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潜艇抗沉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抗沉辅助决策系统是提高潜艇损管指挥效能的有效途径。根据潜艇不沉性理论,结合潜艇不沉性的数学模型,针对潜艇水上和水下发生破损情况,建立辅助决策模型,给出了包括浮态、稳性、破损舱室灌注时间等信息的计算方法。基于潜艇水下抗沉要求,提出了高压气使用的优选方案和平衡艇体步骤,对潜艇抗沉训练、战场抢修和生命力保障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常波  王建  丁风雷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41-142,172
潜艇发生破损潜坐海底后,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的水提供浮力和力矩,使潜艇以较小的纵倾安全浮起。所以高压气在潜艇失事自浮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潜艇自浮操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压气在潜艇自浮过程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最后通过例子介绍了潜艇自浮时高压气使用预案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设计文件中的不沉性计算图表,由于只适用于预先计算好的失事情况。在艇上实际使用受到限制,1989年开始开发的“苏维埃”不沉性计算程序,在输入舱室进水情况或潜艇浮态参数等数据后,就可以很快地在屏幕上显示出所需的计算结果,并能自动优选最佳的扶正方案,红宝石设计局在水上不沉性曲线图上标出了事故危险区和弃船区两个区域,计算出的事故状态点会在某一区域内或区域外闪亮,介绍了“苏维埃”程序的开发情况,并提出了有效储备浮力的概念,此外,还可利用事故发展线求出潜艇的沉没时间,新一代的“西诺判断”程序中考虑了事故舱室进水引起的横倾和纵倾变化,并采用了被称为分散载重量曲线法的设计思想,“西诺普”程序的事故发展预报表明,事故发展线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带有折点的曲线,并能确定沉没(推动稳性)的准确时间,介绍了完善不沉性计算程序还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上不沉性是潜艇设计、校核的重点,涉及潜艇生命力和安全性.国内目前对潜艇水上不沉性仅有分项指标考核要求,缺少综合量化评估方法,潜艇不沉性往往只能定性分析,难以评价其性能的优劣,使得潜艇不沉性设计缺少评定衡准.围绕实现潜艇水上不沉性的量化评估,本文基于对潜艇水上不沉性各分项指标的评估分析,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和S型函...  相似文献   

5.
提高潜艇高压空气瓶的压力级,可以使潜艇携带更多的高压空气,这对于提高潜艇的生存能力有重大意义。介绍了高压空气瓶瓶体材料的力学性能、高压空气瓶的设计、制造过程等。  相似文献   

6.
潜艇蓄电池监视系统在潜艇上的使用可以减少人工检测工作。BMS-100型的结构,包括蓄电池探头,接口模块,中央处理机装置,以及显示屏上的系统项目单的选择,可迅速看到蓄电池的各种状态和故障电池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牟军 《中国造船》1998,(2):25-31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潜艇首舵-贝壳舵,并进行了系统的模型试验,水动力特性分析和操纵性计算。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IZAR公司在先进常规潜艇设计和建造方面能力的增强,使其在创新,生产以及水面舰船保障等方面的能力也加强了。在建Scorpene级潜艇又增加新自行设计的S-80项目。  相似文献   

