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Dynaform软件对某轿车行李箱盖外板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冲压成型的压边力、摩擦因数、凸凹模间隙、拉延筋高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对4个参数对成型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从而可知影响程度最大的参数为压边力和摩擦因数。结合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压边力和摩擦因数对成型结果的影响规律,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生产零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与实际生产中所用工艺参数基本相同,成型部分仿真结果与实体零件的数据非常接近,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2.
自冲铆接工艺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塑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自冲铆接有限元模型,对自冲铆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铆接过程中半空心铆钉和板料的变形特点,以及凹模凸台高度对铆接效果的影响程度。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自冲铆接过程分为压紧、铆钉穿透板料、铆钉尾部张开和成型(墩锻)4个阶段;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铆钉尾部与板料及模具与板料的接触部位;当凹模凸台较高时,自冲铆接的自锁性能和效果较好;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黄春杰  杨光 《汽车技术》1993,(11):40-43
通过对国产08A1钢板四种试样的成型试验,研究了成型时板料向凹模的流入量与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其中板料的应力应变状态,轧制方向,厚度和坯料尺寸等因素都影响成型时板料内的流入量。增大压边力,将减少板料向凹模内的流入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导致某车型前边梁连接板翻孔开裂的主要因素,借助Dynaform软件对拉延和翻孔等工序进行了数值模拟,经过对拉延凸台高度h和凸模圆角R等参数进行优化,板料最大变薄率减小为25.6%,解决了翻孔开裂问题。以此方案指导模具设计与试验的结果表明:通过仿真软件优化翻孔类零件的拉延高度和凸模圆角等关键参数,能够有效避免开裂缺陷。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圆桶形阶梯件的一次拉深成形过程的进行了数值模拟,表明:在凸模头部的圆角附近和凹模端面圆角附近受到的应力最大,并且凸模头部的圆角附近的板料减薄较多,应力非常大,故此处最容易出现拉破现象;如果有适当压边力,则压边圈下的板料可以不出现起皱现象,且从凸模端面圆角到凹模端面圆角的区域,都是起皱的危险区;在整形阶段凸模和凹模受到的应力急剧增大,此时模具最容易被冲坏,且此阶段对模具的疲劳寿命影响最大,应力和模具疲劳寿命负相关。有限元数值模拟可以预测减薄、破裂、预测压边力和预测成形力等,可以指导模具和工件设计。  相似文献   

6.
以某轿车发动机罩为例,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快速重构了轿车发动机罩的三维曲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点成型工艺进行了缩小模型的成型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压制成型后的轿车发动机罩最大增厚与最大减薄均分布在边缘处,对零件的成型质量无影响;板料目标成型区域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表面无明显压痕和起皱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7.
微型客车顶盖冲压成型用复合材料模具及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型客车顶盖冲压成型用复合材料模具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该模具的凸、凹模均用复全材料制造,模架、围板、压力圈、镶条等用普通钢材制造。它通过曲在曲线线型压边圈及其上的阻力筋,在压力拉延的同时,压出流水槽,只用一道工谲即将整体式顶盖一次拉延成型。  相似文献   

8.
载货车底盘件一般使用热轧板在模具上冲压成形,有时还采用双层板同时成形。由于板料强度高且较厚,应用传统模具成形时,模具承受载荷较大,板料与凹模之间发生剧烈摩擦。这种摩擦不仅削弱凹模镶块的寿命,同时会拉伤成形件的表面,形成拉痕。本文分析了该拉痕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减轻拉痕的措施,给出了适合现生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某车型左前门铰链处变薄问题,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研究模型,开展了冲压成型仿真研究,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摩擦因数、压边力、压边圈行程等工艺参数展开系统研究,获取最佳参数组合后开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零件变薄率达到最优状态,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为汽车企业冲压零件外观缺陷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邓陟  才剑男 《汽车工程》1994,16(2):116-120,128
本文采用的模拟板材沿凸模圆角拉延过程的拉伸试验方法,对汽车用热浸镀锌钢板的摩擦特性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建立了镀锌层表面粗糙度,润滑状况,模具圆角半径与热浸镀锌钢板摩擦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镀锌层表面粗糙度对板材的摩擦特性影响很小,采用油性润滑剂比水溶性润滑剂能更好地改善镀锌钢板与模具之间的摩擦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