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路网络段交通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公路网络段交通量预测方法,以通过交通分配模型由路段交通量推算OD量为基本交通分析手段,应用回归分析建立各分区经济指标与出行产生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经济指标的规划值预测未来规划期的公路网络段交通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农村客运交通分布预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建立基于工农业总产值关联度的交通分布预测模型,灵活合理地运用引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可以作为常规交通分布预测方法的补充,丰富农村客运规划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阐述了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分析的意义及作用,着重分析客运场站的交通发生特点,给出了对现状已有客运场站和待规划客运场站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步骤和研究重点,利用交通流车辆穿插理论进行了客运场站的出入口以及相邻路段动态交通影响分析计算方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组织设计的方法。最后,结合江苏省昆山市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及交通组织设计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石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客运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石市2000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分析黄石市居民出行基本特征:出行次数,出行目的构成,出行方式构成,不同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时耗,出行时辰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黄石市客运交通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从道德网通行能力,公共客运交通优先,快速交通系统,客运交通管理,政府的公共客运交通政策,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模及公共客运交通行业服务标准等方面,提出了黄石市客运交通发展战略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型国际赛事对客运枢纽的要求较高,客运枢纽既要满足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又要满足赛事期间的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配套设施——崇礼客运枢纽为例,从设计理念和原则、规划定位和建设规模、交通组织、场站功能布局、站房建筑等方面,探索了大型国际赛事条件下客运枢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将区位理论、区域科学、交通规划等学科中广泛应用的引力模型引入县域区际客运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的县域区际客运需求分析方法。该方法突破了传统方法仅限于用县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变量去解释客流生成的局限,对县域交通需求生成分布特性进行了学术归纳,建立了区际客流量与基于相互作用区域的生产总值、人口、距离、车程时间、区域面积5个经济、社会及交通条件变量之间的方程关系。实证应用表明:该方法模型能被实例数据所标定,能很好地解释县域区际客运需求生成、分布机理,量化识别客运需求影响因素,预测客运需求内生变量的变化对线路客流量与需求潜力的影响;该方法丰富了县域区际客运需求分析理论,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是关系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其中决策变量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周转量。该模型的目标为最大化城市客运交通效率,该交通效率不是简单的各种交通方式客运周转量的函数,而是由各种交通方式的客运周转量和各种交通方式对城市客运交通效率贡献率共同决定。同时考虑客运交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满足的出行需求总量约束、可达性约束、占地约束、能耗约束、环境容量约束和各种交通方式发展规模约束等。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公路网络段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公路网络段交通量一种新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以通过交通分配模型由路段交通推算OD量为基本交通分析手段,应用回归分析建立各分区经济指标与出出产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经济的规划值预测未来规划期的公路网络段交通量。  相似文献   

9.
谭明军 《公路交通技术》2013,(1):116-119,128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是枢纽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步骤,预测结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枢纽的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的发挥。为此,将"四阶段法"中的交通分布预测原理运用于客运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建立换乘量分布的最大熵模型并设计其算法。模型引入重力式先验概率,隐含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描述出行者的换乘行为,发生概率最大时的换乘量分布即为规划年的换乘量分布。将该模型应用于福田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中,通过基础数据的引入和模型参数的标定,可获得比较满意的规划年换乘量分布数据,并为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快捷、高效、安全、舒适、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战略目标指引下,对长兴中心城区城市客运枢纽规划进行深入研究.该课题首先对客运枢纽规划布局选址原则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长兴中心城区对外客运交通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结合客运需求量的预测,提出合理的长兴中心城区综合交通枢纽及客运枢纽规划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交通流路网分配的概念及在交通控制与诱导中的作用,重点研讨了交通动态分配过程及分配模型,对于解决区域性交通适时控制与诱导问题,认为目前的动态交通分配的前提和结构均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碍,建立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运输需求函数的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滨  周伟 《公路》2012,(1):136-138
区域高速公路网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预测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量,引入经济学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人均GDP、人口密度为参数构建运输需求函数,基于运输需求函数构建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模型能以简单的因素分析基础,对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进行预测,为区域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具有较少的伤亡人数、对周边交通运行状况影响较大等特点,对该类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方法研究。研究构建事故地点平均行车延误计算模型。基于社会劳动价值的计算,将事故伤亡人数换算为经济指标。利用单位时间劳动力价值,将由事故引发的其他车辆的行车延误损失时间换算为经济指标。将其与非必要燃油消耗一并计入事故第三方经济损失。借鉴现有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采用等价折算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哈尔滨市2007~2008年事故数据为例,计算其综合评价指标。依据综合评价指标的累积频率曲线,提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等级界定阈值。以2017年6月发生于大连市高新园区的1起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为例,分别采用现行分类标准和提出的评价方法评价其严重程度。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事故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并包括非必要行车延误及燃油消耗的第三方经济损失,可以充分体现该类事故的特点,并能够合理划分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车辆识别技术的交通流路径分布信息采集系统的构架方案。为了清晰表达交通流路径分布信息,研究了交通流路径分布的信息格式。基于决策支持系统构架设计,提出了交通拥堵管理决策方案库构建技术路线。以上海市快速路基于车牌识别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建设为实例,阐述了交通流路径分布对于提高交通拥堵管理水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信号采样理论在交通流检测点布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交通流检测点布设领域研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交通流检测点布设本质上属于空间交通流信号采样问题。依据信号采样理论,建立了确定检测点间距或密度的方法与流程,该流程包括空间交通流信号产生、离散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间距确定、误差分析5个步骤。对高速公路拥挤状态下的仿真分析表明:100 m的检测点间距可以满足对拥挤交通流状态的真实检测,该数值接近于实际应用中的最小值(125 m),说明该理论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公共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丹东市公共交通供需平衡性,运用"四阶段"模式对丹东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产生、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布、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做出预测,以利于整个交通系统的内部平衡以及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发展,旨在为公交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通事故数据,对北京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肇事车辆、死伤人员、事故原因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交通事故分布具有规律性,肇事主体以及事故原因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接入管理技术的优势,结合青岛地区的交通现状,提出了适合青岛地区的接入管理技术。研究对于改善青岛地区的交通拥挤、提高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以及维护城市环境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以建国门立交改造为例,从系统角度对建国门立交及周边交通运行状态、交通拥堵分布及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论为建国门立交改造方案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持,并采用宏观模型和微观仿真两种方法对立交改造方案进行评价,确保在综合考虑周边现有交通设施与各类限制条件下,改造后的建国门立交具有安全、有序、畅达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孙焰  孙有望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33-135,141
研究运输系统中动态交通分布的预测方法,即在运输系统中,当各交通小区的发生交通量及吸引交通量出现变化后,需根据当前交通OD分布表迅速确定下一阶段的交通OD分布表。确定OD分布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有的预测方法都需经反复多次迭代才能得到计算结果,计算速度不能满足动态交通系统的要求。论文通过建立预测动态交通分布的优化数学模型及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求最优交通分布的一个解析公式,应用闭回路法设计了满足非负约束并使误差增长最小的一种调整方法。由算例表明该模型计算速度快,计算效果好,适合动态系统的交通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