”是我国船舶制造业中的一个特有术语。它体现了先进的造船工艺方法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结合。国外类似于“公差造船”的名称有“尺寸链”管理(苏联及东欧)、“尺寸”管  相似文献   

13.
,.J IL 一一几ht了 勺 { 心推进科技进步实现船舶工业上水平上能 力_仁效益世界造船工业的演变外高桥造船基地—10万吨级船舶市场 分析世界船舶市场—模糊一概率一模拟 (F一P一S)脚令及方法美国造船业现状及前景造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造船工艺的发展策略玻璃钢舰艇建造技术现状和趋向低速机与船舶生产的“八五”协调配套 定量分析世界船舶订造量预测世界旅游船舶市场发展现状造船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前景21世纪的造船五fk(一)21世纪的造船业(二)1一11一82一1 济效益上海六船厂设计部门负责人关于缩短船 舶没计周期的建议提高设计绘图工具和…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计算机辅助造船集成系统一、二期工程及微型计算机在我国船舶行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造船成组技术》是美国“国家造船研究计划”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汇集了数国造船经验,系统论述了当代世界造船技术的许多方面。这套书对改革传统的船舶建造体制和生产方法,全面提高造船生产效益,发展造船工业具有指导作用。为此,其第一辑的8个分册已编译成中文,即将由中国海事出版社出版,船舶工艺研究所在造船系统内发行。这里刊出该部分的内容梗概,以满足我国造船界读者先睹之快。  相似文献   

16.
包国齐  周洋 《江苏船舶》2006,23(5):31-33
在船舶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船企必须深化改革,彻底转变落后的造船模式,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促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升级,努力提高船企的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是船企确保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模”要和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引进先进技术,运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造船数字化,以信息化推动造船现代化是船企的必然选择。运用CIMS建立数字造船平台,把船舶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所有管理(PLM)和企业资源规划(ERP)融于一体,将船舶建造中的设计、生产及人、财、物等信息集成共享,整体协调作业计划,同步安排资源管理,从而大幅度提高造船效率和效益。数字造船是一场重大变革,任重而道远,要转变观念、培养人才、加大投入;运用CIMS技术要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集成。  相似文献   

17.
陈伟 《中国水运》2014,(2):122-125,127
SB3DS系统是基于AUTOCAD平台,以三维建模技术为核心,面向船舶设计和制造的计算机集成系统。文中以32M全回转拖轮为例,探讨SB3DS系统在船舶动力管系生产设计中的应用,以求通过建立产品电子数字模型来实现虚拟建造和仿真检验,提供完整的生产设计图纸和统计报表,为深化生产设计,促进造船企业转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现代舰艇的C~3I系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舰艇上的“作战情报中心”(CI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40年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舰载C~3I系统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当时美国海军的“黍田系统”就是一个早期的、简单的应用计算机的作战情报中心,它的主要设备有一部雷达、一台作控制用的计算装置和一个空中交通监视和控制系统。但由于这时的计算机是电子管的,因此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到了五十年代,随着晶体管计算机的出现,体积、功耗、重量都大大减少的计算机为舰载C~3I系统中使用计算机提供了物质基础,美国海军在1961年研制成  相似文献   

19.
综述高技术在造船中的应用64 000吨级散货船“祥瑞”号概况浅谈江海直达货船的发展前景90年代的造船技术我国台湾省造船工业广州造船厂节能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1989年的造船形势造船柔性自动化和计算机集成生产问题先进装备促进造船技术的发展船体建造系统的推广维护工作今日的英国焊接研究所交通运输航道工程和港口机械中的磨粒 磨损及其对策日本船厂船舶二次除锈技术现状巨型油船的今昔与将来机器人在造晤企业中的应用 1一1 2一1 4一1 4一4 5一l 6一l 7一1 7一3 8一18一510一1坚持全面质量管理促进企业上等级对出口船舶国产化之我见10一912…  相似文献   

20.
“协同设计”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产品开发设计新模式,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它支持多个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布,而工作又相互依赖的协作成员并行协同工作,设计过程能否真正实现协同,CAD/CAPP,CAM系统集成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从协同开发环境CAD/CAPP,CAM集成特点入手,分别研究探讨了CAD/CAPP,CAM集成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构建了协同开发环境中CAD/CAPP,CAM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