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的典型浮桥案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浮桥建设的差异,阐述了浮桥的基本组成及分类,对浮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全面剖析,探究了浮桥的现状及应用前景。根据工作经历并结合浮桥的自身特性,对国内浮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现阶段国内建造永久性重型浮桥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浮桥的建造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邹焕华 《中外公路》2004,24(6):71-73
文中介绍了早期浮桥的类型及结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建造桥梁目的的改变,现代意义的浮桥随之产生,并在适当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与其他桥梁类型相比较,依然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长期浮桥的腐蚀与防腐蚀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榭跨海海浮桥设计与使用的工程实践,在多年数据采集和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对中长期浮桥的腐蚀与防腐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京九线淮滨大桥水中基础施工采用浮桥的布置和结构情况,以及浮桥的设计施工和使用监测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LVM浮桥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殊性能及其研制过程,提供了该桥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彭运动  张凯  刘波  张永良  刘俭峰 《公路》2022,67(1):210-216
肯尼亚里科尼人行浮桥为应急桥梁,是"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国别——肯尼亚的第一座由中国设计和制造的浮式结构桥梁,其兼具行人通行和水平开启通航的功能.其技术特点突出,完全采用中国标准,其中浮桥部分采用钢质浮箱和钢桥跨,各部分销接连接,满足快速施工和开启要求;为保证水中稳定,浮桥采用水中锚缆和钢管桩架系泊,其中端部桩架在浮桥水...  相似文献   

7.
新丰江特大桥轻型浮桥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丰江特大桥轻型浮桥采用钢板卷制成圆桶状的浮鼓,利用水浮力形成主要承重系统,并在其上铺设槽钢和钢板护栏等,形成桥面通行系统,介绍该桥的设计与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中外公路》2008,28(6)
2008年12月1日,一辆辆汽车缓缓通过黑龙江省同江市哈渔岛港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下列宁斯阔耶港之间的浮箱固冰通道,标志着今年重新搭设的中俄跨国浮桥正式通车,开通时间较去年提前了21d。此浮桥于2007年12月22日首次开通运营,结束了同江口岸对俄不能全年过货的历史,使每年过货期延长100多天,过货量增加近40万t,缓解了中俄经贸运输的“瓶颈”问题。在今年箱体铺设期间,佳木斯海事局同江海事处执法人员在对浮箱逐一进行安检的同时,做好跟进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为提前完成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芜湖长江三桥主桥桥墩均位于水中,需搭设施工浮桥用于水中墩施工混凝土输送及人员通行.芜湖侧浮桥布置于5号墩和3号桥塔墩之间,长272.3 m,跨径布置为(35.5+6×36+18)m,桥面净宽3.3m.浮桥设计采用“浮箱+贝雷梁”结构,横向布置4榀贝雷梁,桥面板采用I10@750 mm分配梁+6 mm厚花纹钢板组成,桥面...  相似文献   

10.
浮式跨海大桥是实现横跨宽广深邃峡湾或海峡的理想结构。回顾了浮式跨海大桥结构的演进和流固耦合作用模拟技术的发展,总结了两种不同的浮式跨海大桥结构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将浮桥视为超大型浮式结构或多浮体系统);给出了浮桥结构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指出流固耦合作用对结构荷载、结构阻尼等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总结了求解运动方程的频域方法和时域方法,指出时域方法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时更具优势;比较了两种常用于浮桥结构中系泊系统的数值模型(准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优劣。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现有浮桥模拟技术的不足,提出需要为离散型浮筒支承的浮式跨海大桥建立黏性流体、多结构体、阻尼系统和锚泊系统全耦合的数学模型。最后,对浮式跨海大桥流固耦合作用模拟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龙皓 《桥梁建设》2007,(A01):58-61
新长铁路第十七合同段京杭大运河特大桥主跨为80m下承式单线铁路钢桁梁。从理论计算到实际拼装及操作过程详细地介绍了浮运法架设铁路80m钢桁梁的方法,总结了该方法使用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大跨直立混凝土斜拉桥以其开阔的桥面视野、优美的造型被我国诸多市政桥梁工程所采用,然而,相比普通大跨钢斜拉桥,该类桥梁存在上部结构自重大以及横向稳定性的问题。本文以采用该造型的某实例桥梁工程为背景,考虑了塔梁连接方式的不同:固结体系、漂浮体系、弹性约束体系。分别研究了桥梁采用不同模型时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固结体系的动力特性表现不如漂浮体系和弹性约束体系,且在地震作用下更容易损伤。尽管漂浮体系和弹性约束体系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较大位移,但结构内力得到很大程序的减小。因此,后两种体系更加适用于该类斜拉桥。  相似文献   

