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源渡航电枢纽泄水闸堰前淤积导致的检修闸门不能正常使用这一问题,采用运行调度冲沙试验,分析泄水闸堰前冲沙效果,从而得出合理的冲沙减淤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该枢纽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泄水闸运行调度冲沙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粒径小于4cm推移质泥沙引起的淤积;且隔孔开启泄水闸方式的冲沙效果比连续开启泄水闸方式的冲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湘江大源渡航运枢纽泄水闸门调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源渡航运枢纽整体模型试验的结果,对枢纽泄水闸门合理调度控制条件进行了分析、探求用闸门开启调度来控制泄流的出流速速和尾水位的提高,以保证工程安全和增加电能效益。  相似文献   

3.
渠江风洞子航电枢纽是以航运为主,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取水口布置于弯道凸岸一侧,取水位置不利。本文结合风洞子枢纽整体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枢纽建成前后坝区河段不同水沙运动规律,论证电站取水口及尾水渠平面布置的合理性,研究了库区泥沙淤积对电站引水防沙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电站厂房取水口布置于弯曲河道凸岸,电站进口前池能否保持门前清问题,提出改善取水口引水防沙条件的优化工程措施,并采用拦沙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大源渡枢纽泄水闸检修闸门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选用最为合理的方法解决,涉及方案比选、具体结构设计四方面,并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面向交通资源整合的大城市公铁枢纽联合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同步优化公铁枢纽布局与集散交通资源配置,分析了不同等级公铁枢纽布局关系,建立了枢纽客流集散评价模型,提出了公铁枢纽联合布局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大城市核心区以市郊铁路枢纽独立布局较为理想,中圈层适宜采用"市郊铁路 普通级公路客运枢纽"、"普通铁路 都市圈级公路枢纽"或"普通铁路 普通级公路枢纽"的联合布局模式,外圈层以"市郊铁路 普通级公路枢纽"、"市郊铁路 快速级公路枢纽"、"高速铁路 普通级公路枢纽"或"高速铁路 快速级公路枢纽"的联合模式较优;在站场布置方面,竞争为主或完全竞争型宜布置为异站异场或异站同场式,协作为主或完全协作型以同站同场或异站同场式布置较优。该布局模式在典型大城市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降低交通负荷,满足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条件下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我国铁路客运站建设的限制条件,将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分为集中和分散模式.采用何种布局模式与城市规模、既有铁路枢纽布置图形、铁路线路引人枢纽的数量及等级、城市交通路网构成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因素有关.根据客运站布局优化原则建立了两种布局模式的优化模型和解法.以海口和成都枢纽为例,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拟建松花江大顶子山航运枢纽位于松花江干流哈尔滨市下游 70km处 ,哈尔滨市防洪问题是决定兴建枢纽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断面模型及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成果 ,分析了不同堰型、堰顶高程及泄水闸孔数的综合泄流能力 ,提出满足泄流能力要求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株洲航电枢纽布置方案研究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利枢纽布置须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航道,以及水工建筑物各自的功能、布置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才能寻求到最优的布置方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拟建的株洲航电枢纽的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推荐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低水头泄水闸设计与试验资料,建立了用于研究泄水闸消力池三维紊流的网格模型,并利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对典型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流速分布与物理模型观测值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数模分析了消力池内流场流态、紊动能分布等水力特性,揭示出消力墩提高低弗氏数水跃消能效率、改善出池流速分布的机理,说明该数学模型能够用于研究低水头泄水闸消力池水力特性,为今后采用数学模型设计和优化此类工程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交通网,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强化方式衔接。基于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与枢纽衔接和转换的重要功能,提出了广义枢纽概念,围绕多模式交通网络与广义枢纽的供需特征、交通分配、优化方法、仿真研究等进行研究综述。基于城市综合交通呈现“多方式出行需求、多模式网络供给”发展趋势,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多模式交通网络供需特征及互动机理、一体化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多模式网络与广义枢纽协同优化和多模式组合出行与广义枢纽仿真。上述重点研究方向将为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一体化水平、提高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出行方式结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铁路枢纽的网络表示,分析了铁路枢纽的车流结构和作业流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铁路枢纽编组站作分工多目标优化的内在机理和相互关系,构造了基于集合创分意义下的数学优化模型,并据此讲座了铁路枢纽编组站作业分工问题的内在本质及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渠江风洞子航电枢纽是以航运为主,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取水口布置于弯道凸岸一侧,取水位置不利.本文结合风洞子枢纽整体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枢纽建成前后坝区河段不同水沙运动规律,论证电站取水口及尾水渠平面布置的合理性,研究了库区泥沙淤积对电站引水防沙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电站厂房取水口布置于弯曲河道凸岸,电站进口前池能否保持门前清问题,提出改善取水口引水防沙条件的优化工程措施,并采用拦沙、导沙、拉沙的综合防沙系统,取得较好的引水防沙效果.研究成果已被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13.
《湖南交通科技》2006,32(3):I0002-I0003
2005年8月15日,时任交通部长,现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杨泰波副省长和时任省交通厅厅长李安的陪同下,视察了株洲航电枢纽。图为张书记等一行在株洲枢纽电站厂房参观,他预祝首台机组并网取得成功。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工程自2004年12月大坝初期蓄水完成,船闸建成胜利通航后,2005年8月电站首台(1号)机组并网发电;同年10月和12月,第二台、第三台机组相继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截至今年5月,各台机组累计发电2.2亿kWh,发电收入达6000万元,将全部用于枢纽的后期工程建设。船闸累计通过船舶2.2万艘,通过货运量约416万t。株洲枢纽第二期大坝13孔泄水闸工程进展顺利。今年4月中旬,完成了大坝闸墩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施工,二期闸坝闸墩的全部封顶,标志着枢纽主体混凝土浇筑工程全部完成。4月初以来,二期闸坝长约300m的坝顶公路桥开始吊装架设,泄水闸13孔弧形钢闸门开始安装。预计今年7月底,将全面完成二期大坝的土建工程、弧形闸门及液压启闭设备安装工程、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安装工程等全部施工任务,株洲航电枢纽的整个工程建设任务有望提前完工。  相似文献   

