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曾更新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2):73-74,124
隧道内选择沥青路面进行铺装,主要是沥青路面不同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诸多特征,但沥青是易于燃烧的,为了安全将沥青运用到隧道铺装上,必须提高沥青路面的阻燃性。结合常吉高速公路岩门界隧道、雀儿溪隧道等沥青路面的铺筑,介绍了MF—AFR纤维阻燃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隧道进出口路面结构对交通事故影响,方法对隧道不同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内容隧道调查包括进出口路面结构形式、横向力系数、隧道洞口附近路段工况、隧道交通事故率与路面抗滑相关性及隧道亮度调查.结果进入隧道内横向力系数逐步降低,路面横向力系数隧道内低于隧道外、水泥路面高于沥青路面;抗滑能力良好水泥路面可以降低隧道交通事故发...  相似文献   

3.
隧道路面抗滑能力与隧道事故发生率有直接的相关性,而且不同的路面铺装形式,其抗滑能力也不同。采用横向力系数检测车对纵向刻槽的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和横向刻槽水泥路面三种不同路面结构的隧道横向力系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具有纵向刻槽形式的水泥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这说明对隧道内路面铺装水泥路面时采用纵向刻槽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减少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隧道内路面的环境特点和要求,对目前隧道内各种型式路面的优缺点综合分析,认为隧道采用什么路面的关键因素是安全性、抗滑性和耐磨性,沥青路面的良好性能、阻燃和增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建议隧道内采用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5.
孙科 《北方交通》2013,(7):25-27
通过制作双层板模拟旧沥青路面和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路面,并且采用同步碎石作为层间联结层,测得了层间抗剪强度与抗拉强度,表明了不同路面类型对同步碎石联结层抗剪与抗拉强度的影响。沥青路面加铺新面层,同步碎石联结层的层间抗剪强度与抗拉强度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别提高了10.1%和25.4%,说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时,需要配合合适的层间处治措施,比如撒铺乳化沥青、铺设格栅等,保证改建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道路建设讲求经济性、实用性的形势下,经过对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骨架结构特点、形成等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架构混凝土更适合农村道路建设的结论,这对低等级路面类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内外调研,发现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沥青路面、普通素混凝土路面、配钢筋焊网的混凝土路面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工程造价、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得出配钢筋焊接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造价成本低、养护费用少、寿命周期长的特点。从施工能耗、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对环境的影响,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路面结构型式。列举了山西省4条高速公路、3条特长公路隧道近85 km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情况,可作为我国重新认识和发展水泥路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热学及气象学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CFX建模分析热反射涂层路面、普通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等3种路面的温度场,表明反射率越高,路面表面温度越低;反射率为51%的热反射涂层路面较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最大降温值分别为9℃和3℃。同时对这3种路面温度进行了实测验证,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很多水泥混凝土路面正处于维修、待修状态.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技术已成为旧水泥路面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处理、原材料的选择和反射裂缝的减少和延缓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水泥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的裂缝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道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大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与其他类型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振动小、桑音低、行车平稳舒适,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因此沥青路面较水泥混凝土路面更适用于城市道路。但沥青路面也存在着抗弯拉强度底、面层的温度稳定性较差等缺点。下面就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怎样预防裂缝做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低温弯曲试验、贯入式抗剪试验及疲劳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为10%~20%(与水泥的质量比)、E/C为04时,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抗弯拉强度达到6.97MPa,抗剪强度达到1.06MPa、应力比为0.2时疲劳寿命超过40 000次.通过界面改性,半柔性路面材料的综合性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农村公路砂石路面为依托进行低造价改造技术的试验研究,经现场取样和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现有碎石土路面,添加占总量20%~30%的粘性土作为胶结材料时,能显著改变碎石土的颗粒级配,易于形成路面板块;再添加占胶结材料2%的石灰进行改善,能大幅提高路面结构的强度和水稳性能;若再添加水泥等胶结材料,虽可进一步提高强度,但不利于施工.故对于农村公路天然碎石土路面,建议采用路拌法泥灰固结.  相似文献   

13.
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破损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难题。材料试验和力学分析表明。相当多的桥面铺装早期损坏都与防水粘结层的功能过早丧失有关。故以胶粘剂理论为基础,从高聚物的角度分析环氧沥青的材料属性和材料界面的粘附强度,采用剪切、拉拔等试验对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进行试验检验,通过防水粘结材料的流变特性、蠕变特性及混合粘度等因素对粘附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材料是一种良好的防水粘结材料。  相似文献   

14.
路用水泥作为混凝土路面的组成材料,其性能关系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及服务水平.主要是从水泥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泥化学成分以及水泥用量四个方面,通过室内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得出以上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道面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要求,重点对不同体积掺量下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的耐磨性能及抗冲击性能进行了试验.在砂浆试块滚珠式耐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耐磨度为标准对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聚合物砂浆的磨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冲击试验的不同结果,以冲击延性、能耗机理等讨论了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聚合物水泥砂浆抗冲击、耐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显著地改善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抗磨耗和抗冲击性能,聚丙烯纤维能大幅度地改善聚合物水泥砂浆初裂后的抗冲击性能.该研究为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在道面中的应用开阔了新的思路,并为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耐磨损及抗冲击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道面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要求,重点对不同体积掺量下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的耐磨性能及抗冲击性能进行了试验.在砂浆试块滚珠式耐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耐磨度为标准对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聚合物砂浆的磨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冲击试验的不同结果,以冲击延性、能耗机理等讨论了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聚合物水泥砂浆抗冲击、耐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显著地改善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抗磨耗和抗冲击性能,聚丙烯纤维能大幅度地改善聚合物水泥砂浆初裂后的抗冲击性能.该研究为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在道面中的应用开阔了新的思路,并为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容易产生收缩裂缝。通过掺加不同比例的聚丙烯纤维。按照抗裂性能和劈裂强度最优的原则,找出掺加聚丙烯纤维的最优配合比,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从而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倪宝书 《交通标准化》2009,(11):140-143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车辆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能够安全行驶,而且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其抗滑能力不致很快降低。故通过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及影响抗滑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路面抗滑性的措施。对车辆安全行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无砂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无砂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较小的收缩性能、较好的疲劳性能和排水性能.与常用半刚性基层材料相比具有优越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钢桥面铺装防水结构材料防腐性能的要求以及钢桥面板锈蚀机理的分析,提出钢桥面防腐性能评价(试验)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几类防水结构体系进行防腐性能评价,有利于该方法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