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解决地铁矿山法隧道设计施工中出现的大沉降和高造价问题,通过对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番禺广场站折返线、八号线沙园-凤凰新村区间的双线断面隧道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矿山法隧道断面形状会对隧道受力和投资产生巨大影响,并结合五号线淘金-区庄区间矿山法隧道的设计,提出和验证了优化矿山法隧道断面的设计方法,改善了矿山法隧道设计中出现的大沉降和高造价现状。  相似文献   

2.
于维刚 《铁道勘察》2007,33(3):107-109
软岩隧道多采用新奥法施工,即根据隧道开挖揭露围岩的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根据现场监控量测反馈的信息,调整初期支护参数,确定永久支护的施做时间,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从工程概况、岩石物理力学特性、软岩隧道施工的基本特点,以及新奥法施工主要特点及施工等方面,阐述了西迪阿里软岩隧道应用新奥法施工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隧道工程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建国以来我国隧道工程建设作了回顾,并以秦岭隧道、广州地铁、北京地铁、以及上海地铁等重大工程为例,论述了浅埋矿山法、掘进机法、盾构法和沉埋管段法等现代隧道修建方法的运用和技术进步。最后,着重讨论了工程质量的控制和同隧道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甄大勇  张硕  周超 《中国铁路》2023,(10):60-67
查清铁路隧道轴线上的地质构造情况、降低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已成为隧道建设的重中之重。首次将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CTEM)和地震波反射法(TSP) 2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应用于某在建铁路隧道的勘察,通过在隧道掌子面开展TSP法查清构造大致位置,然后运用OCTEM法在地表进一步查明隧道轴线上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情况,利用OCTEM法得到的相对电阻率值和TSP法得到的掌子面前方围岩各项岩石力学参数,综合对比分析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圈定出断层破碎带的厚度和范围,判定隧道前方洞身的围岩完整性和富水情况。将综合分析结果与掌子面实际开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地质构造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较小的情况下,2种方法相结合能够准确地查清隧道施工作业前方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地质问题,为优化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隧道修建法在米花岭隧道出口端的施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隧道修建法是中国隧道施工的多年经验概括,本文介绍中国隧道修建法在米花岭隧道出口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六条重要作业线的建立和实施方法,即开挖,装碴运输,锚喷支护,二次模注衬砌,防排水,通风防尘和环境保护,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机械化配套措施和施工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6.
注浆在地铁矿山法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地铁中按喷锚构筑法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浅埋暗挖矿山法隧道越来越多,本文旨在分析在矿山法隧道中各种辅助施工措施的特点、适用条件。 研究方法:通过对多个矿山法隧道的调查研究,对不同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下的注浆措施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 研究结论:在城市地铁中的矿山法隧道,需根据工程的周边环境、隧道埋置深度、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尺寸,结合隧道施工的基本工法,选择合理的注浆参数,对地层及围岩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止水,不但可以避免较多的施工风险,节约工程投资,而且还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破坏,满足工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苏开娟 《铁道建筑技术》2009,(5):123-125,137
介绍了大断面市政隧道在复杂环境下,针对不同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采取三台阶法和“导洞先行、后续扩挖法”,并采用动态监测手段,从而既有效控了制地表构筑物变形,又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快速顺利地通过浅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奥法与挪威法异同点的对比说明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都属于喷锚构筑法,并以挪威法的出现对我们的启示,阐明铁路隧道在推广应用新奥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讨论了《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的不足之处,对修订《铁道隧道喷构筑法技术规则》提出了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上的隧道开挖断面积在150m^2以上,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才能满足建设需要。为此,本文以Ⅳ级围岩为研究对象,根据隧道埋深不同,对深埋情况下的台阶法和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浅埋情况下的CD法和CRD法等开挖方法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比较,掌握了超大断面隧道的基本受力规律,给出了适合于超大断面隧道的安全、经济、合适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建渝怀铁路最长单线隧道——圆梁山隧道的施工机械配置情况,阐明了采用常规施工方法(全断面法或下导坑法)及配置国产设备亦能实现铁路特长单线隧道掘进速度的稳产和高产,论述了施工机械设备的良好配置是确保持长隧道快速掘进的关键所在,同时对今后我国特长单线隧道的机械配置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拱盖法的超大断面暗挖隧道洞内逆作工法是借鉴"明挖逆作"的施工理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或其他分部开挖工法完成隧道拱部开挖与二衬拱盖施工,在拱盖形成后,隧道中下部断面通过永临结合的支锚体系和合理的施工组织,通过开挖支护与衬砌结构的逆作法施工减小工程风险,降低施工难度;在隧道中下部断面施工阶段,沿隧道纵向、横向、竖向进行三维空间施工组织,为隧道施工提供了充足的施工作业空间.目前,该工法已成功应用于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一期工程民安大道站主体隧道工程建设.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工法在降低工程风险、减小施工难度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程投资、节约工期.  相似文献   