14.
株洲航电枢纽是湘江航运梯形开发中的第二个重要水利枢纽,针对株洲枢纽所处空洲分汊河段的特点,就空洲洲头形式及上引航道导堤长度对株洲枢纽水流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优化了空洲洲头形式及上引航道导堤长度,为枢纽总体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南津渡水库为原型,按照原设计方案建立泄水闸物理模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南津渡水库在洪水期间的泄流情况,研究消能设施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破坏的原因。然后对南津渡水库消能设施进行改进,并通过试验证明,改进措施减弱了水流对消能设施和河床的冲刷破坏,消能效果显著,改进措施经济合理可行,保证了枢纽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乌江属典型的山区峡谷型弯曲河道,洪峰量大、变幅大、设计水头高,使得通航建筑物的平面布置难度大,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条件较为复杂。以乌江主要枢纽为原型,建立峡谷型弯曲河道枢纽通航建筑物概化模型,研究不同引航道布置方式、尾水渠与下游河道的交汇角度对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影响程度,提出适宜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小比尺船模技术原理及特点分析,结合枢纽上下游的通航水流条件,展开对涪江冬瓜山航电工程及通航建筑物的优化布置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航代表四级流量,500 t级船队上下行最大舵角均未超过船模试验安全舵角限值(25°),上行最小航速均优于船模试验安全最低航速(0.4 m/s)。冬瓜山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满足四级航道的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水利航 运枢纽围堰导流后的临时航道整治是一个难题。本文介绍了湘江大源渡航运枢纽建筑物布置,一期围堰导流后的河道演变特征和临时航道的整治理论与原则。  相似文献   

19.
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研究项目,运用行人步行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探讨了交通客运枢纽内不同换乘方式换乘距离、枢纽立体空间优化等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对交通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和优化评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跃洲枢纽河段属于山区弯曲河道,河流蜿蜒曲折,沿程河槽狭窄,河势较为复杂,通航条件较差.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跃洲枢纽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5级特征水位下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流速与流态,为引航道布置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弧形导航墙方案可减少直线段长度,改善枢纽通航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