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四部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和轮渡。在此仅介绍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无论从运力和运量来看,这两者都是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一、武汉市公共交通基本情况目前,武汉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由地面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BRT和过江轮渡构成。因BRT和轮渡客流占比较小,出租车不能完全表征稳定的群体出行特征,这里讨论的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的变化,地面常规公交在公共交通体系中承担的出行比例逐年下降,但其主体地位没有改变。自2012年  相似文献   

3.
上海黄浦江越江交通发展特征与改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浦江越江桥隧设施发展的4个阶段 自1970年代以来,黄浦江越江设施的建设总体呈现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0年代,出于战备需求建设,越江桥隧的区位和通行条件均存在不足,越江能力很低。第二阶段:1980年代,为缓解黄浦江越江极度拥挤状况,建设越江设施直接联系浦西、浦东中心区,黄浦江桥隧越江能力提高了2~3倍但依然低下。第三阶段:1990年代,为促进浦东开发开放,全面消除浦东对外联系屏障,开始大规模、多方位建设各种越江桥梁,黄浦江越江设施通行能力比1980年提高了4倍,极大促进了浦东的开发开放。  相似文献   

4.
近日,温州市政府下发《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六大举措。《意见》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明确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目标: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的主导地位确立,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社区巴士为辅助,出租车和水上观光巴士、轮渡为补充,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体系。争取进入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5.
张祺 《交通与运输》2007,23(2):58-58
有些国家把出租汽车划入私人交通的范畴,因为它像私家车一样,仅运载1人或1户。我国将出租汽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因为它运输的是社会公众。上海城市交通自皮书提出,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常规公交是基础,出租汽车是补充。何谓补充?是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功能上,对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不足的补充。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包括轮渡、索  相似文献   

6.
黄浦江是上海市中心城内的自然阻隔,两岸越江通道现有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四座大桥和延安路、打浦路、大连路、外环四条隧道。今年下半年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正式通车,到2005年,浦东内环线内将有五处越江通道,构筑起浦东新的越江交通网。到2007年,内环线以内可在800米内找到越江通道,上海将建成12处、72条车道机动车越江工程,届时将大大提升越江能力,形成浦东、浦西两岸互动互通、比翼发展的局面。同时应该看到目前越江桥隧通行能力趋于饱和,黄浦江五个主要越江通道的最大日交通流量合计已达51.1万辆/日,平均每车道流量为1.97万辆/日,而且,随着浦江两岸的进一步开发,越江交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过江难仍是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王华 《交通标准化》2004,(11):92-95
城市交通状况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城市应实行公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轮渡公司有31条客、车渡、交通艇航线,投入营运船舶89艘,职工上岗人数3050人,是一个历史悠久,各项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这个公司为使轮渡安全服务工作适应越江方式多元化和客流结构的不断变化,提高轮渡的整体形象,在轮渡的生产现场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上海中心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摊大饼”的模式。如从内环内发展到外环内,甚至外环线两侧。新发展区公共交通如何解决一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本人认为,轨道交通暂且不论,地面公交应以开设新线为主,从而有效改善区域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0.
上海创建"公交都市"须从规划、制度、标准、智能引导和市民需求着手。 一、一体化规划 上海大体量的公交发展需要一体化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基础、水上轮渡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通过综合交通枢纽紧密衔接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低碳智能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2014,(2):69-70
据美国公共交通协会提供的报告表明,发展公共交通可令全美受益。21世纪,公共交通将处于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美同人意识到搭乘公共汽车、火车、地铁、轮渡和有轨电车的益处多多。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公共交通出行的益处,公共交通在21世纪将引领美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华南最大的公共交通和道路运输企业——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市公交集团)于近日正式挂牌成立。据了解,广州市公交集团总资产达153亿元,囊括广州地区12家公交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经营版图涵盖公共汽电车客运、轮渡客运、出租车客运、公路旅客运输等多个领域。该集团的成立也标志着广州市国有公共交通资源优化配置整合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研究杭州近年来城市公交设施和公交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推演了杭州城市公交经历的三个阶段,公共交通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公交设施的投入并未达到吸引客运量的应有效果的结论,并从交通规划设计和规划理念转变两方面探讨了公交发展思路,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定量考察公共交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性,本文从固定资产投资、市辖区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数等方面,分别建立与公共交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并以江苏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公共交通能够显著拉动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公交初期阶段的发展模式应以加快完善路网为主,相对成熟阶段则应以运力投放为重点;公共交通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分散效应,并且仅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公交客运总量才产生显著作用;公交发展水平越成熟,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越高.公交运力并不直接影响城市就业和引导城市人口分散.地铁开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就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肖玲  王正 《交通与运输》2006,22(5):21-22
一、黄浦江水上客运发展历史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它以宽敞的水域、充沛的水量、良好的河势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数百年来哺育了两岸工,农、商等百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上海由一个中国沿海不起眼的小渔村发展成了世界大都市和国际大港口。黄浦江蜿蜒流经市区,将上海一分为二,西岸叫浦西,东岸为浦东。轮渡的开设,犹如在黄浦江上架起了一座活动的桥梁,把浦江两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黄浦江哺育了上海,也繁衍了举世闻名的上海轮渡。  相似文献   

16.
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能源战略、环保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三个方面剖析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思想的内涵,为各地充分认识和深入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思想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公共交通的相关条例、标准和规范、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和公共交通专业规划、大运量公交客运系统以及公交市场的相关政策几个方面,阐述了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主要工作任务。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只有成为全民的理念,公共交通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优先。  相似文献   

17.
在“公交优先”战略背景下,公共交通的建设发展有必要清楚了解居民的公交选择需求和偏好.研究基于上海市居民公交出行选择偏好问卷调查结果,首先分析了上海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费用、便捷性等方面对公共交通出行者选择及放弃公交的敏感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上海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做了分析.研究成果对于上海市公共交通发展和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公共交通出行者选择偏好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论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老城区路网密集、道路狭窄、交通拥挤等特点,以苏州市古城区为例,分析论证了老城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从公交规划、公交票价和政策、公交优先技术等诸多方面对城市老城区公共交通发展的策略和模式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结果对我国其他类似城市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无为县城为研究对象,以公共交通规划为主题,从公交体系构建、公交需求量预测、公交线网组织以及公交设施布局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思考,响应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号召,同时也为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徐明 《城市公共交通》2001,(5):47-48,43
1引言   上海作为拥有13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是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手段.目前公共交通日平均客流量达680多万人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海市于1999年提出了实施“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工程的设想.上海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的目标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公交、地铁、轮渡、轻轨和出租五大公共交通行业的一卡通用,并建成统一的发卡系统和中央清算系统及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一卡在手,路路通行“.本文将结合上海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近两年建设和运营的实践,介绍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的设计思路、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