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工程设计中对常规斜拉桥的地震性能研究较为清晰,但对于独塔非对称组合斜拉桥的抗震特性分析较少。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以独塔非对称组合斜拉桥曲池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应谱法对不同塔梁连接刚度下结构的地震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最适合曲池大桥的抗震结构体系,并研究了不同阻尼比常数条件下此斜拉桥的抗震性能,为类似的独塔非对称组合斜拉桥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汶川特大地震后,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新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采用了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抗震设计理念,由单一的强度设计修改为由强度和变形等多指标控制的抗震设计方法.但是,对于现役钢筋混凝土桥墩而言,如何通过科学的抗震加固方法来增加其变形能力乃是提高我国整体桥梁结构抗震水平的关键.采用新型材料PUFA材料,对现役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了抗震加固设计.为了验证其抗震加固效果,利用OpenSees软件对每个加固模型分别进行了PUSHOVER数值解析,并与常用的混凝土加大截面法和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UFA进行抗震加固不仅可以切实提高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韧性,而且比常规的抗震加固方法具有更好的抗震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3.
详细论述了美国标准关于桥梁抗震加固设计的评估分析方法,提出了指数法和损伤评估法两种定量的初步评估法。其中,指数法能定量评估旧桥进行抗震加固的迫切性大小,便于相关部门制定区域旧桥抗震加固维修优先级目录。损伤评估法通过易损曲线的建立,侧重评估桥梁进行抗震加固的直接成本,并结合非直接成本评估旧桥抗震加固的合理性。通过中美标设计反应谱的换算,两种方法均可作为国内强震区域旧桥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或桥梁抗震加固优先级的参考,其中损伤评估法也可以作为国内桥梁抗震加固直接成本估算的参考。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指数法和损伤评估法进行了具体分析运用,对国内大量旧桥进行快速抗震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内环线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选取典型标准联高架桥,分别采用延性抗震体系和减隔震体系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对比了两种体系下的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具体表现,以及两种抗震体系在经济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高架桥采用减隔震设计体系,不仅可以获得更优的结构抗震性能,还能节省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
斜拉桥抗震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从抗震设计角度对斜拉桥的各种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着重对一种比较适合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结构体系,即塔,梁弹性约束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建议了弹性约束刚度的取值原则及范围,并介绍了几种实现塔,梁弹性约束的构造措施,最后,举例说明斜拉桥方案设计中抗震结构体系的比选。  相似文献   

6.
连续梁桥结构体系具有变形小、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特点,悬臂法是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浇注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连续梁桥施工实例,简要探讨悬臂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潇 《交通科技》2013,(5):13-16
采用单梁式有限元模型对望亨北盘江特大桥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和群桩效应,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该桥进行了地震反应的对比分析,在塔梁之间设置经过优化设计的阻尼器后对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阻尼器的设置能有效降低漂浮体系大跨径斜拉桥地震作用下关键截面的位移响应,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宜宾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宜宾长江公路大桥斜拉桥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 N SY S,选取空间BEA M 4、LIN K 8及M A SS21单元建立动力计算模型。用子空间迭代法对宜宾长江公路大桥主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根据桥址场地地震动参数,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并按桥规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验算。结果表明,宜宾长江大桥主桥抗震结构体系采用弹性索体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以某多孔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4种纵桥向抗震体系:常规抗震体系、增加固定墩抗震体系、液体粘滞阻尼器抗震体系和铅芯橡胶支座抗震体系。以常规抗震体系为参照,对比分析了固定墩个数、液体粘滞阻尼器和铅芯橡胶支座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固定墩个数,并不一定能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液体粘滞阻尼器在不改变桥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推荐为纵桥向抗震体系;铅芯橡胶支座使全桥刚度趋于均衡,可大幅降低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在兼顾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推荐为纵桥向抗震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以某一工程实例为背景,对在一致激励地震作用下独塔斜拉桥的几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抗震分析,比较了不同体系的地震响应。着重对挑选出的合适的抗震结构体系进行纵桥向减隔震设计,即塔、梁之间设置弹性连接装置,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从结构体系出发,探讨了重庆曾家岩大桥的抗震特点。通过地震动响应分析,对大桥的位移响应、支座承载能力、下部结构强度及基础承载力进行了评估,优化了原有设计中不满足抗震需求的部分,提高了大桥运营阶段的安全性。