9.
潜艇艇体和内部设备的要求与水面舰艇有很大差别,潜艇艇体必须承受几手次潜浮的水下压力,其外部应是流线型,艇体上任何外凸部分均会产生阻力和噪声。潜艇内部必须注意消除噪声源,或防止噪声扩散。由于潜艇必须在海上独立航行,所以其内部布置不仅应容纳人员与设备,还应能进行任何故障和损伤的判断与维修,所有这些都对艇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潜艇内部设备的改进远不能满足潜艇隐身的需要,而研究和开发新型的艇体材料,例如聚合物,与流体动力学有密切的关系,这样才能明显改进潜艇性能,建造出全新的潜艇进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10.
针对潜艇在北极冰层覆盖或冰间湖海域浮起时的操纵控制,建立基于潜艇可浮海域垂向密度梯度实测数据的浮力模型和无航速浮起操纵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操纵控制软件。以艇体姿态和垂向速度为目标,研究潜艇在北极海域的浮起操纵特性,获得北极海域典型垂向密度梯度条件下的潜艇浮起操纵控制方法。仿真试验表明:利用自身的操艇系统,潜艇能以可控方式在极地海域安全浮起,浮起惯性的有效控制是潜艇浮起操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设计工作是潜艇研制的基础。潜艇在各个研制阶段,从最初的概念设想转化成全寿期作战使用,包括现代化改装阶段,都离不开设计。阐明了使用性与设计的关系。介绍了用户满意潜艇的各个设计步骤。综述了德国常规潜艇(包括不依赖空气的非核动力潜艇)的研究和设计概况。潜艇的某些发展目标与设计原则取决于用户要求。在这些目标与原则的指导下,德国为20多个国家建造了120多艘潜艇。简述了现代化改装计划,诸如武器控制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2.
潜艇居住舱室的布置及装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常规潜艇居住舱室的布置及内装现状,对我国常规潜艇目前所做的工作和设想着重进行说明,并对未来新型潜艇舱室的布置,节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只有合理的总体布置,进行居住性的优化设计,才能最终提高潜艇内装饰和防火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我国首次提出了潜艇舱室耐火分隔。充分运用材料预制化先进工艺构成一个完整的潜艇耐火舱室系统,其耐火效果达到B-15级。通过模拟舱室的建造,证明其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郑熹 《船舶工程》1990,(4):16-23
本文通过对潜艇出水容积曲线和出水容积积分曲线的研究,分析了潜艇在出水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建立了潜艇上层建筑非水密容积内水的流量方程式及其近似解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潜艇出水稳性的表达式,从而在理论上和计算方法上解决了潜艇出水稳性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试验测定了潜艇围壳流场的压力分布,提出将通常设置在围壳尾缘处的柴油机排气口改在潜艇围壳流场的负压区,以提高潜艇在通气管状态下柴油机的功率,降低燃油消耗率、排温和噪声等。  相似文献   

16.
尖层型,采用单轴单桨推进的潜艇,由于缺少必要的侧向推力和转产和矩而无法自力离靠码头。如能在潜艇尾部安装一套侧向推力装置,则问题迎刃而解。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次采用的潜艇侧推装置的设计设计,试验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徐亦凡  胡坤  刘常波 《船海工程》2012,41(2):47-49,52
根据分析潜艇通过海洋密度锋区的受力特点,建立潜艇在海洋密度锋中的受力和垂直面运动模型。通过潜艇垂直面运动仿真,分析自由运动、PID操舵控制、操舵加均衡控制和综合运用增速、操舵加均衡控制等情形下海洋密度锋对潜艇纵倾角、潜浮角和升沉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运用操舵、增速和均衡进行控制可以更为有效地控制潜艇在海洋锋区航行深度和运动姿态。  相似文献   

18.
潜艇模块化设计与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设计与建造是当今世界潜艇研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既可以实现潜艇的势行设计和建造、模块设备预调试,提高潜艇生产质量与缩短研制周期,还可提供更为便利的设备安装进舱通道,为舱筏和集成式舱室等大型设备的上艇应用创造良好的工艺条件.本文以潜艇研制为对象,分析了模块化研制方式相对传统方式的优点,对模块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开展了系...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安全评估(FSA)法是目前世界上获得广泛推广使用的一种船舶安全设计的工程技术方法,结合我国潜艇全寿期中的安全性设计,从潜艇设计和建造、潜艇服役和管理、潜艇相关规范的制定等方面说明在潜艇安全性设计中采用FSA方法的必要性,另外还介绍了FSA方法的特点、原理、评估方法和过程等,倡议将FSA的概念尽快引入到潜艇设计中,文章最后给出了FSA方法在潜艇设计领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舰艇的“两力六性”为主导,阐述了研究潜艇生命力及探讨潜艇生命力评估的重要性,论证了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潜艇生命力定义,叙述了影响潜艇生命力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评估潜艇生命力的体系和方法。 文中所述的观点和意见,可供从事潜艇生命力研究、设计、教学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