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5)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被动如图10所示,齿圈顺时针旋转;齿圈与行星齿轮是内啮合,则行星轮顺时针旋转;因太阳轮固定,则行星轮在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还沿齿圈在顺时针公转,于是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旋转。这种组合为降速传动,传动比一般为1.25~1.67,可用于自动变速器的2挡。  相似文献   

2.
<正>五、81-40LE型自动变速器传动路线81-40LE型变速器为电控4速自动变速器,主要装配于上海通用凯越1.6、乐骋1.4和长安福特嘉年华轿车上。81-40LE型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采用拉维娜式,前、后行星排共用一个行星架和齿圈,行星架上有长、短2个行星轮,长行星轮同时与短行星轮、齿圈和后太阳轮啮  相似文献   

3.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速比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正思 《汽车维修》2007,(4):43-44,46
一、速比计算的理论基础1.行星齿轮机构原理及速比公式推导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轮、内齿圈和若干行星轮组成,行星轮用轴固定在行星架上。如图1所示,太阳轮的齿数为Z1,齿轮上的作用力为P1,作用力至中心的距离为R1;内齿圈的齿数为Z2,齿轮上的作用力为P2,作用力至中心的距离为R2;行星齿轮的齿数为Z[4Z4=(Z2-Z1)/2],其中心  相似文献   

4.
2挡动力传递路线 2挡动力传递路线如图60所示。2挡时,低速挡离合器接合,驱动后排行星齿轮系太阳轮;2/4挡离合器接合,固定前排行星齿轮系太阳轮,则前排内齿圈/后排行星架同向减速旋转(输出)。由以上分析可知,在2挡时,前、后排行星齿轮系都参与速比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5.D4=B+D+E当变速器进入4挡,离合器C松开,离合器D开始接合,输入轴不再由离合器C输入给第三排齿圈3以及第四排太阳轮4,而是仅由第二排行星架2常输入;由于第二排行星齿轮机构中,并没有相对固定的部件,那么行星架2的动力将按照以后的关系按照比例送给第二排太阳轮2以及齿圈2;那么由于离合器E接合,那么第三排太阳轮3就等于直接连接到了齿圈3,所以此时第三行星排就是传动比为1的状态,3个部件整体旋转;而又由于离合器D接合,那么第四行星排的行星架4又等于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3等于齿圈3,也就等  相似文献   

6.
刘成 《汽车维修》2008,(12):8-9
FN4A—EL型自动变速器采用改进型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即前、后排两个太阳轮独立运动,后排行星架与前排齿圈为一体;后排齿圈与前排行星架为一体,是动力输出端。  相似文献   

7.
<正>(1)拉维娜行星齿轮组:在1挡时,输入轴顺时针旋转,离合器C1结合,连接输入轴与后太阳轮,后太阳轮顺时针旋转,长行星轮逆时针旋转,齿圈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单向离合器F1锁止,防止齿圈逆时针旋转,则行星架顺时针减速旋转(输出)。(2)U/D行星齿轮机构:没有  相似文献   

8.
<正>丰田卡罗拉轿车配备的U341E型自动变速器,其齿轮变速机构采用了CR-CR式行星齿轮机构,即将两组单行星排的行星架C(planetcarrier)和齿圈R(gearring)分别组配。该行星齿轮机构仅有4个独立元件(前太阳轮、后太阳轮、前行星  相似文献   

9.
(二)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FN4A-EL 自动变速器采用改进型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 即前、后排两个太阳轮独立运动,后排行星架与前排齿圈为一体;后排齿圈与前排行星架为一体,是动力输出端。在变速器内部有3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和1个单向离合器,动力传递示意图如图191所示,各换挡执行元件的作用如表7所示,不同挡位时,各换挡执行元件的状态如表8所示。  相似文献   

10.
(3)3挡动力传递路线 行星排1:3挡动力传递路线如图103所示。2挡时行星架固定,内齿圈顺时针减速旋转,行星轮顺时针旋转,太阳轮逆时针旋转;在3挡时,太阳轮固定,因行星轮在顺时针旋转,于是行星轮带动行星排1行星架/行星排2内齿圈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1.
拉维那式行星排:结构紧凑但比较复杂。现在大部分欧款车型使用的大都是这种形式的行星排。其实拉维那式行星排也是由两个单排组成,其中的一个单排上多了一组行星轮。它的定义是两个单排中有两个自由太阳轮同时共用一个行星架、共用一个齿圈,而且齿圈还永远作为输出元件。图35为丰田威驰轿车U540E变速器动力传递简图。  相似文献   