基于大桥的结构体系特点,探讨了阻尼器对大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内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借鉴国外一些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并结合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给出了规则桥梁的定义,并提出了仅适用于规则桥梁的单振型反应谱抗震计算方法。桥梁工程师应当掌握简化分析方法进行桥梁抗震计算,对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本文对8度区一座规则桥梁分别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手算和多振型反应谱法程序计算,比较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二者相差比例在工程结构设计允许范围内,为高烈度区规则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对某桥梁抗震分析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是桥梁结构抗震计算中的两种基本方法.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差异,对某主桥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应用反应谱法和时程法分别对主桥结构进行了P1和P2两阶段的地震响应分析和相应的强度验算,两种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由于反应谱法分析是基于线性系统的,而时程法作为精细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任何非线性系统,因此在两种方法结论有较大差异时,应以时程法结果作为最终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反应位移法的隧道结构抗震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林 《路基工程》2010,(5):142-144
5·12汶川大地震中隧道工程显现出的大量震害现象,再次提醒工程界应高度重视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目前我国山岭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多采用地震系数法,文中引入反应位移法,在简要介绍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单线铁路隧道工程为背景阐述了计算过程,并与地震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作为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基本方法均写入了我国规范,但其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反应加速度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反应加速度法的计算步骤,并以某典型地下结构为对象,采用该法计算了地震响应的受力特征,并与反应位移法进行了简单比较。结果表明:反应加速度法因能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在理论上更为合理,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广东韩江特大桥为超长多跨连续梁桥,场址地震烈度较高,抗震设计对结构体系方案的影响较大。从抗震设计的角度对韩江特大桥的结构体系设计进行了比选,对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介绍了速度锁定器支座的应用,以期为同类桥梁的减隔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某8度区城市快速路高架桥为依托,选取一标准联装配式简支变连续小箱梁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结构体系(板式橡胶支座)和减隔震结构体系(铅芯隔震橡胶支座)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比较不同支座设计体系下结构的具体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减隔震体系具有更优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金杰  余斌  张精岳  杨立坡 《公路》2022,(6):129-134
为研究适用于宽幅、大跨度中承式拱桥的合理抗震结构体系,以主跨160 m的聊城黑龙江路徒骇河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基于性能减隔震设计方法及各向异性减隔震设计实现方法,利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非减隔震体系、常规减隔震体系和基于性能的抗震体系对大跨度中承式钢桁架拱桥结构响应和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跨度中承式钢桁架拱桥的纵、横向动力特性相差较大,分别按照纵、横向自振周期进行减隔震设计,则地震响应更低、抗震性能更优,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波  朱宏平  史雅楠 《公路》2007,(11):1-7
以武汉在建天兴洲大桥南岸引线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考虑桩-土-结构共用作用情况,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成桥状态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及累计振型参与质量比,确定了运用反应谱法对地震作用进行振型组合时所必需的振型阶数。对该桥进行了地震反应谱分析,得到各概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最大值,并根据"三水准"设防原则,分析评价了该桥的综合抗震性能,为该桥的建设和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该类桥型的抗震性能提供了分析基础。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能够满足预期的设计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营口辽河公路大桥为背景,对斜拉桥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从斜拉桥的抗震分析方法和动力分析模型入手,研究斜拉桥的结构动力特性,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和时程积分法分析计算.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索力和重力对结构的动力特性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小.对于大跨度斜拉桥至少取前30个振型进行反应谱分析才合理.在3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下,采用反应谱法计算,斜拉索的地震力较小,静内力加动内力均小于索的设计值,索始终保持弹性工作,且无松弛现象.以全飘体系顺桥向+竖向输入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计算出塔根部支座反力、辅助墩及边墩支座反力、节点位移最值、拉索单元轴力最大值,并绘出顺桥向和竖向EL-centro地震波时间历程曲线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