12.
大型地下洞室多层耦合应力超前解除法施工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海南工程地下厂房洞室施工项目的工期紧、施工通道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多层耦合应力超前解除法施工技术来克服这一难题。 研究方法:由于该施工技术缺乏经验,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NSYS)模拟计算了大断面地下洞室多层耦合应力超前解除的开挖过程,对其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以确保洞室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对薄弱环节进行及时加固,进而做出了该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评价。 研究结果:通过对监测报告资料与数值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核准了该评价的正确合理性,同时与传统的分层逆做法施工技术对围岩的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证明了多层耦合施工方法的优越性。 研究结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应力超前解除法是可行的,在诸多方面毫不逊色于传统的分层逆做法,为地下大型洞室快速施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三台阶六部短距法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新建贵(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三都~五通间属于高原斜坡侵蚀、构造中、低山区,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隧道洞身地质中Ⅳ、Ⅴ级围岩等级所占比重大,施工安全风险高。针对开挖断面为138 m2~146 m2的特大开挖断面的软弱地质围岩铁路隧道,必须采取可靠的施工工法,才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研究结论:以贵广铁路大断面Ⅳ、Ⅴ级软弱围岩地质隧道施工为背景,在总结了传统三台阶施工工法的经验基础上,施工采用三台阶六部短距开挖工法,将隧道整个开挖断面分为三个台阶六个作业面,上、中、下各台阶施工同步推进,弥补了CRD法或双侧壁导坑法等方法工序多、工期长、对围岩扰动次数多的不足,便于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且机械化程度高,缩短了工期。根据现场工程实践,该工法既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又提高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4.
王林辉 《铁道勘察》2022,(1):94-100
跨海隧道由于其工程环境的特殊性,施工过程往往风险高、难度大,为在项目前期尽快稳定总体技术方案,确定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法,为工程的推进及后续阶段决策创造条件,以厦门地铁3号线超长跨海区间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从地质、工期、造价等方面研究工程总体方案,并结合施工风险、疏散救援等对不同方案断面深入分析,得出最优方...  相似文献   

15.
以双丰隧道第三系富水砂泥岩地层剩余59 m贯通段为工程背景,结合第三系砂泥岩地层的特点对隧道曾发生严重的涌水突泥事故原因进行研究,并对后续施工技术重难点进行详细论述与分析。通过采取综合泄水、降水、减压施工方法与全断面超前注浆加固施工方法、超前锚固及支护施工方法、三台阶临时仰拱+中立柱施工方法等综合施工技术实现剩余段落的安全贯通。最后对施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类似隧道地层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结构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过既有线段为研究对象,对下穿既有线结构的新线地铁车站施工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柱洞法、中洞法和侧洞法3种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三维仿真分析,研究地表沉降、既有线沉降、既有线变形缝两端结构差异沉降和塑性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3种工法下第1阶段开挖造成的地表沉降在总沉降中占主要部分,柱洞法施工造成的地表沉降和既有线结构沉降最小,中洞法次之,侧洞法最大;不同工法下相同位置处的变形缝两端结构的差异沉降趋势相同,洞室上方变形缝两端结构的差异沉降先增大后减小,远离洞室的变形缝两端结构的差异沉降始终增大;3种地铁开挖方法产生的塑性区基本位于洞室周围,但侧洞法的塑性区深入到既有线结构,影响既有线结构的安全运营。可见,柱洞法相对于其他2种工法具有一定优势,在地层沉降控制要求比较严格时,推荐首选柱洞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避免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下穿学院南路引起的下挖改造及征拆难题,提出了清华园隧道南延施工方案,从基坑支护设计、地铁13号线和学院南路保护措施、施工组织与工期等方面,对盾构和明挖法施工方案的优劣进行分析,从投资、风险、工期以及场地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根据比选结果,采用了盾构法施工方案,并对方案的实际施工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分析,证实了盾构法在隧道延长工程中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深外高中站2种大断面暗挖法(即九步开挖的双侧壁法和台阶法)不同的施工工序进行数值模拟模型比选分析,选择能够较好适应车站不同的地质条件,满足安全施工的施工工序,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结合施工监测数据可知,施工过程的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实测值与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结果较为接近,从而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盾构法、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外直接或间接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现状,结合我国目前地铁车站施工的技术水平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如果将国内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盖挖法的优势结合起来修建地铁车站,就会既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速度,又能适应目前国内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城市地铁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