12.
奥迪OBK8挡变速器有四排行星机构,三组离合器和二组制动器组成(见图1),齿轮参数见表1。制动器A制动第一、二排太阳轮,制动器B制动第一排齿圈。离合器C是离合输入轴和第四排太阳轮,离合器D是离合第三和四排行星架,离合器E是离合(第二排齿圈与第三排太阳轮)和(第三排齿圈与第四排太阳轮)。固定的共体元件有第一、二排太阳轮,第一排行星架与第四排齿圈,第二排齿圈与第三排太阳轮。  相似文献   

13.
3.常见的行星齿轮组介绍目前,在汽车传动系统的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组的应用上,我们最常见的行星齿轮机构类型有:拉维奈尔赫型、辛普森型两种构造,其对应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拉维奈尔赫型行星齿轮组中前后两排公用齿圈、公用行星架,其中前排的行星轮与后排的行星轮也是公用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种确定行星轮系绝对转速通用议程式简单分析方法。该法基于行星轮系运动通用议程式,由此得出简单的、复合的行星差动伞齿轮系和行星差动园柱齿轮系的绝对速度,最后得出行星差动轮速通用议程式,该议程式可用对任何简单的、复杂的星行轮系,其中仅仅用了两轮行星差动轮系或成对行星差动轮系的系值(齿数比)(Krstich 1985b)本文参考了“确定行星轮系绝对转速通用议程式分析法”一文。《车辆设计》国际刊第9部分,第6册,666-674页。  相似文献   

15.
一、F4A42自动变速器概述 索纳塔、伊兰特、欧蓝德和奇瑞东方之子等车均装用F4A42型自动变速器,其构造基本相同,只是某些参数和电控制系统略有不同,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F4A42自动变速器采用改进型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其前排齿圈与后排行星架为一体:前排行星架与后排齿圈为一体,是动力输出端,两个太阳轮独立运动。  相似文献   

16.
3.2挡动力传递路线 (1)减速行星齿轮组:2挡动力传递路线如图24所示,动力由涡轮轴传至内齿圈,太阳轮固定,则行星架同向减速输出;离合器C1工作,将减速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拉维娜行星齿轮组后排太阳轮连接在一起,将涡轮轴动力经减速行星齿轮组减速后传至拉维娜行星齿轮组后排太阳轮。  相似文献   

17.
李巍 《汽车维修》2004,(5):54-55
如图8所示,因内齿圈齿数少于行星架齿数,从而实现超速传动方案,且二者同向旋转。解释:当行星架顺时针旋转,由于太阳轮已被制动,行星架必然带着行星齿轮沿着太阳轮上的啮合面轨道向“前走”,其结果便是行星齿轮在作顺时针自转的同时推动内齿圈,使其作顺时针旋转(外、内齿轮相啮合)。  相似文献   

18.
本期分析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4挡机械传动与油路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先看机械冗件工作表:B2制动器继续工作,目的是继续制动中间排的太阳轮,K3离合器停止工作,目的是放松后排太阳轮,K2离合器开始工作,目的是制动中间排的内齿圈和后排的行星架,从而形成中间排的内齿圈主动,带动中间排的行星齿轮围绕中间的太阳轮顺转,同时也驱动了中间的行星架从动减速顺转,传动比是1:1.368,4挡机械传动路线成立。  相似文献   

19.
新款一汽奔腾轿车搭载了FS5A—EL型5速自动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的总体构造如图1所示,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变速器内部有3个行星齿轮组,分别称为前行星齿轮组、后行星齿轮组和副行星齿轮组。其中,前、后行星齿轮组是改进型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其前排齿圈与后排行星架为一体;前排行星架与后排齿圈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5挡动力传递时起作用的换挡元件为离合器B和离合器E。如图24所示,涡轮轴驱动初级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H1和离合器E的外摩擦片支架,内齿圈H1驱动行星齿轮P1,P1在固定不动的太阳轮S1上滚动,于是行星齿轮托架PT1被驱动;离合器B将PT1与太阳轮S2连在一起,从而将转矩传递到次级行星齿轮组上。离合器E将涡轮轴与次级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PT2连在一起,也将转矩传到次级行星齿轮组上。长行星齿轮P2与行星齿轮托架PT2及太阳轮S2一起驱动内齿圈H2,由于H2与输出轴连在一起。从而进行动力输出获得5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