13.
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2+258+730+258+92) m,采用5跨连续全漂浮体系.梁体采用分离式双主梁形式,单个箱梁为扁平闭口流线型结构.介绍箱梁制造、整体转运、现场安装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流冰撞击桥墩对高速车辆-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流冰撞击桥墩的过程,计算获得了不同冰排特性下流冰撞击力时程曲线,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以流冰荷载作为外激励,建立了高速车辆-轨道-桥梁-冰击动力学分析模型。以5跨32 m简支梁为例,通过研究不同冰击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得到了对桥梁结构影响最大的冰击荷载,分析了在该冰击荷载作用下桥梁子系统和车辆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最后探讨了冰击荷载对桥上列车走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击荷载作用下,冰排厚度、流冰撞击速度和冰排抗压强度是影响桥梁动力学响应的关键参数,桥梁跨中和墩顶横向位移与加速度随冰排厚度和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随流冰撞击速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流冰撞击桥墩对车辆-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学响应影响显著,在冰击荷载作用下主梁横向位移和加速度增幅较大,跨中横向加速度主频与桥梁横向自振频率接近,表明流冰撞击可能会加剧桥梁横向自振频率附近的振动;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和轮重减载率在流冰撞击作用下均明显增大,增幅超过2倍,可见流冰撞击对高速列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宁大桥主桥为主跨300 m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钢箱拱桥,属于飘浮体系。为了改善主桥结构的抗震性能,在主梁与肋间平台之间设置了液体粘滞阻尼器。介绍大桥液体粘滞阻尼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宋鑫  邱文亮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3):93-96,103
以吉林兰旗松花江大桥为例,建立了半飘浮体系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半飘浮体系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地震反应.针对斜拉桥的内力和位移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这一特点,采用反应谱和时程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了桥塔和主梁间的纵向弹性约束对动力特性、地震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本桥弹性约束刚度的取值范围和原则,并对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潘军 《桥梁建设》2007,(A02):57-59,74
介绍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6号墩大型钢套箱围堰岸上制造拼装、滑移下水、浮运定位、整体下沉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墩顶4个节间钢梁架设方案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邓永锋 《桥梁建设》2012,42(2):7-12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总体架设采用散拼架设方案.为解决浮吊资源问题,结合钢梁总体架设方案,通过架梁吊机和临时支架的安装及架梁吊机在此站位情况下实现墩顶节间钢梁架设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该桥塔墩顶4个节间钢梁架设方案为:先利用浮吊趁高水位时在墩旁托架上安装1个临时支架,然后在此临时支架上安装1台WD70C型架梁吊机,利用该架梁吊机完成墩顶4节间钢梁的架设工作.目前,利用该方案已完成第1个节间的钢梁架设,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松浦大桥主桥为两联96m+112m公铁两用钢桁架桥,上层为2车道公路,下层为单线铁路,新金山铁路建成后,对该桥进行改造,其中上层设置为双向6车道公路,需将既有12m宽桥面板更换为24.5m宽钢-混组合正交异性桥面板(单块标准段尺寸为8m×24.5m,重约100t)。受桥梁施工区域黄埔江航道、邻近铁路等因素影响,提出"水上提升站+架板机"、"浮吊+架板机"、"全浮吊"3种新桥面板吊装方案,通过比选采用"全浮吊"方案,即新桥面板采用驳船运至现场,在铁路封锁期内单侧航道间断封航,利用桥位上游侧1艘300t浮吊吊装。施工时,通过设置安全作业区(分南、北侧2个施工区域),合理地进行水上交通组织以及4种船舶锚泊布置,采用装配式固定扒杆浮吊四点起吊新桥面板,安全、快速地完成全部新桥面板更换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